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惡霸林宋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的這首《雨鈴霖》,無疑是宋詞的巔峰之作,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作。
在陸芊芊清冷的聲音演唱下,更顯淒涼惆悵。
曲終之時,餘音嫋嫋,場下的很多人依舊還沉浸在歌韻之中,久久沒有反應。
馮冉生反複琢磨了幾遍詞藻,臉一陣紅一陣白,最後喟然長歎一聲後,猛然站起來,劇烈地拍起了掌。
其他人也才驀然反應過來,立即起身拍起了掌。
既為這首詞,也為陸芊芊的歌與舞。
“這首詞比馮冉生寫的那些詞,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是啊,枉我等對馮冉生給予厚望,沒想到真正的高人在這裏。”
“之前未曾聽過這首詞,也不知是何人所作。”
等到陸芊芊行禮退場後,場上的才子都是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首詞帶給他們的震撼,無亞於沉睡之時的當頭棒喝,整個人就仿佛醍醐灌頂般,猛然靈竅通明,說不出地暢快恣意。
而越是細思,這份震撼就來的越大,久久難以忘懷。
黃立文匆匆地起身就朝著桂碧園外走去,有了這首詞,自然不需要再等馮冉生和孫子年的新作。
米粒之光和珠玉豪芒放在一起,帶來的隻會是一個受到折辱,一個受到侮辱。
腳步邁出去沒多遠,衣衫就被人拉扯住,回頭看時,發現正是豬哥模樣的晉王。
“剛剛那首詞很不錯!”
晉王這次卻是有些稍微含蓄,沒有第一時間去問陸芊芊叫什麽名字、是哪家青樓的這種問題。
也不知是受了剛才那位仁兄的教訓,還是因為周圍的不少才子都認出來了他。
不過黃立文對晉王很了解,知道晉王醉翁之意不在酒,行了禮數後,說道:“回晉王殿下,那位姑娘叫什麽,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知是哪家青樓的。如果晉王有意,不妨現在過去……”
“哎,你在說什麽呢?”晉王臉一板,擺了擺手正色道:“不要如此膚淺,本王隻是比較欣賞那首詞,想要多加了解一番罷了。”
“我……”#¥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我信你個鬼啊!
黃立文無奈地點了點頭:“是在下膚淺了。”
“嗯。”
晉王滿意地點了點頭,瞥了幾眼旁邊的許多才子都噤若寒蟬地坐著,沒有人關注這邊後,這才壓低聲音問道:“你剛才說,現在去哪裏?”
如果林宋在這裏,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一句去尼馬勒戈壁。
不過黃立文既沒這個膽量,腦海中也沒這個詞匯,無奈也低聲說道:“那些清倌人,都是由妓院老鴇帶著過來的,表演前後都會待在蘭亭苑。”
“不錯,不錯。”
晉王喜笑顏開地拍了拍黃立文的肩膀,轉頭抖著一身肥肉朝
蘭亭苑走去。
黃立文歎著氣搖了搖頭,出了桂碧園去找顧章之。
馮冉生那一桌上,此時的氣氛卻是有些尷尬。
雖然馮冉生剛才表現的很豁達,甚至帶頭給陸芊芊鼓掌,但等到初時的心潮澎湃消退後,眾人難免要議論品評一番這首詞。
這時候尷尬的地方就來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首詞無論是在哪個方麵,都是全方位地吊打馮冉生的詞。
但他們剛剛才吹捧過馮冉生,現在自然是不能打自己的臉。
然而若想要在品評這首詞時避開馮冉生,卻又很難做到。
畢竟在座的所有人中,以馮冉生的詞為最佳,兼且馮冉生寫的也是婉約詞,那不免要拿出來互相對比一番。
但這怎麽對比?
沒得比啊!
這要是把馮冉生的詞拉出來,那就是在用《雨鈴霖》羞辱馮冉生了。
雖然文人相輕,但還不到明麵上得罪的地步。
而桌上與馮冉生齊名的孫子年,此時卻是完全作壁上觀,冷笑著想要看馮冉生該怎麽收場。
遇到這種情況,哪怕是長袖善舞的李紅蓮,也一時間沒了辦法。
畢竟這個時候,無論她說什麽,都會顯得很刺耳。
想了想後,還是決定將話題引開:“不知道那位妹妹是從哪來的,之前和秦淮河畔的姐妹見過,倒是不記得有她。”
聽李紅蓮這麽一說,大家也都來了興致,互相猜測詢問著。
“我好像是在得月樓有幸看到過那位姑娘一眼。”
“得月樓?沒聽說過啊。”
“這個得月樓我知道,聽說是鄰近諸城最大的青樓,放在整個天明省,也是首屈一指的青樓。”
話題一被打開,眾人自是你一言我一語地攀談了起來。甚至有幾個已經商量著,等今日散去後,就結伴去一趟得月樓。
“聽說城內還有一處教坊司轄下的官營妓場,裏麵也有一個絕色。”
“比得上剛剛那位姑娘嗎?”
眾人聊著,話頭卻是不知不覺牽扯到了彩畫堂和柳半妝身上。
那個人被人一問,楞了一下,搖著頭說道:“那處青樓名叫彩畫堂,已經被太平縣衙給查封了。而我說的那個絕色,正是彩畫堂的花魁。聽說在彩畫堂被查封前,就已經贖身離開,我自是無緣得見,也無從做出對比啊。”
聽到是這種情況,一幹才子也沒了繼續了解的想法。恰巧此時舞台上又有歌舞展出,便安靜下來欣賞。
但剛剛目睹了陸芊芊驚鴻演出,此時雖然依舊再看,但也是興致缺缺。。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啊。
“在下聽說,那個花魁,是被太平縣縣令贖走的,但那縣令方一贖走花魁,轉腳就把彩畫堂給查封了。”
也不知是誰,在所有人都欲言又止時,便拋出了一個足夠震撼的消息,重新勾起了大家對彩畫堂和那位花魁的興趣。
當然對於太平縣縣令的興趣,
也是一點都不少。
“那縣令,是不是沒交贖銀啊?”
“以權謀私,估計不但沒有交贖銀,恐怕彩畫堂的經營所得,也進了他的口袋吧!”
可惜黃立文不在這裏,不然說不得還要再添一把火。
這些才子知道的並不多,但一人一句推測,就將林宋描繪成了一個欺男霸女、以權謀私、無惡不作的貪官。
說到最後,更是群情激憤,恨不得現在就直奔縣衙,把林宋拉出來批判一番,然後將柳半妝拯救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