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米蘭達 第一次《世界遺產名錄》計劃
「找到了。」
兩分鐘后,阿瑟的聲音終於響起。
現在,星雲號和加拉帕戈斯群島正在離地球表面3800公里的上空,沒有通訊信號,也沒有多餘的燃料。
越是往後拖延一分鐘,奈美的心情就越是緊張。她穿著太空服在飛船出口處儘可能保持冷靜。
情況緊急時,我就關上這扇門,她警告自己,過多的感情是完成任務路上的絆腳石甚至是將她拖向深淵的生鏽鐵鏈。
她抬頭望像星空,應該有很多星星的,可是現在沒有,太陽光算不上刺目,在頭盔面罩的遮擋下,恆星耀眼的光芒不會真正刺痛她的眼睛,但這不妨礙她明白現在的情況一點也不樂觀。
與她以往仰望星辰的時刻相比,頭頂的星星彷彿都在和她捉迷藏,以前他們是繁密的,透著生生不息的生氣。
和所有人一樣,奈美清楚,他們有能力去往任何一顆看到的星星那裡,在宇宙中,人類的智慧堪比傳說中記載的神靈。
但是現在,她被困住了,無力感躍然縈繞在心頭,像高聳入雲的山頂一般卡在她的喉嚨身處,她想要掙脫這種不適的感受,卻無能為力。
這是和平號上幾萬個日日夜夜都不可能出現的糟糕感受。
這一刻,奈美開始懷疑,開始擔憂,重啟,炸毀地球,拯救太陽系。
寄託於她的這份期冀最終會被困在這個地方,困在兩百多年前人類的太空站里。
太空站像一個圓盤,以一樣自顧旋轉,速度不快,進入陽光面的時候,它仍舊閃耀。
在它周圍,也就是上方或者下方軌道,時不時有航天器的殘骸和已經退休卻仍然在軌道上做著被動繞圈運動的衛星。
近地軌道從來都是行星太空領域的第一節階梯,這裡凝聚的人類科學家的精神,在軌道尺度上已經變成了殘存的碎片和過去時代的記憶。
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學員來說,思考時間和空間跨度問題並非難事,只是現在要離開這個空間著實讓奈美的精神疲憊不堪。
在阿瑟讓她等待的幾分鐘里,她重新計算了飛船剩餘燃料,不出所料,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所能使用的燃料更少。
如果能修複電池組,也許能啟動備用能源,這是合情合理的一種嘗試,只不過用殘破的太陽能翼來充電,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
奈美沒打算等下去,火星居民也等不了。
「找到了,你在嗎?」阿瑟的聲音再一次出現。
「找到——鑰匙了?」
阿瑟:「是的,一個手柄,就在艙門附近,我想原本應該是固定在牆面上,但是後來它飄了起來,然後嵌在了一塊老化的金屬板後面,好消息是,它完全沒有變形,我現在要打開實驗艙艙門,然後從實驗艙進入核心艙。」
奈美:「小心,阿瑟。」
「放心吧。」阿瑟一邊說一邊轉動鑰匙,鑰匙的結構呈長條形,約四十厘米長,放置在艙門左側的圓形裝置上,嚴絲合縫。
轉動手柄的過程沒有難度,右手握緊,左手向上推,順時針方向轉動,艙門安靜地打開了。
「開始電路檢測,希望供電沒有問題。」
「當然,這裡看起來還不錯,不是嗎?至少目前來說……」奈美稍稍樂觀了些。
「電路系統檢測完畢,我覺得奈美可以來看看。」
「OK,加拉帕戈斯群島號,現在兩名奈美木和阿瑟·林同時進入空間站實驗艙。」
奈美在半空翻了一個身稍稍加速來到阿瑟身邊。
核心艙艙門已經開啟,奈美驚嘆道:「這是兩百年前的技術?我的星辰啊。」
「是的,這是航天事業的光。」阿瑟有些驕傲,他知道自己的先祖們曾參於星雲空間站的前期製造工作,這裡繁雜的電路和各種儀器都是當時人們智慧工作的結晶。
如今這些東西還在運作。
有點不可思議……人類已經放棄與地球的聯繫,這些尚且倖存的航天器也因為技術過時早就退出了太空時代的舞台。
近地軌道這人類航空事業的條起跑線早已被甩在了身後。
「你有沒有覺得有些古怪?」阿瑟問。
「古怪?你是說核心艙還是?」
「聽,有聲音,是電流的聲音。」
阿瑟到處檢查了一遍,奈美則仔細分辨阿瑟所說的聲音。
嘶……嘶………嘶…………
「難道這裡還有其他人?」奈美想到了不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隨後自我解釋道:「我們到現在都沒發現過外星生命,阿瑟。」
「找到了,是無線電通訊裝置。奈美學姐,數據收集器!」
奈美立刻明白阿瑟所指為何意,早期的數據收集器,如果說無線電仍然在工作,這就意味著,星雲號空間站的數據收集器中他們會找到不少東西。
可能毫無作用,但也可能他們能發現一些與地球有關的消息。
「要知道不要抱太大希望,數據收集器的意義遠不如修好電池組建來的有意義。」
奈美雖然這麼說,可還是分析了數據收集器,然後他們發現了一件難以置信的事。
——
星雲號空間站,我是貝加爾湖工程師米蘭達。
「米蘭達?」奈美驚訝地看著阿瑟。
「米蘭達是第一次計劃的飛行員之一,當時分段式飛船應該是斷開了……」
阿瑟說完,示意繼續聽下去。
「火星186年,地球……抱歉我記不清了,這可能是我發送給星雲號空間站的最後一條消息,我已經完成了使命,找到了遺落在地球的巨大毀滅性武器,與大家所知的那樣,它使用的能源之巨大,破壞力之強,足矣啟動連鎖反應炸毀地球,這是毀滅星球的力量,不——遠比那更強,這股力量的目的遠遠超出了毀滅星球所需要的程度。
也許正如我的父親和我說的晚安故事那樣,人類的科技有時候不需要考慮目的,僅僅因為可以達到那樣的程度,就有人願意投入一切實現它們。
這樣的武器也許就是在這種瘋狂又執著的思想下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