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他在佛祖腳下得到開悟
有天早晨,他忽然覺得身體病痛有消失的跡象,體力一夜之間恢複了許多。他能夠自己下床,並且可以自由行動了。中午時分,他聽到遠處山上寺廟裏傳來渾厚悠長的鍾聲,心血來潮,他決定上山看上一眼。車開到不能前進的時候,兩位強壯的男人攙著李葉一步步拾級而上,往廟裏走去。
這座寺廟遠近聞名,信徒香客們在佛祖腳下爭第一,新年尹始,燒頭香、撞頭鍾的價格攀升到十萬元。廟裏有得道高僧坐禪,不過見他一麵需要支付三千元的“供養金”。李葉付過錢後,被請到大殿中。大殿按照中國傳統建築方式建成,彩色花紋規整絢爛,仙女長袖翩翩,在荷花池上縱身飛翔,大殿門口的椽子上懸掛著很多寫著不同人名的“功德牌”,殿內數根漆紅大柱上麵攀龍附鳳,一大兩小三尊金色巨佛頜首低眉、盤腿合十。佛祖背後牆上雕壁精美、眾佛雲集。
一位身著袈裟的老和尚盤腿坐在佛腳旁的蒲團上,他雙目緊閉,不動聲色。
“生而為人,經常自尋煩惱;人際關係非常複雜,況且心不相同,顧慮和擔憂更甚。三千煩惱絲真的能一剪就斷嗎?”李葉問道,“還是‘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
“我已看透紅塵,了斷凡心,無牽無掛,何談事多?”
“放生有什麽好處。”李葉問。
“放鳥雀能拓展人脈,放烏龜可以延年續命,放蛇蠍則防小人惡語。”高僧回答道。
“送子觀音有用嗎?”
“心誠則靈。”高僧回答道。
“據我所知,大多數人都會去求生男孩,這麽說來,如今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這個惡果是由送子觀音造成的?是他們擾亂正常繁衍法則,造成了現在的惡果嗎?”李葉不客氣地質問道。
“凡事都有兩麵性。”高僧回答道。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李葉說,“科學家在努力的攀登一座山峰,等曆盡千辛萬苦攀了上去,才發現得道高僧早已在山頂等待多時。”
“科學家不能解釋的謎團還有很多,不過我相信,有些謎團無論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解釋不了的。”高僧說道。
“科學和玄學並不在一個理論框架內,科學有很多事要做;玄學總將自己與科學混在一起,套用科學名詞,以科學的名義,站在科學的肩膀上,等等,是為了增加自身的可信度,科學則不能跟玄學混在一起,否則就亂了套。”李葉問道。“那麽你認為科學家和僧人攀登的是同一座山峰嗎?”
“山峰隻有一座。”僧人回答道。
“有一個地方,因為城市規劃,需要拆除一座廟宇,結果有數名施工工人死於意外。您覺得這是佛祖顯靈嗎?”李葉問道。
“佛法無邊,報應不爽。”高僧回到道。##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難道佛祖也是目光短淺的鼠輩,看不到背後的始作俑者?就好像我下令處死您,而您的兒子卻找行刑的劊子手報仇,真是個懂事的好兒子啊。就像百年前的清帝國,皇家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一地雞毛,最後李鴻章先生出來收拾殘局,簽訂條約,最後壞名聲竟落到了李鴻章的頭上,被全國人咒罵。”李葉的語氣中充滿嘲諷的味道。
高僧麵容無改,默不作聲。
“人世間有妖魔鬼怪嗎?”李葉問道。
“天底下十之八九的人都懼怕黑夜,原因不單單是他們心中有鬼。自古以來,民間流傳著大量鬼怪作祟的傳說,諸多傳說並非空穴來風。許多人都發現生活中怪事連連,甚至有人親眼目睹過超自然力量。”高僧回答道。
“我尊重你的信仰,但我不尊重你胡說八道。”李葉說道,“膽小怕事、心生疑竇、畏首畏尾、從眾心理……這是人類的天性;為什麽會群體性的生活呢?因為這樣可以使個人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像一匹馬一樣,隻有加入馬群,才能使自己生存率大大提高;在群體中,隻要比別人強壯、機靈、跑得快,就能活下去,總有老弱病殘墊底,我們不像螞蟻、蜜蜂那樣,天生的分工很明確,我們不強調合作,隻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同類中耀武揚威、吸引異性。很容易就能想象出幾頭野牛聯合起來的威力,對付幾隻獅子輕而易舉,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獅子一來,野牛陣腳大亂,倉皇四散,就像人類組成的烏合之眾一樣,瞬間分崩離析。你看那野馬、羚羊、麋鹿,它們吃幾口草就抬起頭環顧四周看看,吃幾口就抬起頭看看,遇到一點動靜,哪怕是風吹草動也會拔腿就跑,它們是怕鬼怪嗎?它們是怕野獸!它們的謹慎小心都是基因教它們做的,基因教它們必須膽怯,這才能保證它們的生命,它們提前逃跑的好處在於,如果什麽都沒有,那麽它們僅僅是白跑幾步而已,如果真有野獸追擊,那麽它們先跑那幾步有很大可能救了它們的性命——它們能活著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時候能跑過捕食者,如果跑不過,那早滅絕了。而獅子、老虎、獵豹,它們就不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而撒腿就跑。你隻看到它們抱著獵物貪婪地撕扯著肉,吮吸著鮮血,全神貫注,不緊不慢。人類聽到動靜就特別敏感,證明早期人類是被捕食者,時刻處於危險的境地。基因裏刻入的這些生存秘訣,保證了人類種群的安全。等人類有了文明,變聰明了,從此,由基因主導我們的生存變成了由文化、政治、規則等等去主導,世界安全多了,但是生性懦弱膽小這種特質並不會一夜間就會消失不見,語言的誇張使我們在刻畫陌生景象和陌生動物的時候往往會誇大其詞,而人們則更願意去相信那些聳人聽聞的話,隨後的口口相傳會讓原本誇大其詞的描述更加怪誕荒謬,早期的誌怪小說很符合怪誕荒謬的特性。草木皆兵,但草木也能皆‘鬼’。”
高僧並未回話,但呼吸很重。
“一個佛教徒說話像個政客,從不正麵回答問題,從不準確地解釋問題,似是而非、故弄玄虛,我相信,佛祖並不喜歡這樣的人。”李葉諷刺道,“人類多麽難纏,多麽貪得無厭,多麽會討價還價,佛祖怎麽會和人類打交道呢?受苦受難的人長時間遭受剝削和壓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時候的佛祖幹什麽去了呢?一到盛世,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這時候廟門立刻敞開,接納香客,除妖斬魔,開光作法,好不熱鬧。玄學?人們琢磨玄學,琢磨命運,琢磨上天的旨意,琢磨出來什麽東西了呢?琢磨出一身陋習,琢磨出了纏腳,琢磨出了惡俗的封建禮數,琢磨出了皇家的絕對獨裁,琢磨出了傲慢自大、蔑視一切,琢磨出了極不公平的法律製度,琢磨出了騎在人民頭上拉屎撒尿的惡吏,琢磨出了看完玉匣記、不敢放聲屁;人均壽命的提升,糧食的產量,上百層的建築,宇宙飛船,社會的繁榮,法律的完善,哪一項和玄學有關?”
“一派胡言!”高僧麵露慍色,大聲喝止。
李葉笑了起來,小聲地自言自語地說:“我怎麽這麽蠢呢?為什麽要和他講這些呢?”李葉又把目光投向巨佛。“大慈大悲的菩薩,我就站在你的麵前,不卑不亢;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我是一個不會燒香磕頭、不會低聲下氣地求您保佑的人,我是否冒犯了您呢?您會寬恕我不肯行跪拜之禮的罪過嗎?大家都跪在地上,隻有我一個人沒跪拜,多麽明顯的反差啊,我們猜猜眾信徒心裏想些什麽吧——跪在地上的人是認為站著的人有氣節、有尊嚴呢,還是認為站著的人沒禮貌、沒規矩呢?一個人被禁錮久了,也許他並不會向往自由,而是會痛恨自由。”
李葉搖頭苦笑,門外走進來一位寺廟工作人員,阻止他說話並示意他出去。他剛邁出廟門,身在高處,台階下麵放著一個巨大的香爐,裏麵火光四射,濃煙滾滾;香爐腳下跪著一群善男信女,賣力地磕著頭。
李葉停止了腳步,盯著他們看,心裏想:“世界上永遠是幾人歡喜幾人憂愁,歡樂就那麽多,有人倒黴,有人幸運,有人得到,就有人得不到;難道佛祖也喜歡摻和進紅塵俗世中去嗎?佛祖潛心修行,不就是為了脫離苦海和凡塵嗎?麵對各有所求的芸芸香客,你又保佑、賜福了誰?懲戒、怪罪了誰呢?你的標準是什麽?看誰磕頭磕得好?你告訴我,什麽是善,什麽是惡?罪大惡極的人並非手上沾滿鮮血,他們文質彬彬、出類拔萃,有著極高的個人修養和自律性,他們隻是思考了不該思考的問題,做了錯誤的選擇而已。造成惡果的皆是惡念嗎?並不是,許多荒唐可怕的結局也許是出於善良的本意……你知道嗎?促成一個惡果的絕非是一個人,而是和一個群體的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您為何總想用各種花招去懲治、折磨個人呢?地獄?下油鍋?抽筋扒皮?佛祖,你看看,那些奸商、獨裁者、神棍、狡猾的農民、屍位素餐的官員、乞丐……全是一路貨色,曆史上有過農民皇帝,他們出身貧寒,知道人間疾苦,但曆史改變了嗎?馬路上受夠了白眼和欺辱的乞丐,給他無限的權利,他會怎麽對待黎民蒼生呢?十年寒窗苦讀的窮書生考取了功名後,加入文官係統,文官係統變幹淨了嗎?風餐露宿的小商人成為腰纏萬貫的暴發戶後,他是忙著享樂,還是忙著救濟窮人呢?都是一路貨色,誰享福,誰受罪,又有什麽區別呢?你看到一個盛裝繁縟的富人,那就是你有錢時候的樣子;你看到一個垂頭喪氣的窮人,那就是你貧窮時候的樣子……可是啊,一個人的高貴之處在於,他經受了所有苦難,看透了所有醜惡,卻仍然深深地愛著這個世界,深深地愛著世人。您見過三條狗吃同時食嗎?主人把肉湯倒進一個碗裏,三條狗同時撲過去爭搶,恨不得一口吞個幹淨。其中一條狗最凶猛,它呲牙咧嘴,凶相畢露,攻擊另外兩條狗。它的強勢得逞了,它獨自享用了大半碗肉湯。往後,每次進食時它都采用同樣的伎倆,屢試不爽——多麽像人類啊,同人類裝腔作勢耍威風的做派如出一轍。結果是它吃得最多,個子長得最快,明顯比另外兩條大,體型的優勢更增加了它的氣勢和威脅性。另外兩條狗更加懦弱和害怕,習慣成自然,到最後竟然懂了規矩,隻有在凶猛的狗吃飽喝足走開後才敢圍過去吃剩飯殘羹。這時候該怎麽辦呢?教育凶惡的狗,教導它要有道德,心存善念、懂得分享、惡有惡報、寬厚仁慈,還是教育軟弱的兩條狗,教導它們不要斤斤計較,知足常樂、豁達大度、三綱五常、忠厚老實。或是建立嚴格的分餐製度,將一碗飯分成三碗,施行及時的、透明的監管。仁慈的菩薩,您會怎麽做呢?您相信報應嗎?的確,多行不義必自斃,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人可能有一天會流落街頭,三餐不繼,遭人唾罵;這種現象會使人出口惡氣,內心舒暢。但社會問題還在,遭報應的惡人是被另一位惡人取代了,而不是被消滅了。造物主給了人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因為連造物主都不相信報應。問題的源頭不被消除,人們並未建立起防範和杜絕惡勢力的能力……看到別人遭了殃,內心獲得極大的平衡感和滿足感,這種情感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因為普通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差,總是分不清壞人和好人,況且,人的群體道德很糟糕;社會整體幸福是個人幸福的保證,但人人都抱著事不關己心態。”
想到這裏,李葉輕歎一聲閉上眼睛,準備邁步走開;可是剛睜眼,他忽然開悟:“善惡本無報,到最後隻不過善被善所取代,惡被惡所取代。我是任何人,任何人都是我;渡己就是渡人,世界上所有爭吵都是一個人的前世今生在爭吵。佛祖聽不到人的祈求,看不到人送上的大禮,不屑接受人賜予的香火錢;佛祖隻能看見人為別人付出了什麽,隻能聽到人在麵對別人的時候內心的真實聲音——你一想別人的好,你就是好人,你一想別人壞,你就是壞人——你的善惡,隻在你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