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禪院夜
巧奪天工的懸空寺,站在那“大露台”邊緣,伸手甚至感覺能夠直接摘下雲朵。
不過大露台上空無一人,從棧道走來,也沒有看見其他和尚。
是天色漸晚,和尚都不再出入,各自回去休息了?
到了晚上,這些地方的確不宜亂走,比較危險。
那些迎客僧們,也應該在第二個大殿建築那邊有著自己的禪房,廂房。
唐僧小心翼翼地抬起腳,艱難又堅定的走上台階。
這個台階比起棧道的其它部分,要危險不少,木板和木板之間是空著的,可以透過空隙看到腳下的“深淵”。
短短十級台階,唐僧走了足有兩分鍾,才踩到大露台上。
大露台有一半被延伸出去的屋簷籠罩,還有一半完全暴露在天幕之下。
可以看到在外的那些部分,經過日曬雨淋,明顯要老舊不少。
右手邊,也就是露台向山體峭壁內部的方向,是一座大殿的門扉。
朱紅色的高大開合門虛掩著。
唐僧緩緩吐出一口氣,走到門前,沒有刻意往裏麵張望,朗聲道:“貧僧玄奘,自東土大唐而來,特來拜會金池大師。”
說實話,要不是唐僧語氣誠懇,聽上去有點挑釁的意思。
“吱呀”一聲。
大門向內緩緩打開,一陣誦經念佛聲傳了出來。
唐僧微微愣了一下,門在他麵前虛掩著,沒有徹底關上,他怎麽沒有聽到聲音?
大門打開,不過裏麵依然頗為黑暗。
畢竟天色已晚,沒有好的光照,隻能看到一些搖晃的燭火,還有一部分僧人模糊朦朧的背影。
開門者,倒是一個看上去唇紅齒白,模樣討喜的小和尚,穿著不是特別合身的寬大僧衣,雙手合十對唐僧笑道:“玄奘法師?各位師兄、師叔、師祖正在晚課?還請稍等片刻。”
“是貧僧打擾了。”唐僧還禮。
小和尚笑了笑,又重新關上門?這回關嚴實了?誦經念佛生不再傳出。
唐僧轉頭看去,看見一點都沒有佛門弟子樣子的弟子孫悟空?站在邊緣位置,看著外麵。
看模樣?感覺隨時都會乘風歸去。
“悟空?不要站那裏,有風,很危險。”唐僧說道。
“師父,我會飛的。”楊闕轉頭笑道。
等了約莫五分鍾。
大門再度打開?一個慈眉善目?穿的卻頗為金光閃閃的老和尚走出來:“玄奘法師。”
“金池大師?”
兩人相互見禮,開始交談起來。
沒有直接參禪辯機,唐僧說明自己的來曆和來意。
金池大師倒是很好說話,非常大度地表示可以和唐僧坐而論道,今晚就在禪院內住宿好了。
兩人走進大殿?楊闕跟在後麵。
大殿內頗為寬敞,四根盤龍柱佇立?一座足有三米四高的金色塑像正對著大門。
塑像隱約可以看出是觀音的經典造型,不過不算特別清晰?做工比較粗糙。
唐僧進來後,先向塑像行了一禮。
“這位是……”金池大師則是看向楊闕。
“哦?這是貧僧的頑劣弟子?還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人?法號悟空。”唐僧說道,“還請大師給他安排一個休息之處。”
“打破頑冥須悟空,好。”金池大師點點頭,讚了一句,轉頭,“法明,法明……”
他喊了兩聲,從塑像後麵走出一個光頭和尚,臉上帶著一絲微笑:“師父。”
“法明,你帶這位悟空小師父去休息。”金池說道,“為師要和玄奘大師促膝長談。”
“好。”法明點點頭,走到楊闕這邊為他引路,“小師父請隨我來。”
楊闕看了唐僧一眼,跟著法明走向旁邊的側殿。
“剛才那個小和尚呢?”楊闕隨意問道。
“小師父是問空玄師侄?”
“不知道是哪位。你們這裏的小和尚有很多個嗎?”楊闕說道。
“自然不是,以前有不少,不過現在隻剩空玄師侄了。”法明說道。
“嗯,這是為什麽?”
“因為吃不了苦。”法明笑道,“我觀音禪院雖然略有薄名,但也是在山巔的懸空寺。有太多不便之處,一些孩子很難吃得下苦。”
“哦。”楊闕點點頭,“所以現在就剩下一個了?”
“嗯,空玄師侄別看年紀不大,卻很能吃苦。”法明說道,“我等都對他佩服萬分,師父還特許他不用做早晚課。”
“你們剛才就是在做晚課?”
所謂的早晚課,說白了就是類似於學生的早讀晚讀。
不過一個是讀書,一個是念經。
“是的。”法明點點頭。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
經過側殿,回廊,山中通道,棧道,峰回路轉,兩人來到一處類似於山坳地形的地方。
不是山洞,往上可以直接看到天空。
這裏長著一些小樹、草,有流水從岩壁裂縫中不斷流出,在地麵形成一汪池水。
池子不大,不過幾十平方,但看上去不淺。
隱約有幾分小瀑布和深潭的意思。
池子對麵有著一排小木屋,共有十八間,看上去頗為完整。
“這裏就是我寺部分僧人休息之處。”法明帶著楊闕來到一間木屋前,推開房門,“夜了不要亂走,一些地方年久失修,就算我們也會有失足的時候。”
“嗯。”楊闕看了一眼木屋,裏麵空蕩蕩的,除了一張木床,陳舊甚至有點發黴的被褥,就隻有一個木桶了。
“需要方便的話……”法明指了指木桶。
“行。”楊闕點點頭。
“還有,千萬不要用池子裏的水。”法明又叮囑道。
“為什麽?”楊闕有些好奇,“那水有什麽問題嗎?”
“不是。”法明一直淡然微笑的表情略微有些變化,“這是禪院唯二的水源……”
言下之意,是怕楊闕給弄髒了。
停頓一下,法明繼續道:“待會我給小師父送水過來?”
“不必了。”楊闕擺手,“放心吧,我不會亂走的。”
“天色已晚,小師父早點休息。”法明雙手合十微微躬身,還為楊闕關上了門。
隨著這門關上,房間內就徹底黑了下去。
裏麵連一根蠟燭都沒有。
就算有,沒有火也點不了。
沒過一會兒,楊闕聽到一陣腳步聲,打開窗看了一眼。
五個僧人步伐匆匆來到此處,分別進入小木屋,關上房門。
很快,陣陣誦經念佛之聲傳來。
不知道禪院的哪個地方,還傳來了撞鍾聲,餘音嫋嫋,不絕於耳。
和若有若無的誦經念佛之聲混合,不覺莊嚴寶箱,也不靜心空靈。
反而有一種幽深詭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