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行軍除夕夜拜祖會同胤
一九四一年臘月三十下午,臨淄那一帶鄉村正準備忙著過年,各家各戶門窗對聯朱紅映輝,張燈結彩,臨近晚飯前,“劈裏啪啦”地放一串鞭,按照當時風俗各戶吆喝著請李媽來家用飯。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餃子以後,各戶都要端一碗餃子和幾樣雞鴨魚肉貢品到祠堂供奉祖宗,而且每一大家子主得出一大人在那裏守夜,陪伴先祖過節。
梁家村祠堂共有三間正瓦房,堂屋中間的後牆上迎門掛著祖宗巨幅畫像,像前放著兩張八仙桌。人到祠堂裏來時,先把端來的餃子和佳肴放到桌子上,對著族堂軸子排位拜過列祖列宗後,再到旁邊的兩間和廂房去。那裏是供村民守祖和聚會用的。這三間瓦房的右邊還相連著一間挎屋,這間小房子是專供本村年歲大、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商議本村宗族大事而設的。
除夕之夜,長老們也都坐在這裏,或談論年景好壞,或議論鄰裏鄉情事故。
晚上約摸十點半光景,梁家村裏來了個粗眉大眼、威武雄壯的大漢,後麵還跟著幾個隨從,全副武夫軍人打扮。
“喂,請問,你們祭祖的地方在哪裏?”被叫住的一看是當兵的,先是一愣,接著就把他們領進了祠堂。大漢一邁進正屋,便“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地。
祠堂裏的人見此光景,忙把他引向東廂房裏去。大漢邊走邊高聲說:“不用客氣,天下無二梁,咱們都是一家人。”那小屋子裏的長老們聞聲便出來迎接。
屋內,他們很投機的談開了。因為一般人不好隨便走進去,所以,隻好在門口外圍住大漢的隨從人員詢這問那。
“我們大當家的帶著隊伍從這裏路過,逢著除夕,特意來拜祖宗的。”
“你們司令是,是,是……”“就是梁九啊”!“啊呀,這就是震懾倭寇、大名鼎鼎的‘傲海蛟’梁九嗎?哎呀呀!”
一時間,大夥都為能見著這位傳奇式的抗日英雄高興得喋喋不休,為他在逐鹿鏖戰中不忘祖宗族親,且又平易近人而欽佩感動不已。
關於我姥爺,他的瑤林瓊樹、荊璞懿望和其槍法一樣準成、響當,威風凜凜,有口皆碑。
去博興縣東南和正南部百八十裏的臨淄、博山、張店那一片,甚至被老百姓神乎其神地編排流誦著那奇特的故事:說他少林出身,武藝高強,百步穿楊,晚上躺在樹椏把上睡覺。他帶領的部隊綱紀嚴明,專與地主老財鬼子漢奸作對,幫窮苦人打抱不平,殺敵報國……
與此同時,梁家村祠堂院子裏外也開始變得人聲鼎沸,熱火朝天起來。聞訊趕來的族人噓寒問暖,和姥爺所帶隊伍上警衛員熱乎乎地拉著呱。
梁司令與長老們象親人重逢,一見如故,尋根敘舊,無話不說,越嘮越投機。
“梁司令,你的世係是多少”?一位長老問道。
“俺是十七世。你們的世係是?”
“咱們梁家莊的祖宗是從河北棗強縣遷來的,傳到現在已有二十二世了,這不,你還是我們的太公呢!”
“別這樣,論年紀,我可比你們年輕多了。”此刻,梁司令笑容和藹,談笑風生,全不是戰場上那位叱吒風雲,使敵人聞風喪膽的冷酷戰將。
天井中的人們,站著聽了一會,知道村裏來了真正抗日的隊伍。可是誰也未見過,都不知道他們是啥模樣。便跑到街上去看,卻連一個土八路的影子也沒有,這是咋回事呢?
大夥都好奇地到處找,一直尋到村外。
終於發現離村子不遠的場院空地上黑壓壓地站著一片人。
“哎呀,你們這些好兄弟,怎麽不進村裏去呢?這十冬臘月的,村外多冷啊,快進村,到屋裏去暖和暖和。”鄉親們說著便上前去拉。
“老鄉,謝謝你們的好意,沒有命令,我們不能隨便入村擾民。”“說哪裏去了,你們司令講過,都是一家人,快進去吧!”鄉親們幾乎是懇求了。
“對不起,不能妨礙大夥過年的!俺們執行護送任務,接站的為繞開鬼子巡邏隊遲到了,我們回來晚了,路過此地。”戰士們回答得很有禮貌,但態度又非常堅決。鄉親們心裏暗暗稱讚道:“真不愧是咱窮人自己的軍隊,守紀律,又和氣。”這是他們村第一次來抗日隊伍,給鄉親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千萬不能讓兄弟們在村外挨凍呀!你們可是替我們打鬼子的救星啊!”鄉親們看著硬拉不行了,便跑進村裏祠堂告訴了長老們。他們一聽都霍地站了起來,族長顫抖著白胡子著急地說:“這可不行,怎麽能讓兄弟們呆在荒野裏呢?!”
長老們紛紛發自肺腑地邀請著,有的說:“既來之則安之,天留人,人更留人,這黑燈瞎火戳戳噠噠的,你們趕夜路多不方便啊!”
還有的道:“梁司令,這幾年大夥可讓鬼子給禍害慘了呀,你們抗日的隊伍和俺們都是一家人啊,不讓弟兄們進村,滴水成冰的刀子天氣誰受得了啊?非凍壞了不可呀!俺們過意不去!”
族長又接過了話茬:“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雖然俺們條件差些,可我看你們就在這裏將就著搭一宿,等天明了再走。這村裏窄巴得沒啥閑屋,就安排戰士們住到各家暖和一夜,梁司令,快下命令吧!”
梁司令皺著眉頭瞅瞅屋外天地,想到所帶的隊伍半夜行軍至此,茫茫大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弟兄們也都夠疲憊辛苦的了,再瞧瞧自己的胞澤村老鄉們盛情難卻,無可奈何地說:“剛才啊,一聽向導跟我拉前麵有個梁家莊,都是梁姓的,俺心頭一熱,那個親勁竟上來了,這不就循著老輩子千百裏地認祖歸宗的習俗前來拜訪了,我本沒打算打擾大夥的……這,這,這……”
再不答應,對內對外都顯得有點很不近乎人情了,看看時候也確實不早了,於是,原打算繼續行軍或借就著坡裏的玉米秸、柴禾垛草草過夜的姥爺隻好同意了鄉親們的建議和要求。
不一會兒工夫,那“八路軍”弟兄們便不聲不響的開進了村子。待他們在各家安頓下來,許多早睡的孩子已躺在炕上做著甜蜜的夢了。聽到村子裏外“劈劈啪啪”和“咚咚咚”此起彼伏響成塊的鞭炮雷子聲,孩子們陸續醒來,迷迷糊糊地從暖和和的被窩裏爬出,悉悉索索穿上衣服,懶洋洋地揉著眼角,跳下炕,準備出去放鞭炮,卻驚奇地發現炕下躺滿了帶槍的叔叔。
那位新聞幹事繼續說,五更天,興致衝衝放完鞭進屋,或尚趴在被窩裏抻著脖子跟燕子似的孩子們,看大人們安詳地燒火下餃子,心裏溶溶美美,跟被灶火映照的臉蛋似的,一派紅彤彤的。我奶奶便叫我父親道:“虎子,把餃子端給叔叔吃。”父親端了過去,可任憑說下天來,隊員們就是半邊也不肯吃,一個勁地重複著他們錦秋獨立自由大隊有著嚴格的群眾紀律,他們八點半開飯。
“此情此景,納悶、詫異、著急、感動、欽佩得我那飽經滄桑風雨從年輕就守寡的老奶奶動容地哽咽著,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心地善良的她潸然淚下……想到幾年來村民們遭受的日寇土頑燒殺搶掠之苦,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哪裏冒出來的這麽好的‘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