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安民之策
早在四大家族假逃離真藏匿時,他就有意對四大家族的產業動手,隻不過當時想著要用這些產業把四大家族吊出來,所以就隻是派人暗中監視了起來,並沒有動手。
不過現在既然知道了張家還在縣城裏,其餘三家也大概率還留在縣城裏,那就沒必要再讓這些產業留著了。
而且封了這些產業,也算是投石問路,試探一下四大家族的反應,看能不能讓這些人露出來什麽馬腳。
“大人,是不是要提前請這五家糧鋪的店主過來商定一下糧價?”商定好如何處理四大家族那十間糧鋪後,李二虎將其餘五家糧鋪的店名呈到了林宋手裏。
“界定糧價……”
林宋看著那五家糧鋪的店名皺了皺眉。
到時候洪澇來臨時,不管是城外遷進來的鄉紳,還是城內的原住民,都會哄搶糧食,甚至現在就已經有人未雨綢繆的在屯糧了。
畢竟賑災救民一般都要按戶頭來發放救濟的糧食,他大可用之前收繳來的秋糧來救濟百姓。但有些人是不在救濟名列之內的,他們或是不受災害的影響,或是有著足夠自救的能力,而買糧是最基礎要做的。
商人逐利,這種情況下這些糧鋪肯定會借機漲價,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如果不提前界定好糧價,那到時候說不定會激起民怨,引發騷動。
“請就不必了,你派人把這五封信送到這五家糧鋪店主手裏就行。”想了想後,他拿過桌邊的紙提筆寫了五封信,然後蓋上了知縣官印,遞給了李二虎。
信裏麵的內容自然是曉之以情、脅之以權,要求這些糧鋪按照平時的糧價來售糧。
相信隻要是有點腦子的,在看了這封信裏麵的內容後,就絕不會趁機漲價。當然不排除會有極個別被金錢蒙蔽了雙眼的,會在看了信後還來捋虎須。
對於這種人,他當時候不介意讓對方嚐一嚐來自未來社會主義的鐵拳。
李二虎接過信後轉身就要去安排,不過走了一步後,又立即轉過身說道:“大人,百姓入城後安置在哪裏為好?”
安置在哪裏……
林宋皺了皺眉,按在桌子上的手下意識地伸出手指敲擊著桌麵。
如何安置這些避災的百姓,這絕對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畢竟三四千人非常多的。而且這三四千人良莠不齊,有守序善良的老百姓,但也絕對會有遊手好閑的鄉痞,這對於縣城的治安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在縣城原住民和避災百姓之間引起衝突。
仔細考慮了一會兒後,他決定把避災的百姓安置在西城。
太平縣西城多是一些瓦舍勾闌,也就是唱戲、雜耍表演的地方。而因為這些場所平日裏難免擾民的原因,所以西城的住戶並不多。
而現在每日下著大雨,大多百姓都會待在家裏,少有冒著雨去看戲的,所以
西城人會少很多。那把避災的百姓安置在西城,自然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引發衝突。
“等第一批百姓入城時,你帶著各村裏長安排少壯在西城搭建臨時棚舍,切記要按村分區域搭建,並登記入冊。”
想好在哪裏安置百姓後,林宋有條不紊地開始安排具體的措施,以及各項注意事項。
賑災的具體措施為報災、勘災、蠲免、賑濟和後續的工賑等。
等統計完這些避災的百姓後,他基本上就可以著手安排報災的事宜,然後等待朝廷派人勘驗災情,確定免稅、撥發賑災款項。
而後的工賑,他已經想好了要大修白石河堤壩,保太平縣百年不受洪水之害!
等李二虎拿著那五封信離去後,他開始在紙上記錄如何燒製水泥,然後造出混凝土來。
現在大周朝所應用的糯米攪和石灰漿的建築材料,固然是頗為堅固,但肯定是遠遠比不上混凝土的。因此修建白石河堤壩時,他決定采用混凝土來穩固堤壩。
不過想要燒製出水泥,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哪怕隻是土法製造水泥,對於現在的工藝水準而言都有著一定的難度。
目前他也隻是草擬幾個方案,後續還需要找人來一步一步實踐才行。
一天的時間就這樣在匆忙中過去,到了傍晚準備吃飯時,縣衙迎來了一個他預料之外的人。
時任天明省左承宣布政使的包澤,帶著幾個護衛造訪了林宋。
而包澤的來意,竟然也是想提醒他,讓他做好防洪防汛的準備,這讓他驚訝之餘,也頗感欣慰。
每個時代,不管是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也好,還是禮樂崩壞,奸臣把持朝政也罷,甚至天下大亂,烽火燎原的時期,總會有一些為百姓著想的官員。
包澤看起來比蘇子明的歲數還要大一些,身形也要瘦削的多,不過也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樣子,說起話來沒有絲毫的老態,頗為健談。
在聽到林宋已經安排好了一應遷民避災的舉措,包澤就詳細地詢問了其中的一些細節,確定沒有大礙後,點著頭讚歎了幾聲。
“包大人,下官聽聞天明省有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強降雨,而長江流域早在之前就出現了持續降雨的情況,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恐怕這次遭災的地方不僅僅是這太平縣,甚至下官認為包括天明省在內的整個江南,都會出現洪澇災害。”
“屆時千裏澤國,災民百萬,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在回答完包澤的那幾個問題後,林宋也適宜的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希望可以借助包澤的力量來幫助其他區域可能會受災的百姓活下來。
包澤臉色稍顯嚴肅,點了點頭說道:“天明省各地我會盡快傳令下去,讓他們做好防洪防汛救濟百姓的準備,也會盡快擬定奏折上書朝廷。”
“這天災來了,誰都擋不住
,我們能做的,也就隻有盡力保全百姓的性命,不讓他們被餓死了……”
包澤說著話,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麽,話聲一滯,臉色陰霾地搖了搖頭道:“這件事,恐怕得我親自督促才行,否則這又會是一次撈錢的盛宴。”
“下官也有此擔憂。”
這個問題林宋也早就想到了,不過他卻是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也隻能靠包澤來約束那些想要撈一筆的大小官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