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雙螺旋紀元> 第十八章 火星人(3)

第十八章 火星人(3)

  2021年,2月18日。


  這兩天很忙,很累,輪到我休息的時候,我倒頭就能睡著。


  今天總算能輕鬆點了。


  現在江修跟沈星宇都睡覺去了,當有兩個人休息的時候,剩下的一個人其實也沒什麽具體的工作要做,就是值班,注意天氣變化還有艙室裏的各種數據什麽的。


  今天天氣不錯,艙室裏的設備運行都很正常,於是我就想揩工作時間的油、摸個魚。


  就當是減壓了。


  在這裏壓力挺大的,擔心係統出故障、害怕惡劣的火星環境會吞噬掉我們,身處火星地表,卻讓人有深海恐懼的那種感覺。


  所以減壓是必要的任務。


  江修喜歡運動,我們每天的體鍛任務是1個小時,但他能做2小時以上,而這期間他會無數次的秀他的肱二頭肌。所以,他是我們三人當中身體素質最好的,也是最能帶動氣氛的人。


  沈星宇則是喜歡看星星,然後打打遊戲,看看。


  他帶了幾十部,當然都是電子檔的,紙質的太浪費飛船載荷了。據我所知,他已經看了三輪了,目前第四輪已經看到一半了。


  當然他也是有新可以看的,ea給他專門開了綠燈,會定期將他追的的更新發過來,每次收到更新,他就會嗷嗷地叫起來喊萬歲,那本叫什麽來著……什麽醒來著,我記不太清了。


  他應該是星際追更第一人了,而我嘛,就是想想你,寫寫日記了。


  這幾天我們做了許多事,大多都是基建工作。


  按照計劃,我們首先要挖出一個長條形的坑,坑的橫截麵是一個倒置的直角梯形,直角處就是我們擺放艙室的位置。


  這樣做是為了給艙室一個倚靠點。


  我們在熒惑1號周圍稍微勘探了一下,然後將地質數據傳回地球,在地麵地質專家的幫助下,我們在熒惑1號旁邊找到了一塊適合開坑的地方。之後又在火星氣候專家的建議下,我們確定了坑的垂直麵的麵向,以此來最大程度地規避風沙。


  坑挖好之後,為了防止垂直麵倒塌,我們沿著坑的垂直麵用高強度纖維材料與鋼釺做了一道‘籬笆’,高強度材料來自於著陸艙的減速降落傘。


  乍一看去,跟陣地防禦工事似的。當熒惑1號還有其他艙室被移動到位後,我們又將回收的防震氣囊鋪在了其頂部,以防飛沙走石砸壞艙壁。


  如此一來,咱的這個小基地就完工了。


  坑中的小基地一共有五個主艙室,熒惑1號著陸艙、兩節圓柱形的是設備艙、一個補給品艙、一個備用品艙。


  這五個艙室連成一線靠在梯形坑的直角角落裏,像一條白色的巨蟒,我們就住在這條巨蟒的腹中。


  站在坑外將基地盡收眼底的時候,我突然很羨慕山頂洞人有洞可以遮風擋雨,如果我們這裏周圍有山壁岩洞就好了,那樣的話我們可以把艙室什麽的全搬過去,住在洞裏肯定比露天讓人安心。


  有這個想法的不僅僅是我,我們幹活的時候沈星宇也老是抱怨咋就沒個天然的坑洞啥的。


  可惜方圓一公裏內都是開闊地,連個像樣的小土坡都沒有,更別提洞穴了。


  不過我們也不埋怨老天,因為速登火星計劃從啟動到現在,已經順利到無法用言語形容了,再奢求什麽,那就有點太貪心了。


  2月20日。


  科研項目已經陸續開始了。


  不過我們進行的項目也不多。一是因為條件有限,二是因為機器人火星車完全可以代勞大部分項目,不太需要人工去插手。


  真正需要我們集中精力去完成的項目隻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種植。


  離開地球,水、氧、食物必不可少。水和氧都能通過化學或是物理回收的方法得到,但是食物一直以來都隻能是從地球上帶現成的,所以外太空種植技術一直是宇航的重要課題之一。


  另一個項目是試用蘿生命艙,並且提出改進意見。


  跟挖掘機一起落到火星上的那兩個圓柱形的設備艙室,就是蘿生命艙了,種植實驗就是在這兩個艙室中進行。


  關於種菜,因為我們三人當中沒有一個是植物學專家,所以我們進行的種植實驗,都是按照ea傳來的步驟進行的,然後再把數據反饋回去讓地麵上的植物學家去研究。


  我不喜歡種菜,尤其種子剛種下去的那段時間,我會非常煩躁,因為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發芽,能發芽那是好的,怕就怕等了n久都沒動靜,結果白等,然後還得繼續進行下一輪實驗。


  想摸出種子的習性,比擼到師兄家的貓還難。


  所以,我喜歡研究天體運行,在萬有引力的驅使下,該運行到哪就會運行到哪,永遠不會失約。


  要是登上火星的有全能型人才的話,科研進度應該會加快吧……


  不過我也知道,這太不現實了。


  我想到了上學時候的那句口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但是,全能型人才似乎並沒有出現過多少,尤其是能夠適應現階段宇航的全能型人才,簡直鳳毛麟角。


  有時我在想,德體美勞全麵發展是對的,但是智這個東西吧,分心了就難精通了,以全能為目標,結果可能是全部平庸。


  我覺得,上學的時候如果有偏科,那幹脆就一偏到底,把主要的腦筋放在牛逼的課業上,那可能會更好。


  現在我們團隊隻有三個人,雖然專業很難互補完整,但是我們可以靠電腦,靠遠程指揮。以後的宇航團隊的成員多了,完全可以達到百分百互補的程度。


  捷啊,也許你可以從這個方麵去探尋一下教育事業的未來。因為將來的宇航可能不是一代人的事,在宇航過程中出生的新興人類,該采用什麽樣的教育方式,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記得ea中也有相關的團隊,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問問師兄,讓他谘詢一下。


  2月23日。


  今天我跟沈星宇開著挖掘機出去轉了一圈,帶回了一個失聯很久的著陸艙。


  這個著陸艙隻有熒惑1號的五分之一大小,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為了測試數據發射的實驗飛船的著陸艙之一。


  它比我們提前兩個月到達了火星,之後在指定區域內降落的過程中失去了聯係。


  今天我們出去搜集岩石樣本的時候,在一片礫石灘中發現了它。


  它的外表似乎經曆過猛烈的撞擊,有多處凹陷與碎裂,我懷疑是在降落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可能是降落傘打開的時機不對,也可能是製動助推器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有可能是傳感器失靈了,總之,它是爛了。


  我們在小基地外一百多米遠的地方挖了個坑,默默把它埋了進去,然後起了一個小土堆。


  我們沒有打開它。


  我們知道,在它的內部有一隻穿了宇航服的黑猩猩,還有一隻羅伯羅夫斯基倉鼠。


  它們,是我們的先驅。


  這是我們來到火星之後第一次見到死亡,雖然它們不是人類,卻也讓我們的倍感壓抑。


  2月26日。


  今天元宵節,地火視頻連線接通的那一刹那,大概是這半年來最讓我興奮的時候了。


  因為數據傳輸的帶寬有限,加上長距離造成的通訊遲滯,所以實時視頻連線的效果很差勁,像素低、卡頓、聲音聽不清,這我早就猜到了,但還可以打字跟你說說話,這就讓我很滿足了,而且打字這種方式不用忍受卡頓,還讓我感覺像是回到了學生時代在龜速的網絡中衝浪,挺有懷舊意思的!


  不過,如果視頻夠給力的話,那麽我看到的是17分鍾前的你,你看到的是17分鍾前的我。這種感覺……怎麽說呢……說實話,光速雖快,可在三億多公裏的距離上,它的無力讓我感覺到了那麽一絲絲的絕望。


  因為,我看不到現在的你……


  你也是這麽覺得的吧。


  突然有一點後悔參與這個計劃了,僅僅是一點點後悔,無關害怕。


  2月28日。


  今天,我們沒有收到地球的例行詢問信號。


  斯瓦洛格號、尼克號也未收到。


  我們忙了一天進行各種排查,問題應該不是出在我們這裏。


  我們向繞火星運行的中繼通訊衛星發出了信號,是有反應的,我們依舊可以把科研數據上載到中繼衛星的存儲器上,我們的天線沒有問題。我們向地球持續發送了6個小時的呼叫信號,就是接收不到反饋。


  唯一的可能就是,地球單方麵停止了聯係。


  我們都有點慌了。


  每天直連地球的時間有限,隻能明天再試試了。


  看到這裏的時候,白捷的手停住了,她沒有再繼續去滾動鼠標翻頁。


  因為在今年的2月28日,她的世界崩塌了ea‘速登火星’計劃的地麵指揮中心遭到襲擊,地球與火星上的九位探路者失去了聯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