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今朝茶涼酒寒
方後主一挑眉,當媒人促成一件美事也算功德一件,“隻不過,朕還未問過明柏和歸遙的意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況且二人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周王爺眼神略為暗淡,低頭道。
“王爺何不安排婚事,反而要朕賜婚?”方後主問道,“還是其中有什麽難言之……”
“能得到後主賜婚,是我周王府的榮幸!”周王爺打斷了方後主的話,馬上跪了下來,表示誠摯。
豈會不知?後主賜婚,誰敢抗旨不遵,就算是年少輕狂,也該有個限度。
方後主輕笑一聲:“罷了,明城替朕鎮守邊境數十年,這點薄麵,朕還是要給的,隻是朕最近事務繁多,安排不過來。不如在此多住幾日,讓朕多了解一下明城最近發生了什麽,光憑幾張奏折難見其事,倒不如你親自為朕仔細說說。”
劍無痕眼神中帶了一抹不可思議的驚訝,方後主的真情流露,倒是多年未見,看來是想他了。
“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周王爺低頭三拜。
“傳聞西夏派出去的刺客劍無至今尚無消息,不知可流竄到你明城?”方後主輕抬眼眸,看著周王爺的臉色。
“並無消息,若有,臣必然將其帶到後主麵前。”周王爺沉聲道,氣勢穩當,讓方後主挑不出毛病。
“明城近況如何,你細細說來。”方後主攏了攏袖子,正坐道。
周王爺一五一十地講述這明城近況,小到柴米油鹽商賈交易,大到軍隊調配,賦稅調整,無一不讓方後主滿意,隻不過似乎有些不悅,當問起明城一戰時,對於明柏也是模糊其詞。
因為周王爺每句話都刻意避開了明柏。
“好!沒想到愛卿治理有如此一套,有勞周卿了。來人,帶周王爺下去好好歇息。”方後主聲音嘹亮,“愛卿,等我傳喚便是。”
周王爺俯身作揖,拜謝退朝,可沒想到,這一待,便是十幾日。
這十幾日,看似太平,卻又不太平。
過了既定的時間還不回來,歸遙有些擔心他爹的安全。
“會不會是路上馬匪截殺?”歸遙有些心悸,感傷的語氣出自口中,不知何時,臉上都有了幾分疲憊,想來昨夜沒睡好。
“民間傳謠看多了吧,以周王爺的身手,豈是區區幾個馬匪能夠近的了身的。”明柏笑道,“你倒是盼點好的啊,說不定事進京找人給你提親去了。”
“去去去,給我提親的人多了去了,哪用得著我爹去找!”歸遙瞪了明柏一眼,倒是有些心虛,“可是這麽久了,我擔心……”
歸遙內心的苦悶都寫在臉上了,明柏看著這丫頭難得懂事一回,看來也是長大不少。
“我進城去看看。”明柏也是有些擔心,不知為何,他總感覺丹蕃那群人會出什麽幺蛾子。
“我也去!”歸遙聽明柏這話不由得一喜,說道,“我也好久沒有進城了,近來也沒什麽有趣的事情。”
“難道劍無那件事還不有趣嗎?”明柏盯著歸遙,認真道,“你可不要再惹事端了,我光是幫你收拾爛攤子都忙不過來了。”
“這怎麽能怪我啊,誰讓你解決不了一個病人?跟人家打架的時候怎麽不牛氣了?你就隻會嚇嚇我而已。”歸遙叉著腰,瞪圓雙眸。
明柏被她這一生氣的模樣逗笑了,周王爺畢竟是她爹,總不能讓她幹著急,這麽一想明柏
倒是做好決定了,問道:“我帶你進城耍耍?”
“好好好!”
“那好,不過你得答應我,以後不許再提你見過劍無這事,就當沒見過劍無。”明柏認真道,“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歸遙點點頭,她也知道這件事非同凡響,臉上的烏雲逐漸散去:“嘿嘿嘿,我保證。雖然本小姐豔壓群芳,迷倒萬千男子也不是一兩天了,不提也罷!”
“等等,你確定你不知道你爹進城所為何事?”明柏突如其來的一問,讓歸遙吃了癟。
“我我我,我不知道,”歸遙跑了出去,一邊跑一邊喊,“你們男人的事,我們這些婦道人家,摻和什麽呀。”
明柏看著遠去的身影,淺笑道,“才多久沒見就成婦道人家啦?看來你爹在真是給你去物色相公去了?”
“世子爺倒是挺有心情,看來我們又有的跑了,難得清閑幾日。”李梓歎息道,從後門走了進來。
宋騎雲倒是不語,這幾日確實……
見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我總覺得奇怪,”明柏托著下巴說道,“第一,周王爺為何突然要去京城麵聖,第二,丹蕃那裏一點動靜都沒有,有點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
騎雲看著明柏盯著自己,道:“第三是什麽?”
“你胖了,騎雲。”明柏一本正經道,“你可是影衛啊,來無影去無蹤的!你這樣還怎麽隱藏於黑暗之中,保護我於無形之中。”
騎雲一副宛若看智障的表情。
巍峨的西夏皇城,宰相府內。
“周王爺,好久不見。”西夏宰相劉盛輕輕沏茶,茶香四溢。
周王爺看著茶葉漂浮在上邊,輕輕晃蕩,正如他的心一樣,忐忑不安。
“劉相。”周王爺作揖,在他示意下,才慢慢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
“用茶。”他手一指,滿臉春風。
“明軼他……”劉盛麵露難色,語調輕柔。
“為國而戰,死得其所。”周王爺聲調略高,氣質昂揚。
劉盛點點頭,繼續說道:“王爺,此番叫你前來,便是要與你商量兵權一事。”
周王爺心頭一緊,揚起眉峰道:“這兵權本是明王爺親兵。”
“那又如何。”劉盛輕描淡寫,“明軼擁兵三十萬,這兵力豈是普通將帥能掌控的。三萬戰死,剩餘二十七萬兵馬,其中有十七萬在東都,西都,南都,北都分散,不過有十萬兵馬隻能用玉如意調動。這玉如意,可在你身上。”
周王爺這才明白為何方後主會留下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他手上的兵權。
“劉相當如何?”周王爺眯了眯眼,拿著茶杯的手微微的顫抖。
如今擔當起整個明城,可決不能毀於一旦。
“我要你十日後出兵圍繞東都——捉拿通敵叛國之人,沈王。”
此話一出,讓周王爺渾身一個抖索,他放下了茶杯,道:“通敵叛國,無稽之談!沈王為人我也清楚,不可能做這等事情,你若強加莫須有,目無尊法,後主豈能饒你!”
“我就是法!”劉盛也站了起來,怒目喝道,“你別忘了,明城危在旦夕,他沈王偏偏不出兵相助,你就不記恨?”
周王爺張大了嘴,一臉的訝異:“他僅僅有一萬兵馬,當時東古敵軍少說也有一萬以上,你要他出兵,豈不是要他棄了城池!”
劉盛輕笑一聲:“那又如何,本相隻要你出兵,我自有證據讓他落下通敵叛國的罪證,你答應與否?”
“隻怕是他擋了你的路,你記恨在心,這事,我不做!”周王爺重重喘息,“就算是明軼在世,也是不會同流合汙。”
“不,他會。”劉盛輕聲道,“他明城百姓的命隻在我一麵之詞,是否通敵,我說了算。”
“拿百姓要挾,你!”周王爺怒火漸起,聲音微微顫抖,“戰火紛飛,你在這內鬥,蒼生百姓,豈能容你。”
劉盛隻是不屑地哼了一聲,道:“一切為了西夏。”
“什麽為了西夏,你這是誣陷,你這是一手遮天!”周王爺心頭一緊,急火攻心。
“我西夏要是想要勝得過北昭,若不花重金煉血藥,提高士兵的戰鬥力,我們將永遠排在北昭後頭!”劉盛雙眉豎立,臉色漲紅。
周王爺輕笑一聲,他想著朝野上的滾滾諸公,竟無一人敢挺身而出,隻知觀摩局勢而後動,明哲保身,不敢公然對抗劉盛。
“血藥?你可知道什麽會留下什麽後遺?”眸色一僵,冷眼看著劉盛。
“不過讓那些士兵少去十年壽命罷了,區區十年壽命,足夠讓我西夏成為第一大國!”周王爺說著,眼神中竟然多了幾分期許,“他沈王,竟然敢擋我的路!擋西夏的宏圖!你說,他該不該死!”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周王爺說這話時,語調平穩,眼神古井不波。
“我看誰敢!”劉盛蹙眉大喝,手一揮,茶杯落地,碎裂聲音刺耳紮心。
“為什麽偏偏是我。”周王爺黯然道。
“不是偏偏是你,而是你最合適。”劉相繼續說道,“明城掌握兵權最大,靠著玉如意調動十萬兵馬,再加上我的手上的兵馬,先除沈王,再吞丹蕃,而你深受後主器重,就算你如此行事,兵權在手,也會有所顧忌,因此,你最合適。”
“好一個最合適!”周王爺冷笑道,“但我做事,但求問心無愧!”
“你別敬酒不吃!”劉相怒道,話語一出,在空氣裏也有幾分燥熱,“當年你要是答應後主,你我可是同僚。”
“你!”話音未落,隻聽得門口傳來聲響。
“劉相!丹蕃使者來使,百官皆要到位!”一人匆匆稟報,瞧見劉盛如此憤怒,說完後便立刻退了出去。
壓下心裏的氣憤,周王爺深呼吸一口氣,整理了情緒。
“請吧,劉相。”周王爺也不廢話,手一擺後,自己便先行離開。
人走茶涼,原本騰起的霧氣消散,叫來管家倒酒。一杯涼酒下肚,微微燥熱起來,頓時清醒許多,劉盛恢複常態,整理了衣衫後,這才慢慢走向宮殿。
西夏宮殿內,丹蕃使者列隊而行,神色嚴肅。
周王爺此刻早已掛著溫潤的笑容,臉色無異,但是卻有點走神,劉盛冷笑一聲,正打算開口,門外已經一聲傳來“後主駕到——”
還在議論紛紛的大殿上頓時無聲,眾官伏地,隻有丹蕃使者沒有跪地,隻是低下了頭,一手護在胸前表示尊敬,聽到幾聲腳步聲,一道溫和的聲音響起:“眾卿平身。”大殿上頓時全都起身,整齊地排成兩排。
朝堂靜默下來,這時,丹蕃使者開口道:“丹蕃使臣求見後主,我丹蕃來朝有一事,望後主答應。”
一言既出,沸沸揚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