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病宋>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三次來海州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三次來海州

  “這有什麽稀奇的,官窯成品百中取一,一百件裏九十九件都是次品,顏色不準,釉色不勻,裂紋不夠流暢,都是次品。有些縱有瑕疵,也確實算得上上品,但上品哪夠宮中用的,宮中隻用極品,極品懂嗎?”


  趙樞早就了解到禦用瓷器選拔的苛刻,同時對那些殘次品感到可惜。


  “那……如此上品如何處理?”


  “銷毀,官窯不留次品。”


  “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別想了,這些東西送你你也不敢用,僭越之罪。官家現在修萬歲山很花錢,所以我才向他老人家獻策把官窯的次品賣去日本,名義上是大宋皇帝賞賜給日本天皇和貴族,實際就是對日貿易,這樣也說得過去。所得利潤大頭歸官家所有,咱們隻能分點皮毛。”


  “原來是這樣,妙啊……”


  “我當然是很聰明啦,但這是你姐的主意。”


  “竹櫻姐和姐夫真是天作之合。”


  “如果你竹櫻姐跟你一樣會拍馬屁我就高興瘋了。”


  “如果會拍馬屁,那就不是竹櫻姐了。”


  “你怎麽每句話都在拍馬屁?”


  “在下說的句句屬實。”


  “姐夫?你姐是誰?”


  李鹿聽到梅竹楓對趙樞的稱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梅竹楓,竹楓。”


  趙樞提示道。


  “原來竹櫻姓梅啊……”


  第二天,一行人啟程繼續東進。


  應天和海州之間就沒什麽大城市了,船隊一路除了睡覺不再靠岸,第三天下午到達海州。


  第一件事還是去拜訪海州知州。


  這位知州也算是老熟人了,趙樞這是第三次來海州,每次都會來拜訪他,這也是必要的程序,他畢竟身份敏感,這也是跟地方官交個底,告訴他放心監視,也好讓官家放心,雖然官家並不擔心他,不過該有的形式還是要走一遍。


  這位知州名為張叔夜,字嵇仲,年輕時因父蔭被任命蘭州錄事參軍,地處邊境,常有羌人入侵,後來謀劃奪取了羌人聚集的名為“天都”的地方,朝廷在此建立“西安州”,也就是後來的西安城。後來一步摸爬滾打到了開封少尹,賜進士出身,還曾出使遼國在宴射中展示箭法,可以算是文武雙全了。


  不過六年前他的堂弟彈劾蔡京他跟著倒了黴,被貶到外地,幾年後又被召入京,一步步升到禮部侍郎,又得罪了蔡京,被打發到海州這個窮鄉僻壤擔任知州。


  靖康時他率兵親王,趙桓要出門投降,他拉住趙桓的馬車倆人互相罵街,最終被金人抓去,自縊而死。


  張叔夜最出名的其一是氣節,其二跟另一位曆史名人有關——


  宋江。


  宣和元年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采取王黼計策將梁山泊收為己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招募義軍聚眾起義,橫行河朔,流竄十餘郡,官家知道後派兵征討,起義軍且戰且走乘船流竄至海州,張叔夜招募上千死士埋伏在岸邊,宋江登陸後遭到伏擊,戰敗被俘。


  曆史上的梁山起義規模很小,比起同時期的方臘起義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張叔夜還是因此功被加任徽猷閣直學士,改任濟南府知府。


  其實趙樞並不清楚這段曆史,因為宋江起義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如果不是後世的《水滸傳》恐怕根本不會有人在意,他隻知道這位張知府為人耿直不受賄,而且辦事認真,每隔十天半月都會去船廠“看望”,名為看望實為監視。不過他對趙樞很尊重,畢竟他是典型的忠君愛國士大夫,而趙樞是皇子,監視歸監視,是必須的流程,但他對趙樞本人並不反感。


  在海州府衙說了一堆毫無營養的寒暄和沒用的屁話之後,趙樞終於到達了船廠。


  海州船廠也已經堆了些貨物,還有一部分已經搬上船了,那是先前韓企仁用來付賬的獸皮和麻布,還有梅竹鬆負責在江寧揚州蘇州一帶購買的絲綢刺繡各種布匹蜜棗果脯,雙方合流算上那些官窯瓷器,總計十五萬的貨物,還有三萬貫銅錢用來壓艙,曆史上的日本像遼金一樣缺少貨幣,長期流通中原銅錢。


  “如果一切順利,咱們能帶回來三十五萬以上。”


  “如果不順利呢?”


  趙樞真想把自己砂鍋大的拳頭塞進李鹿的烏鴉嘴裏讓他嚐嚐。


  “如果不順利,那就把你扔進海裏喂魚,東海龍王最喜歡吃烏鴉嘴,最好是做成刺身涼拌。”


  “當我沒說。”


  “姐夫,竹鬆哥,咱們的船呢?”


  梅竹楓這個年輕人是在內陸長大,也隻負責過內陸地區的生意,河船見過不少,卻沒見過大海船。


  聽到梅竹楓管趙樞叫“姐夫”,梅竹鬆向趙樞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轉頭向堂弟解釋,

  “船當然在海上,現在天色已晚,明天再帶你去看。”


  “郡王,外麵風大,屋裏請吧,在下向您匯報一下這一年多來的造船進展。”


  “好,梅掌櫃請。”


  九個月沒來,船廠麵貌煥然一新,趙樞甚至連路都不認得了,隻得由大掌櫃梅竹鬆在前帶路領一行人去到會客室。


  “去年年中郡王走後,在下安排工匠開始造大船,親自跑了趟日本,打著郡王的旗號跟日本天皇拉上了關係,這些都在信中跟郡王說過了。他同意咱們在日本建一些作坊,如果人數在二百以內,甚至可以送給咱們一座城。”


  “什麽什麽?我沒聽錯吧?送一座城?”


  “李公子沒聽錯,一座能容納二百人的城。”


  “二百人也叫城?還不如像樣點的土匪寨子。”


  “哈哈,伯林說的對,咱們大宋像樣點的土匪去了日本,都能稱王稱霸了。”


  “如此不堪,為何沒人打他們?”


  “如果你有十萬兵,會去打日本嗎?”


  “嗯……當然不會,西夏和遼國都打不下來,去招惹那窮鄉僻壤的幹什麽。不過日本這麽窮,能買得起這麽多東西?”


  “日本不窮,隻是資源太集中,人口和財富都集中在近畿地帶,對他們而言,近畿之外的地方就相當於遼東之於大唐,雖然名義上是自己的領土,但一來沒有實際掌控,二來人口不多。”


  “郡王真是見識廣博,日本除了平安京周圍繁華外的確都是荒野之地。”


  前麵說過,平安時代日本還處於發展前期,這個時候不但北海道和本州島北方都是蝦夷,“西海道”也就是九州島南部甚至於關東地區包括後來的東京地區都處於未開化的無政府狀態,這也就是趙樞為什麽要選擇日本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