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九州淩天誌> 第一卷 太古風雲 第二十六章 啞巴臾樂開口念經?

第一卷 太古風雲 第二十六章 啞巴臾樂開口念經?

  寧願隻是看了一眼風蕭宇的比賽,便沒有再去關注了,雖然虐菜看起來很爽,但是風蕭宇那不是在虐菜了,那簡直就是——貓抓老鼠。


  從戊區擂台收回目光之後,寧願隨意掃視著整個擂台區,看著有些藥廬的師姐在擂台賽上苦苦堅持,艱難出線,也看到有些別院的學子風頭無兩,輕鬆取勝。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武院的出線學子還是占了大頭,畢竟單純的從武力值方麵來說,還是他們比較擅長。


  就在此時,一個鋥亮鋥亮的光頭吸引了寧願的目光,經過反複確認,寧願才敢相信那人竟然是他的光頭小夥伴——臾樂。


  “他怎麽也參加了?”寧願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語道。


  似乎是聽到了寧願的自語,茯苓順著他的目光看向了丁區的擂台。


  此時場上正在比試的是小光頭臾樂和一個文院畫室的學子丁卯,隻見台上丁卯畫地為牢將臾樂困在了鬥室之內。


  “小光頭雖然沒怎麽在書院學習,但畢竟是院長親自收入文院的學子之一。”茯苓知道寧願和臾樂的關係不差,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他出現在大比擂台上的原因。


  “可是他……”寧願急迫地想說些什麽,卻被茯苓打斷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麽參加這次大比。”茯苓也有些疑惑的說道,因為臾樂到書院這些年從來沒有在任何公開場所露過麵,更不用說參加大比這種活動了。


  “所以……”寧願的話沒有說完,因為此時的臾樂的情況並不樂觀。


  畫室的弟子以畫入道,精於陣法一道。丁卯所用的畫地為牢正是畫室的經典手段之一。


  畫地為牢就是一座困陣,將對手困在原地,然後再想辦法於困陣之上疊加其他陣法,以此克敵。


  臾樂一上台便被丁卯困在了原地,而此時的丁卯已經開始刻畫第二道陣法——畫龍點睛。


  經過茯苓的講解,寧願才了解到畫龍點睛是一道幻陣加殺陣的綜合性陣法招式。


  畫龍點睛最初隻是一個幻陣,於陣法之內幻化出無數條真龍襲擊陣內之人,但幻化的龍畢竟是幻覺,並無實際殺傷能力。


  如果陣內之人陷入環境之中無法自拔,則可能因為與幻龍廝殺而耗光所有的真元,就此落敗。


  但臾樂畢竟是佛門中人,佛門中人講究萬法皆空,因此此時的臾樂並未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是在陣法之內盤膝而坐,竟然旁若無人地開始打坐調息。


  如果一直這麽下去的話,可能首先耗光真元的人就是丁卯了。


  眼看著臾樂在陣法之內不為所動,甚至怡然自得地打坐調息,丁卯咬了咬牙,隻能將陣法再度升級,化幻龍為真龍,化幻陣為殺陣。


  “是你自己選的,可不能怪我了。”丁卯看著陣內平靜的臾樂,咬了咬牙說道。


  說完這句話,隻見他手中畫筆飄灑,洋洋灑灑間又是幾條真龍出現在了幻陣之內,隻是此時丁卯的招式並未完結。


  待到數條真龍成型,並沒有直接融入陣法之內,以期進一步幹擾臾樂。


  隻見那數條真龍漂浮在丁卯的麵前,龍首對著丁卯,仔細一看的話不難發現,這些龍,竟然都隻有眼白,沒有眼珠。


  隨著丁卯揮筆連閃,點點墨痕出現在那蒼白的龍眼之內,似乎一股狂風吹過,將丁卯的衣服吹得颯颯作響。


  而那數條真龍也變得靈氣十足了起來,丁卯此時似乎也有些狀態不對,似乎連點數條真龍對他來說也有些吃力,額頭上冒出不少冷汗。


  好在他咬著牙堅持了下來,隨著畫筆最後一筆落定,他長出了一口氣,竟似有些虛脫般無力地坐在了地上。


  而那些真龍則是隨著他大筆一揮,咆哮著衝向了眼前的陣法之內。


  畫龍點睛則龍翔於九天,這龍既可以是幻覺,也可以經由畫室學子的真元融入而變成一條真元之龍,一旦龍型完整,則可直接殺敵於陣中。


  陣內的臾樂似乎也察覺到了情況有些不對,閉目調息的他瞬間睜開了眼睛,雙眸帶著一股淡淡地金色看向陣法之內新增的那幾條龍。


  很快他便發現了哪裏不對勁,新出現的龍明顯較之前的那些假龍要靈動不少,渾身上下更是充斥著一股真元氣息。


  “點睛?”臾樂有些詫異地看著那幾條真龍,雖然他從未在文院就學過,但是對於文院諸分院的手段還是略知一二的。


  隻是他沒想到丁卯竟然能完成這“點睛之筆”,畢竟對於以畫入道之人來講,畫龍點睛這一道法,畫龍實在是太簡單了,而點睛則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神來之筆。


  想到這兒,臾樂不由有些佩服丁卯了,對於眼前的形式也有些為難了起來。


  畢竟他沒想到自己大比第一場就遇到了這麽棘手的對手,而因為某些原因他又不好過於暴露自己的實力,特別是高台之上那隻金雞還盯著自己眼睛都不挪一下。


  “這個不能用,那個不能用……”臾樂在心裏想著該怎麽對付眼前這幾條龍的時候,也有些無奈,他受到的限製實在是太多了。


  “這個似乎可以……”瞬間臾樂想到了一門比較保守的辦法,閉目肅然,似乎開口說了聲‘阿彌陀佛’然後嘴巴開始動了起來,似乎是在念經。


  “他……在幹什麽?”寧願看著場中重新閉上眼睛的小光頭,有些不解地詢問著身邊的茯苓,他明明記得小光頭不會說話的。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和尚,哪裏知道他念什麽經。”茯苓誤解了寧願的意思,以為寧願實在谘詢她臾樂念的是什麽佛經。


  而在丁卯的眼中,他看到的是傻子臾樂莫名其妙地睜開眼睛看了看空中,然後有些為難地蹙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最後突然又傻笑了一下,閉上眼睛開始念誦無聲的佛經。


  是的,臾樂嘴巴雖然在動,但是卻麽有任何聲音傳出,書院的人都知道他不能開口說話。


  “傻子就是傻子,這時候難道還想求佛陀庇佑嗎?”在他看來,小光頭應該是放棄了抵抗。


  丁卯話音未落,手中畫筆連點,筆鋒所指就是陣中打坐念經的和尚。


  隨著他的畫筆點出,陣法中的數條真龍仰天長嘯一聲,衝天而起。在盤旋上升的過程中,數條龍型漸漸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真元巨龍。


  空中的巨龍噴吐著炙熱的龍息,雙眸中帶著一絲危險的氣息盯著場中的目標,然後以一種俯衝的姿勢向著那個巋然不動的光頭衝了過去。


  隻見巨龍口中龍息噴吐不歇,身上片片龍鱗閃耀著刺目的光芒,帶著一股可怕的氣勢,隨著俯衝的速度越來越快,威勢越來越強,眼看著就要撞上臾樂了。


  寧願有些不忍地咬緊了嘴唇,在他的印象裏麵,臾樂應該不是什麽特別強的修行者才對,不然的話,也不可能一直被文院的人逼得狼狽躲在那個破廟裏。


  事已至此,寧願隻希望臾樂能快點反應過來,躲過這可怕的衝擊。


  在他看來,隻要躲過去了這一擊就好了,因為明顯場上的丁卯已經精疲力盡,隻要臾樂不被這條巨龍打敗,那麽他非但不會輸,

  反而可以獲得勝利。


  “受死吧。”丁卯興奮地看著巨龍撞向臾樂,臉上露出狂喜的笑容,他知道佛門弟子的忍耐力很強,但在它看來,臾樂低估了這一擊的力量。


  或許之前的小龍確實威力有限,但經過融合之後的巨龍,幾乎蘊含了他此身全部的真元,這樣巨大的衝擊之下,真元爆炸的恐怖威力,堪比之前小魔女的火藥轟炸。


  在丁卯期待的眼神中,在寧願擔憂的目光下,巨龍準備地擊中了依然盤腿調息念念有詞的臾樂。


  隨著一道刺目的光芒亮起,整個丁區擂台被這道刺目的白光被籠罩了,沒有任何人看清楚擂台上發生了什麽,隻是因隱約間能聽到丁卯那有些得意但卻又虛弱的笑聲。


  寧願更是擔憂地站了起來,雙手緊張地抓緊了自己的衣袖,等待著光芒散去的那一刻,一旦擂台上的臾樂有任何不妥,他就會第一時間衝上擂台,將自己的朋友救回來。


  刺目的光芒漸漸淡了下來,寧願的眼睛一點一點地睜大,直到擴張到了他能夠撐開的極限,場中的情況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白光確實漸漸散去了,一種淡淡的暖黃色的光芒漸漸占據了人們的視野,暖黃色的光芒並不刺眼,反而給人一種溫暖平和的感覺。


  隨著白光越來越淡,暖黃色的光芒的原貌終於展現在了他們的麵前。


  那個本該被撞擊重傷昏迷過去的小光頭,依然雙手合十盤坐原地調息著,隻是他那念念有詞不再沒有聲音的無聲佛經,反而全場都似乎可以聽到他那宏偉的佛經吟誦之聲。


  除了身上的衣衫有些淩亂破碎之外,小和尚給人的感覺似乎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反而是整個人在朗朗的佛經聲中顯得愈加的寶相莊嚴。


  “他能說話?”寧願聽著那宏大的佛經聲,有些疑惑地看著擂台上的小光頭。


  此時大家都已經看出來,那道溫暖的暖黃色光芒正是出自於他的身上。


  不知何時,或許就是在巨龍撞上他的時候,他的身上突然浮現了這一道暖黃色的光芒,將巨龍的衝擊之力,以及真元爆炸後的元起風暴全都擋了下來。


  “金剛不壞神功?”茯苓沒有糾結臾樂開口說話的事情,反而是有些訝異地道出了這道功法的名字。


  隻是她沒想到,這個不怎麽起眼的小和尚竟然擅長這道佛門秘法。


  “不,不可能,不可能的。”丁卯兀自不信地大喊大叫著,強撐著虛脫的身體站了起來,衝到臾樂的身前,壓榨出身上最後一絲真元,揮舞著手中的筆襲向寶相莊嚴的臾樂。


  臾樂睜開了雙眼,雙目如電向襲擊自己的丁卯,丁卯整個人如遭電擊,整個人顫抖了一下,手中的筆終究沒有揮下去,有些頹然地摔倒在地上,不甘地閉上了眼睛。


  丁卯閉上眼睛之時,擂台上那宏大的誦經聲停歇了下來,臾樂身上的暖黃色光芒也隨之散去。


  塵埃落定之後,臾樂原地起身,向著觀禮台方向行了一個佛禮,轉身離開了擂台,他需要重新找一件衣服。


  “阿彌陀佛。”隨著臾樂的離開,觀禮台上的悟空大師口宣一聲佛號,似感慨,似欣喜,似欣慰。


  這時人們才才注意到,似乎剛才小光頭身上的那道暖黃色光芒,與這隻金雞身上的金色光芒有些相似,隻是沒有這麽亮,要更加內斂一些。


  而另一邊的寧願,除了欣喜自己的朋友獲勝之外,就一直在糾結臾樂開口念經的事情,並在他的印象裏,臾樂是不會說話的。


  不會說話的人,怎麽能念經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