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軍製
南朝劉宋代晉而立,軍製基本沿襲東晉,雖然進一步加強了中樞集權,但大體上沒變,還是中外軍製度。所謂中外軍,即中軍泛指中樞禁軍,外軍則為地方重要軍鎮駐軍。
劉裕代晉後,直屬中樞的禁軍在原有六軍的基礎上又恢複東漢時的五校,用以扭轉東晉以來的內輕外重的局麵,但是這一製度在劉裕駕崩之後很快就遭到了權臣的破壞,此後的一段時間也是時立時廢,未能鞏固。
按舊製天子六軍,分六個軍府,其中領軍府、護軍府掌皇城內外朝宮禁宿衛,設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一般由親厚重臣兼任,其次左衛、右衛、驍騎、遊擊理論上隻有皇帝的詔令才能調動,但這不過是理論上而已,主要看皇帝的威望能不能施加以影響。
而五校為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五校尉,複立之初以東宮兼領,兵少而精悍,用以加強殿中、東宮、朝堂宿衛,非北府將臣、皇族近親不能擔任。但劉裕代晉後有個很嚴重的問題,麾下缺少真正忠誠的理政人才,又要防範高門世閥弄權,於是很多嫡係將領、軍府僚屬官吏調到地方任職,這樣實際上禁軍宿衛的力量漸漸減弱了。
劉裕駕崩當年不久,少帝初即位未曾親政,江南高門世閥不甘失去對朝政的壟斷與北魏有所密謀,因為在北魏泰常二年,東晉義熙十四年,即418年,司馬氏宗室司馬休之,息譙王司馬文思,章武王世子司馬國璠、司馬道賜,輔國將軍溫楷,竟陵內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璲及桓溫孫桓道子,勃海刁雍,陳郡袁式等數百人投敵降魏。(參見魏書,很有意思的是,宋書與南史都不載)
北魏泰常四年,劉宋永初元年,即420年,寧朔將軍、平陽太守、匈奴護軍薛辯及司馬楚之、司馬順明、司馬道恭,並遣使請降。(見魏書)
北魏泰常六年冬,劉宋永初三年,劉裕已駕崩了幾個月,北魏派使南下以和親為名探聽虛實,並安排了逃到魏境的司馬世賢等司馬氏遺裔隨軍南下,探明虛實很快就發動了南侵。魏將叔孫建攻打青、兗二州時,就有司馬愛之、司馬秀之先聚黨濟東,皆率眾降魏,以致碻磝重鎮最先失守。(見魏書)
而新立的劉宋朝庭,隻派了檀道濟率兵支援青州一帶,並趁機再次將一部分劉氏宗室子弟禁軍軍官調到了地方,又削弱了一次中樞力量,因司馬氏蓄謀降敵,魏軍輕鬆奪取了黃河沿邊洛陽、虎牢、滑台、碻磝四鎮。
到景平元年,戰事初步結束後,有司馬世賢、自稱小黃盟主的黃巾道之後董邈等在宋、魏邊境許州與陳留一帶招兵買馬,試圖死灰複原,其中也有北魏借屍還魂之意,但卻被豫州刺史劉粹派部將率兵擊殺,傳首建康。
高門世族見複辟的方案一失敗了,隨之就展開了方案二廢帝的密謀,而本書的故事也就是從這裏開始,話歸正題……
禁軍與全國軍隊的日常管理升遷與後勤補給主要由五兵尚書(也就是後來的兵部尚書,但還不規範)擔任,而調動出征、典禮則經皇帝、尚書令錄尚書事下發詔書、或敕命到太尉府,太尉府受命擬定方案,然後才實際執行。
以上為禁軍番屬,統兵機構與調動流程。而禁軍的大營有建康城北廣莫門外(東北角)的北郊領軍大營,玄武門外的宣武場(即禁軍五校的)大營,建康城西石頭城的左衛大營,朱雀門東南的東府右衛大營,另外是南郊的護軍大營。
南朝劉宋的軍隊編與兩晉一樣,沒什麽創新,基層由低到高分別是伍長、什長、隊主、幢主、軍主,一軍的設置一般按軍種及戰鬥任務調配,一千到三千兵左右,並不固定,其步兵編製為如下:
每5人為一伍,僅設伍長一人,轄兵員5人;
每2伍為一什,設什長一人,轄兵員10人;
每10什為一隊,設正副隊主二人,轄兵員100人,為最小調動作戰編製。
每5隊為一幢,設正副幢主二人,轄兵員500人;
每2到6幢為一軍,設正副軍主二人,轄兵員1000到3000人。經常會出現,一個大將軍才統一千到三千兵。
其中,驍騎、材官、樓船士是每3隊一幢,轄兵員300人,3幢一軍,不算編外非作戰人員,一軍1000人左右。
南北朝不存在吃空餉,喝兵血的事,兵為將有的情況很嚴重,即算兵員編製有差額,但一般高級軍官都有大量的莊園農奴附從幢仆軍,也就是私兵。所以,劉裕賴以建宋的北府軍,以丹徒京口的丹陽兵為骨幹,其兵源主要是北方喬遷南渡的江淮流民,以及收編占據建康的桓玄、荊州劉毅的部屬雜合而成,故劉宋建立之初,朝庭並不穩固。
至於三吳之地,那是王、謝高門世閥的地盤,自耕農極少,多為豪宗莊園主的佃戶家奴,所以朝庭是沒有兵源的,稅收同樣依賴於宗族,由秦漢的自耕農經濟演變到三國兩晉的莊園主經濟,門閥主政的這種情況下,朝庭對地方的掌控很弱,基本依賴於皇族宗親製衡,後來的宋文帝北伐,雖被稱為“元嘉草草”卻已經是極為不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