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海派商人
尹傑並沒有馬上離開上海。
回辦公室的路上,Elton說他的一個客戶有意向到歐洲設立機構,問她有沒有興趣見見。
當然,這必須有興趣啊!
尹傑立即電話Bella說明了情況,告知要在上海呆一晚。Bella隨即就幫她在朗廷酒店定下了房間。
當天下午,她相當仔細地為蔡總監做了一次政策講解。傍晚時分隨同Elton一起來到了位於廣東路的蘭.會所。
這是一幢巴洛克風格的四層歐式建築,在上海灘這是一間綜合了藝術觀賞、餐飲文化於一體的高端商務會所,名頭和帝都的蘭.會所一樣響亮。
這個會所據說由著名的Patrick Gilles操刀設計(此人曾為默多克私人豪宅以及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總部做過設計)。一共三層:一層和二層是餐廳和酒廊,三層是宴會廳。整體而言屬於中歐結合的復古風格。Patrick大師採用時尚、現代的手法演繹出了他對中國古典元素的獨特理解,很奇妙地達到了餐飲與藝術的完美交融。三個樓層格局不同,卻又在各自獨特的藝術感中呈現出統一的復古氣息。
和帝都的蘭.會所不同,帝都那個會所里觸目儘是金碧輝煌和大量的印象派畫作,總體呈現奢華富貴的格調。上海的蘭.會所則主打高雅風,會所中隨處均是黑、白、墨綠三色,卻絲毫不顯沉悶,反而巧妙地營造出兼具東方風韻與國際品位的獨特風格,非常符合上海灘這個「十里洋場」的格調。
蘭.會所的菜品也是中西結合,或者說是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調製菜肴,比如說用西餐的手法烹制中國傳統菜,或者用中餐烹飪方法製作西餐經典菜式,比如說:比目魚鬆茸沙拉,又比如說三文魚脆皮鴨春卷,或者撈汁巴西海蜇、茉莉花香鴨、蟲草花南瓜魚唇盅。
兩人今天前來是要和一位有名的海派商人共進晚餐。
對於海派商人,民間普遍的看法是文化程度高、守規矩、低調務實、精明強幹。很多人都認為上海人有「與生俱來的極強的交易觀念」。各類紀實文學中對海派商人的描述也是「精明而自負、人人精於商戰」。都說因為太精明,海派商人做生意相當有眼光。但也因為太精明,海派商人大多十分謹慎小心,因為他們往往會注意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
今天Elton介紹給尹傑的就是這樣一位海派商人——滬華集團的董事長陳平。
溫文爾雅?舉動斯文?瀟洒閑雅?
這些形容詞似乎都能套一部分到這個中年男人身上去。他看上去最醒目的無過於那一副濃黑飛揚的眉毛和高挺豐滿的鼻子了。他,國字臉,額頭較寬,頭髮打理得很清爽,身著簡單的白色襯衫灰色長褲,門邊衣架上搭著一件深灰色細格薄呢外套。
陳平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媒體的數次採訪中,他都把自己積累財富的成功歸結為膽大、有想法,以及從天而降的好運氣。他一手創立的滬華實業集團發展至今已完全進入豐收時期:主營業務層面,僅對美國的出口就能每年帶來大幾億元的收益,而針對亞洲、非洲、南美等市場的出口也都能帶來1億到5億不等的收入。此外,他還涉足股權投資、財富管理、金融服務等業務,並在這些領域同樣做得風生水起。
現在,他要開始布局歐洲了。
餐桌上,Elton把話頭引向了歐洲投資這件事。陳平董事長簡單回答了尹傑的幾個基礎問題后就很自然地把話題引開了。觥籌交錯之間,他給二人說起了從前: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父親意外離世,母親重病,他輟學回家頂替父親進了紡織廠。
九十年代國企要減負,大批工人下崗,才工作沒兩年的他也不例外。當時從小的玩伴「門檻精」小賈在深圳靠倒買倒賣賺了大錢,回到上海請兒時夥伴吃飯。這頓飯成了他生命中的轉折點。(註:上海話「門檻精」同「Monkey精」,形容人聰明跳脫的意思)
當晚的20多個朋友,有的在政府機構混得好已經手握權柄,有的投身警界威名赫赫,當別人問到他的打算時,陳平一臉茫然。他只說自己還想找工作,想賺錢給老娘付醫藥費。
聚會後「門檻精」小賈留下了陳平,說自己從香港倒騰來了一批小電子商品,陳平可以在上海幫忙銷售,他付工資。陳平咬了咬牙,從自己的全部遣散費用里扣除老娘兩個月的醫療費用,餘額都交給了小賈,說他不要工資,要入股分成。
後來就形成了這樣的模式,小賈常駐香港採購電子產品,他在上海負責銷售。他原來工作的紡織廠效益不好,賤價甩賣質量很好的毛巾、窗帘、床上用品,他倆就用賺來的錢囤下了一大批抽紗窗帘。陳平知道那是國寶級老師傅設計的,國內顧客可能覺得不稀奇,可運到購買力強悍的香港就賺了一大筆錢。
即使賺了錢,他的辦公室也就是家裡20平米的房間,辦公桌就是客廳那張掉了漆鋪著鉤花檯布的茶几。身邊的朋友勸他換個地方,最少也要換套體面點的傢具,他都回答說「還沒賺到錢呢,為什麼急著花錢呢?」他也因此得到了一個「陳摳門」的外號。
他們倆就這麼不知道累地悶著頭努力,終於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也終於可以不再憂心老娘的醫藥費了。
兩人趁著這個勢頭在香港成立了一間進出口公司,他則在一個酒店裡租了一個隔層房間作為「駐滬辦事處」。他們經手的商品日益豐富起來,從小電子商品,到紡織產品,到音像設備,再到鞋帽產品…… ……。儘管經手商品千奇百怪,紡織品一直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或許是他對紡織產品的生產流程和質量管控更了解更有信心,也或者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寄予了太深的感情,潛意識裡一直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紡織人」。
機會猝不及防地來臨了,紡織廠因為銷路不暢、負擔過重,最終即將倒閉。得知這個消息后,陳平直接找到了廠長。頭髮花白的廠長又帶著他跑到區政府、市政府找領導.…… …… 他想買下這個工廠。
「門檻精」小賈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做,「已經游上岸了,為什麼還要跳進那個漩渦呢?」兩人幾乎鬧翻。
「後來呢?」聽故事有點入神的尹傑發問。
「後來我倔啊,實際上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是一門心思的想買這個廠子。我告訴他,如果他實在不同意可以抽走他的錢,可我不這麼做就會後悔一輩子痛苦一輩子。那後來他就把錢全部都拿過來給我了。」陳平哈哈地笑著。
儘管如此,兩人手裡的錢還是不足以買下紡織廠的。當時市、區兩級領導對此事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採取了很多變通的做法,在很多事情上開了綠燈,還幫忙協調工商銀行給了他第一筆貸款,讓他可以開始生產,可以發工資。
「那個時候年輕人腦子好啊,膽子也大。我們不是一直出口窗帘到香港嗎?其實有一部分產品是被香港的中間商賣到美國去了,好多倍的利潤呀。後來我們倆咬牙花錢坐飛機去了美國,省吃儉用的,每天直接到人家的店鋪里去推銷,語言又不好,經常被拒絕。後來還差點上當受騙了,太急於想要訂單了啊,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在等著我們帶回來訂單的呀!」
「是怎麼發現那是騙子的呢?」
「那個人是主動找上我們的。他可能看見我們在一些店鋪進進出出地推銷,就臨時找到一個華人做翻譯,說好幫他翻譯以後給那個華人一筆錢。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這個華人祖上是山東的,翻譯過程中發現問題了,談判結束以後就悄悄給我們說了,後來又帶著我們去了一家華人開的紡織品進出口公司,這才談成了第一筆生意。」
尹傑不由想到林霞。如果林霞是那個華人,在那種情況下她會拋去眼前的利益幫助國內的同胞嗎?
「這家華人的進出口公司和我們的合作一直很穩定,後來我們就交叉持股了,合作得更緊密一些嘛。他在西海岸,後來又給我們介紹了東海岸的一個信用很好的客戶,這樣子美國市場我們就全部打通啦。」
他仰身朝後,又愜意又自豪地說:「我是賺了很多錢啦。但是直到現在,我不為這個驕傲。我最自豪的是,我工廠裡面的員工一個都沒有辭退過。哪怕是最困難的時候,我和老賈可以不拿薪水,可以每天醬油拌飯,我們都沒有辭退過員工,該養老的我們也養了。現在你到公司問問看,我們的員工現在過的日子與其他公司好很多嘞。」
「我們員工的薪水是國內企業裡面最高的。」他擺著手說,「當然外資企業的薪水我們比不了的。但我們公司裡邊就像一個大家庭,和和美美的,不像外企只要經營不善就好動手裁人的啦。」
尹傑入神地聽著,她不認為這些長篇大論沒有意義,相反,陳總通過這種方式向她展示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這些信息對於她的投資促進工作而言是極其有意義的。
「那您的公司現在是什麼性質?屬於國營,還是民營?」
「確切地說,應該屬於混合所有制吧。除了我們倆,還有那家美國華人公司外,我們後來又引進了幾個戰略投資者,目前公司的股權架構里還有27%的國資股份。」他回答到。
尹傑微笑著與兩人碰杯,祝賀陳總的成功。心裡卻有些犯難:沐霖或者恆琴那樣的純民營企業,投資時的決策流程相對簡單,只需要管理層對投資事項取得一致就可以進入操作流程。國企,還有像滬華集團這樣有國資股份的企業則相對麻煩。對外投資時不僅必須在管理層和董事會通過決議,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報審手續。
這個案子估計短期內是無法啟動的,想快也快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