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李泌
自衛青的出塞大軍平安歸來之後,李翔已經在雁門關呆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出塞大軍之中出自其他諸侯麾下的那些將領和部隊們也已經先後離開了。
其中,楊堅、劉邦以及秦政這三位諸侯的人馬是最後離開的。這三位諸侯在出塞大軍中可不像其他諸侯,隻派出了一些將領。出塞歸來後,他們麾下的將士們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療養。因此,離開的時間這才晚了一些。
劉邦和秦政這兩位諸侯的人馬皆是自並州雁門直入幽州代郡,但楊堅的人馬卻需要經並、司二州,然後才能返回到楊堅所在的雍州。
這一條路線,幾乎要將李翔的地盤轉上一圈。因此,李翔特意命趙雲領五千輕騎護送這些人安然返回。畢竟,雖然不太可能,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呀!
同一時間,李翔也對河州與雁門關這兩地的將領重新作出了安排。經過此前的一戰,臨近河州與並州的兩方草原勢力,無論是蒙古的鐵木真,還是西鮮卑的耶律阿保機,皆是受創不經,起碼數年之內對李翔的威脅都不大了。
因此,在河州與雁門關這兩地,已經不需要繼續留這麽多精兵強將了,已經可以抽調出一部分駐守的強將來安排到更加需要他們的地方了。
在河州,嶽倫與楊再興這兩位高手,而雁門關之中的嚴成方與狄雷這兩位絕世武將,這四將都被李翔調到了並州南部負責鎮守壺關的廉頗的手下聽用。
在北方草原勢力的威脅解除之下,接下來便是大漢各諸侯之間來分個高低上下了。別的不說,隻要時機到來,李翔便是一定要繼續動手的。因此,與並州北部的雁門關相比,還是並州南部的壺關更需要這一批強將。
嶽倫、楊再興、狄雷與嚴成方這四位,都是清一色的絕世武將,最差的一個基礎武力也已經達到了102點,甚至最強的嶽倫已經在絕世巔峰之中積累了太久了,或許一個契機來到便有了突破的機會。
隻是,這樣的契機卻並不容易等到,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見得可以等到這麽一個機緣。
同時,出塞歸來後的衛青,他雖然還暫未達到自己的巔峰,但基礎統帥也已經恢複到了100的地步。一名絕世巔峰的統帥,已經沒有必要繼續放到李靖的手下去曆練了。
更何況,大漢各諸侯手中的名將可不少,甚至神級的統帥也可以拿出幾位。接下來,衛青想要朝著自己的巔峰進一步成長,與這些名將進行交手時成長的速度才是最快的。
而且,衛子夫已經是李翔的正室夫人了,兩人更是已經育有一子。衛青對於李翔有著天然的忠誠,對於衛青,李翔自然是要多加提拔以及重用的。接下來的大戰,便是衛青發揮的時候了。
說起來,因為戰事的原因,李翔的兒子從出生到現在,李翔都還沒有見過一麵了。甚至,就連孩子的名字,李翔因為正在大戰的原因都沒有顧得上,名字都還是李翔的父母給取的。
“參見少主,不知少主召見在下所為何事!”一道聲音響起,打擾了剛剛陷入沉思之中的李翔。
“是長源來了呀,自長源在外求學,你我兄弟二人已經有將近十年不曾再相見了吧!”李翔抬頭一望,隻見一麵如冠玉、身著儒袍的青年正在自己不遠處站立,雙手還保持著行禮的姿勢。
來者正是草原與中原大戰後係統獎勵給李翔三名人才之一的李泌了。
李泌被植入之時就已經被安排成了之前仍在大戰期間,隨同薛仁貴一同前來雁門支援的李氏子弟,因此,李翔這才可以在雁門關見到李泌。
“少主,確已有將近十年了!”李泌似乎頗為有些追憶地說道。
在係統為李泌植入的記憶之中,李泌也確實是自小在外求學,之後便是在各處遊學,簡單來說就是在各地轉悠,往往幾年時間也回不了家一次。連他的父母,李泌這些年都沒有見過幾麵,更別說是不怎麽熟悉的李翔了。
“不知少主找屬下所為何事!”李泌是一個聰明人,自然知道李翔找他來絕不可能是過來談心的,絕對是找他有正事要辦的。
而且,李泌現在的身份隻是一個李家普通子弟,並沒有正式加入到李翔的麾下。因此,李泌這才先是稱呼李翔為少主。
李泌的心中很清楚,他和李翔還沒有熟悉到那個地步。別看他和李翔是一個家族的人,可一個是出自主脈,一個是出自在各旁係之中都不怎麽凸顯的旁係,雙方之間能有什麽交情。
“長源以為當今天下形勢如何?”李翔並未直接告訴李泌他此次來找他是為了什麽,反而是才問起了李泌。
“當今天下大亂之勢已顯,而各諸侯勢力之中,當以少主為先!少主與家主共據天下並、司、河以及武威三州一郡,無論地域、人口、兵力……皆為天下之最……”李泌心懷大誌,自然知道對於李翔的問題要交上一個滿意的答案。
否則,即便他們同出一族,若李泌表現不出足夠的才能,最終也不過是衣食無憂罷了,想要高官厚祿,甚至實現自己的抱負就不怎從容易了!
“以少主如今之勢力,天下再無人可單獨與之相比。不過,自古諸侯爭霸,皆是聯弱抗強,當前關東六國共同抗秦便是如此!今日之少主未必不會成為當日之強秦……”分析了一頓優勢,李泌不經意之間便是話題一轉,而這一轉便轉到了李翔最關心的地方。
“少主若想要再圖發展,卻還需靜待時機才可。不出數年,天下諸侯必相互之間亂戰連連,少主屆時可抓住時機,一舉拿下雍涼或河北之地,屆時,縱然天下諸侯聯合,少主也可與之抗衡。”李泌輕輕咽下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緊接著便繼續侃侃而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