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世界遺產衛星成像圖
根據奈美髮來的消息,現在和平號已經了解到的情況如下。
奈美已經到達地球,並且登陸艙運行良好,根據她的推測,兩天後她就能開啟位於九個地方的爆炸裝置,預計離地球最後炸毀時間還有70小時。
在此期間她需要根據米蘭達繪製的地圖前往九個地方,這些地方遍布地球幾大洲,所以她需要一些時間。
「地球的狀況怎麼樣?」斯坦利問道。
「很糟糕,至少我不會想要去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
「戴好面罩,別把它脫下來。」道森提醒道。
「當然,現在我在給飛行器充電,好消息是這裡的日光還不錯,天空是灰褐色的,太陽沒什麼力量,充電的時間比我想的要長一些。」
「很好,你已經很出色了,有沒有其他人的消息,我是說雷切他們。」斯坦利問。
奈美的聲音消失了幾秒,接著她說:「抱歉,這裡沒有一個人,新人類或者人類,都沒有。不過他們不會白白犧牲的,我們的任務很快就到尾聲了,這要感謝我們的先驅者。」
「你是說貝加爾湖號?貝加爾湖到了地球?」道森激動地站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遇到了撞擊,防護罩毀了,電池組也損壞了,我們以為完蛋了,也許雷切和朱雀當時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但是好在我和阿瑟都還活著,然後我們跟隨軌道緩慢下降,在絕望的時候,我們的面前出現了一個空間站。」
「是星雲號國際空間站,它的前身是中國製造的天宮號空間站。」弗蘭肯斯坦解釋道。
「你都研究好了?」佩里墨的態度仍然不太友好。
「廢話,我當然都研究好了,火力全開的技術人員了解一下?」弗蘭肯斯坦驕傲地回答。
「接下來的事情我來說吧,奈美那邊還有很多工作要忙。星雲號國際空間站是人類近地軌道最後一個國際空間站,當時造價非常高,但即使如此,也到了應該退休的時候,之所以加拉帕戈斯群島號能夠連接到星雲號是因為貝加爾湖曾經這麼做過。
當時的情況我這邊也只能是推測,飛船解體之後,二段式飛船的前端脫離,也就是工程師米蘭達所在的那部分飛向了地球軌道,感激星辰,米蘭達實在是一位傑出的工程師,她不僅和星雲號空間站對接成功,而且修復了星雲號空間站,並且在裡面居住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一來是修復受損傷的貝加爾湖號,二來是研究世界遺產名錄任務,在一百多天以後,她重新啟程飛往地球。
修復后的星雲號空間站在前幾天迎來了它的第二波客人,也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島號。
歷史是如此的巧合。
奈美和阿瑟對接星雲號國際空間站也成功了,他們修復了飛船,並且找到了米蘭達的日誌。
現在奈美已經到達地球……
但是阿瑟的情況我們就暫時不清楚了,奈美髮回的消息主要是講述關於引爆裝置的事情。
米蘭達說這得益於衛星技術,我查了相關資料。
地球時代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發布了一套題為,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反映出全球現有瀕危世界遺產地的發展、變遷以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地圖集由美國地質調查局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編製,收錄了被列入的總共31處遺址的細節衛星圖片,凸現出這些瀕危遺址當前所面臨的種種發展威脅,例如資源掠奪、自然災害、大眾旅遊、污染及武裝衝突等;同時也為公眾了解相關遺址地的發展和變遷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這本圖集發布后九年,又一批高清衛星成像圖公布了九處受到破壞的世界自然遺產所在地。
也正是這九張衛星成像圖幫助米蘭達確定了引爆裝置的具體位置。
它們分別是:
柏林博物館島
澳大利亞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
秘魯昌昌城考古地區
肯亞山國家公園
格陵蘭島伊路利薩特冰灣
埃及吉薩金字塔群
瑞典拉普蘭地區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伊拉克薩邁拉考古區
柏林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是一組獨特的文化遺產,由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位於澳大利亞中部,以奇特的岩石組合聞名於世。烏盧魯是一塊獨一無二的巨大的單獨石塊,而卡塔曲塔是在烏盧魯西面的岩石圓頂屋。烏盧魯和卡塔曲塔的岩石組合及其鄰近的、在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動植物組合與周圍大範圍的沙漠背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烏盧魯—卡塔曲塔傳統的擁有者則是阿南古土著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類社會之一的傳統信仰體系的一部分。
位於秘魯的昌昌城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磚城,建立於公元12世紀,那裡的人們在遠古時代就用黃金裝飾建築物。昌昌城是奇穆王國的首都,15世紀是該國的鼎盛時期,但是不久即被印加帝國吞沒。這個古拉丁美洲最大城市的規劃,反映了其嚴格的政治和社會政策,城市劃分為九個「城堡」或者「宮殿」,都是獨立的單位。
位於安第斯山麓與太平洋之間的秘魯,在其狹窄的沿海地區並沒有石頭這一自然資源,所以土磚便是人們造房的材料,所謂土磚即把泥土在太陽下烤乾后製成的磚。但是由於全球溫度的升高,這一地區的雨水和風導致城內建築開始逐漸被侵蝕,早在2020年這個全球著名的土磚城結構就已經遭受嚴重破壞。
肯亞山國家公園位於肯亞東部,距離首都內羅畢東北193公里處,它橫跨赤道,距肯亞海岸480公里。肯亞山國家公園位於海拔1600米到5199米,佔地面積為142020公頃。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肯亞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的第二高峰。它是古代的一座死火山,山頂終年被積雪覆蓋,當地原住民語中「肯亞」是「潔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