第734章 炒鋼法
“你幹什麽?”
蘇詠警惕的瞧了一眼林宋,目光變得古怪起來:“雖然府庫裏還有五十萬兩銀子,但是整個貴龍省上下可都是要用錢的,可不能由著你胡來。”
大周的律法規定,各地每年收上來的賦稅到了各省官員手中以後,都會留下一部分來年要用的錢,其他的部分才是上交到戶部的銀兩。
而這一筆放在各省府庫裏的錢,當然是歸布政使調配,而蘇詠現在接掌的就是布政使的位置,所以他自然有權調用。
可是他隻是臨時頂替而已,所以等他離開的時候,這庫裏的錢該是多少,還得給人家放多少回去。
雖然蘇詠平時是個講義氣的人,但是在這種關鍵的事情上,他還是很能分得清主次。
麵對一臉認真的蘇詠,秦風也在這時笑了起來。
“你放心好了,這筆錢我隻是先拿來給這些礦工們發放工錢,你總不能讓他們一個個的幹了活之後,還沒錢吃飯吧?”
林宋說到這裏,蘇詠也不禁一愣。
他當然知道這些礦工大都是一家上下唯一一個可以掙錢的人,蘇詠也不忍心看著他們挨餓的樣子。
可是這筆錢被林宋拿去用了,要是沒法堵上窟窿的話,那他的麻煩可就大了。
看著蘇詠猶豫的樣子,林宋自然知道他的心中在想些什麽。
他上前幾步,拍了拍蘇詠的肩膀,這才笑著對蘇詠說道:“你放一萬個心吧,這筆錢我既然敢用,自然有辦法把這個窟窿給堵上。”
“這可是你說的?”
蘇詠的表情變得更加的凝重:“你可要知道,這筆錢如果當真出了問題,隻怕我的腦袋都要不保了。”
這一次,秦風認真的點了點頭:“沒錯,是我說的。”
這一次,蘇詠才終於點了點頭:“那好吧,你若是要錢,隻管打張條子給我,我就能把錢交到你的手裏。”
“好兄弟,我在這裏先多謝了。”
林宋說著,在蘇詠的肩膀上麵拍了一下,一臉滿意的轉身朝著門外走去。
蘇詠看著林宋離開的背影,不僅低頭沉思起來,他總感覺有哪裏不太對勁,似乎是自己上了賊船一般。
另外一邊,林宋已經重新回到了礦場。
得到了蘇詠的保證之後,他已經在心中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現在萬事俱備,便隻欠東風。
而這所謂的東風,也已經被林宋把握在了手中。
眼下對礦場來說,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才能夠讓礦場盈利。
其實盈利的模式很簡單,無非就是將每日生產出來的鐵礦給售賣出去,售價比成本更高便足矣。
但是這說起來簡單,當真做起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而其中最麻煩的部分,就在於如何才能夠讓成本給降下來。
現在的礦場每天都在虧本出售鋼鐵,生鐵四錢銀子,熟鐵六錢銀子,全部都是之前三分之一左右的價格,這是此前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價錢。
當然,林宋的心中很清楚,自己這一次降價之後,必然會對市場產生一次巨大的衝擊,原先那些手中屯著鐵礦的商人隻會因為鋼鐵的降價,變得血本無歸。
簡單了解過宏觀市場調控的林宋,做事自然不可能那麽毛躁,他早已經想好了要如何才能讓這一次鋼鐵降價給整個大周的貿易帶來的衝擊降到最低。
不過在那之前,林宋要做的還有更多。
比如說,對煉鐵技術的改革。
“大人,我們當真要走出這一步了?”
江道華看著眼前這個巨大的坩堝,心中的情緒十分的複雜。
在前些日子,他已經和林宋研製出了炒鋼法。
和先前直接通過高爐將鐵礦一次性提煉成型比起來,炒鋼法雖然多了一道工序,卻減少了在高爐中停留的時間,效率提高了數倍。
而且更重要的是,先前的高爐煉鐵雖然一口氣產出的鋼鐵數量龐大,但是出產的鋼鐵質量良莠不齊,雜質含量極高,隻有最表麵的那一層鐵水與輔料充分接觸,才能成為還算合格的熟鐵。
剩下的部分,就算有了輔料的幫助,依舊還是生鐵。
生鐵與熟鐵最大的差距,就在於能做的東西。
鐵器最常用到的地方,無非就是農具以及軍械,而這兩者可都是必須要用熟鐵來完成,若是硬而脆的生鐵,自然會給使用帶來不小的困難。
想想吧,在地裏麵挖兩下地就斷掉的鋤頭,和別人碰撞一下就豁口的軍刀。
但是生鐵能應用的範圍,大多都是用來製作家具,以及應用在建築上麵。
可是這炒鋼法,因為在冶煉的時候使得鐵水充分的攪拌,出爐的鋼鐵卻全部都是合格的熟鐵。
生鐵和熟鐵的雜質含量差異並不大,但是價值卻天差地別。
一想到從此以後,熟鐵將會變得比原先的時候更加的容易得到,江道華就隱約能感受得到,或許這對整個大周來說,都會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
而自己能夠作為這一次改革最先的見證人,他的內心之中依舊是充滿了期待。
隻是想到自己研究了一輩子的冶鐵手段,從此以後或許會逐漸被淘汰掉,他的心中也多少有些失落。
“沒錯,我們開始吧。”
林宋倒也沒想那麽多,他更在意的還是炒鋼法能給自己帶來多少的利潤。
在他的身旁,沾滿了大大小小四五十人,這些人全部都是最近這些日子裏,江道華挑選出來的,在冶鐵這個行當上還算有天賦的人。
而在這其中,也包括林宋來到這宏圖府之後,認識的第一個人,小水兒。
或許是小水兒繼承了他爺爺的天賦,第一次來到高爐旁邊,他就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每一步該做什麽。
在冶鐵的時候,這孩子的身上有一種天生的靈氣。
眾人都齊齊上前一步,有人已經將早準備好的原料給江道華送了上來,幾名壯漢也在江道華的指揮下,將各種原料放進坩堝。
不遠處的那些人一個個的瞪大了眼睛,他們將會是這一次林宋對煉鋼行當的改革中,走在最前麵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