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三國之墨鬥蒼穹> 第一卷 禦龍轉世 第五十一章 初入山門

第一卷 禦龍轉世 第五十一章 初入山門

  墨攻吃完幹餅之後,感覺口幹舌燥,從腰間解下水壺,喝了點水將口中的幹餅碎屑衝進胃中,緩解了饑餓感便凝神遙望遠處蔥翠得發黑的山巒,看著連綿起伏的山巒,奔騰的江流,他想起了小時候父親教他的一首詩,看著這江山如畫,情不自禁的輕聲念了出來:“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一旁的宇文邕看著墨攻那稚嫩的臉龐,再聽著從他口中吐露的詩句,便將目光轉向正前方,也凝視著遠處山巒,一條江河從群山之中衝出,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掙紮著,卻勇敢無懼,在那最遠處,江麵與碧空相接,幾隻水鳥若隱若現的在離江麵幾尺高的地方上下起伏,有一種“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宇文邕念道。


  凝神思考的墨攻聽到義父的詩句,便雙眼放光的問道:“義父,這首詩詞你也會?”話語中透出了激動之情。


  “這首詩詞是我拜師修煉時,師父傳教於我。”說著便陷入了回憶中,被墨攻父親救了之後,他便在友人的推薦之下來到梵淨山,那時和師兄們修煉的時光是多麽美好,可是他心中懷有報國之誌,於是下山,怎奈誤投國門,差點釀成大禍。


  沉思一會兒,他便開口對墨攻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首詩詞的?”


  “這是父親在我年幼之時教我的,就連我的字都是他教我的。”墨攻回憶起父親那張慈祥的臉龐,眼中不知何時聚上了淚花,心中如刀絞般疼痛,他還能清新的記得父親臨死之前的眼神,那是一種絕望的目光,絕望中滿含不舍。


  兩行清淚爬上了墨攻的臉龐,宇文邕用手將墨攻臉上的清淚擦淨,心疼不已,他不該這樣問,又提起這孩子內心的傷痛,不過他眼中也浮現了那位大人臉上的慈愛,心中也感慨萬分,這是個什麽朝代啊?奸臣當道,慈愛之人寸步難行。


  墨攻感受著來自義父手掌的粗糙感,此刻他真正的再一次感受到那種粗糙感,長這麽大,他感受過這種感覺還是來自父親,舅舅,義父三人,當父親逝去之時,他以為這種感覺會隨著父親的逝世煙消雲散,從某種程度上講他是幸運的。


  兩人感慨了很久,直到江麵霧氣升起,夕陽西下,周圍的空氣變得冷冽起來,兩個斷腸人站起身繼續往山上走,坐了這麽久,腳都坐麻了,兩人便互相攙扶著向山上爬去。


  山上暮靄沉沉,仿若仙境,伴隨著一聲聲厚重的鍾聲,兩人浮躁的內心得到一絲清淨,通向山頂的這條路,光石階就有九千九百八十一階,象征著人生的苦難,每上一階便離光明近了一分。


  經過這九千九百八十一階石階,兩人很快便來到了佛宗山門,隻見巨石堆砌的山門上雕刻著“梵天淨土”四個大字,由於山勢十分陡峭,整座山門掩映在層層雲霧之中,有一番人間仙境的感覺。


  還沒進山門,兩人就感覺到一股濃厚的禪


  意撲麵而來,不愧是千年古寺,兩人走進了山門,映入眼前的是幾棵巨大的菩提樹,樹幹粗壯,枝幹直指蒼穹,它們是那麽的挺拔蒼翠。在樹下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離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何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離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兩人將石碑上的碑文通篇看了一遍,宇文邕若有所思地問到墨攻:“這碑文寫得怎麽樣?”


  墨攻向著宇文邕點了點頭,好像表情中透露出此碑文寫得極好。


  宇文邕看到墨攻的表情,欣喜地撫摸著他的小腦袋,笑著說道:“你這小鬼頭,懂得還挺多。”


  墨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眼裏賊溜溜地轉,然後將目光轉向正殿所在的位置,兩人便向著正殿走過去,進了殿門。


  兩人一進殿門就看見一個小僧在打掃青石板上的塵埃,這讓宇文邕想起了師父的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宇文邕向著那名小僧走了過去,十分親切的問道:“掃地為何?”


  隻聽到那小僧回答:“為了淨地。”小僧說了這句就沒了後文,但此回答出乎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宇文邕再問:“淨地為何?”


  “為了淨心。”


  “淨心為何?”


  “心淨方能見眾生,見得了眾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無掛礙,無掛無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強者無敵,慈悲為懷,弱者無能,跪佛求生。”


  兩人一問一答竟來了好幾個回合,聽得墨攻腦子都成亂麻了,理都理不清。小僧的幾句話他也不是很讚同,為什麽弱者無能便要跪佛求生,為什麽強者無敵便要慈悲為懷呢?這恐怕隻有在理想世界才能實現吧,難道拜佛隻是求個心安理得?換做是他,絕對做不到,自他走進這座山,心裏的那一絲毀滅之心便爬上心頭,揮之不去。


  宇文邕再次向小僧問道:“寺中高僧妙玄大師呢?我有事求他。”


  小僧抬起頭,停止了掃地,用那略帶疑惑的眼神看著宇文邕,小僧眼神明淨,仿若神明,那雙眼睛似乎能窺破迷霧。


  小僧疑惑的問道:“施主您找妙玄大師有何事?”


  宇文邕看到小僧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自己,猜到這個小僧可能並不認識他,於是便問:“您來到這座寺廟有多久了?”


  “三年了,三年前楚境鬧幹旱,家中顆粒無收,已經揭不開鍋了,我隻能離家另尋活路,在途中遇見妙玄大師,大師見我耳聰目明,六根清淨,便讓我出家,從此做個山中掃地僧。”


  小和尚提到妙玄大師,宇文邕心

  裏十分激動的問道:“您法號叫什麽?”


  “慧明”小和尚回答,他表情變得更加疑惑,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跟眼前這個施主說這麽多,也不明白這位施主為什麽要這樣問自己,可是他就是脫口而出,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墨攻聽著兩人的對話,也不明白義父要這樣問到那位小和尚。


  “師弟,我是你的慧空師兄啊,宇文邕。”宇文邕用指尖戳著自己的胸口,激動的向著小和尚說道。


  “啊?你真是我的慧空師兄……”小和尚先前疑惑的表情轉變成了激動之情,臉上的笑容就像兩朵盛開的蓮花,明淨美麗。


  “慧空師兄,師父在後山閉關參禪,你們且跟我來。”小和尚說著便領著兩人穿過一條小道,曲徑在林蔭道中,一旁有潺潺的溪流,溪流旁生長著青青翠竹,竹林中佇立著鬱鬱蔥蔥的鬆柏,並且無雜草叢生,竹中傳來幾聲蟬鳴,幾聲鳥叫,環境十分清幽,真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絕妙意境。


  宇文邕牽著墨攻的手,墨攻看著徑旁的美景,感慨道:“這裏的景色真的讓人沉醉啊。”


  宇文邕微笑著說道:“那是自然,這可是千年古刹,那些樹、林、動物受到古刹禪意熏陶,自然會有別於他地。”


  墨攻剛剛聽到義父說自己是慧空師兄,於是便好奇的開口向宇文邕問道:“義父,你之前是和尚吧?”


  宇文邕聽到他這樣問道,眼神中有些許的不開心,但是還是耐心的教導墨攻,說道:“在寺中不許將‘和尚’二字掛在嘴邊,下次不能再犯錯了。”


  墨攻聽到這,才發現自己說錯了話,但是瞅著前麵的小和尚沒有反應,應該是沒有聽到兩人的對話,墨攻感到十分慶幸。


  幾人說話間便來到了一偏院,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清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黃色的牆壁,琉璃瓦的屋頂,旁邊的花草襯托這座老寺,老寺也許是經常打掃的緣故,看上去十分的潔淨。


  小和尚上前去將院門打開,將門推開之後便站在門口轉身請兩位進去。


  “師兄,你們兩位請進。”小和尚說道。


  “好,師弟。”宇文邕領著墨攻便踏了進去。


  一進去便見屋內的陳設十分簡樸,正廳供奉著一尊彌勒佛像,塑像前擺放著香爐,香爐中的香慢慢的散發出香味,一時間整座房間氤氳著香氣,讓人由衷的升起敬慕之情。


  房間看上去簡樸,仔細欣賞時,顯得秀美而典雅,肅穆而莊重。


  慧明師兄看著走進殿中的兩位說道:“裏間是臥室,這裏是客廳,師兄一路奔波,肯定累壞了,待師弟去給你們準備飯食,這兩天你們就在這裏休息,待師父出關,你們再去見他老人家吧。”說著他便出門離開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