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山茱萸> 第五十章姐姐就是個活寶

第五十章姐姐就是個活寶

  老媽……老媽……您看誰回來了?我把您的寶貝女兒給接回來了。有什麽獎勵呀?不管了。先吃一串葡萄吧!


  老媽!我回來了。


  霜兒!我的乖女兒!老媽總算把你盼回來了。你這一去學校老媽可想你了。每天都在想你呀!


  老媽!您怎麽流淚了?我這不是回來了嗎?我也很想您呀!想得快要想瘋了。


  我還記得您經常為我綁鞋帶;我還記得您經常為我穿衣服;我還記得您經常拿書包;我還記得您經常送傘給我……

  看著老媽和姐姐抱在一起,我的眼淚也留下來了。這就是親情、這就是家人,誰也割舍不了啊!

  霜兒!你餓了吧!小雨啊!快帶你姐姐回去吃飯。可不能餓著啊!會壞身子的。


  老媽!我不餓。我吃過了。您要是不介意就拿個蘋果給我吃吧!

  瞧你這孩子怎麽說話呢?這都是我們家的呀!想吃就拿呀。老媽樂意呢!老媽開心呢!霜兒。在學校好嗎?錢夠不夠花呀?


  過得很好啊!夠啊!您不用擔心。霜兒都長大了。會照顧自己了。


  老媽?您累不累呀?霜兒給您捶捶背。您知道嗎?堅持捶背還有好處呢!

  改善局部營養狀態。通過捶背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背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減少皮膚細胞的角質化,有利於皮膚的清潔與健康。


  舒筋活血,健身防病。老年人常會出現腰酸背痛和肌肉緊張,此時如接受輕柔的捶背,不僅有利於肌肉放鬆,消除疲勞,還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勞損的發生。而且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再通過神經係統和經絡傳導,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與神經係統的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寧心安神,振奮精神。當人們疲勞時,就會出現心煩意亂、坐臥不寧,通過捶背帶來的良性刺激會使其逐漸安定下來,感到神清氣爽。


  對於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來說,捶背不但可以振動呼吸器官。幫助排出痰液,而且還可以幫助排出肺泡中的廢氣,從而起到防治肺炎的作用,對於有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及感冒風寒等病的老年人,捶背還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小雨啊!有沒有經常給老媽捶捶背呀?


  沒有耶!姐姐!怎樣捶背呀?那個方法您教教我。以後我堅持幫老媽捶捶背。


  不會吧!你的老師沒有教過你嗎?何況這麽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

  捶背簡單易行,不受時間的約束。白天利用工作間隙互相捶背。


  捶背方法: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方法,均沿脊柱兩側進行。前者用虛掌拍打,後者用虛拳叩擊,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如此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輕拍輕叩,接受者可站可臥。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鍾60~100下為宜,以不痛為度。每日1~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30分鍾為宜。


  老媽!怎麽有個小妹妹呀?我回來這麽久。都沒有注意到耶!

  哦!這個.……這個.……小雨沒和你說嗎?

  沒有呀!怎麽回事呀?我怎麽沒見過的?不像是鄰居家的呀!


  這個小孩子是你弟弟今天在路上那個遇到的。她這麽小,又一個人。一天了!話也不說。估計害羞呢……小雨就把她帶過來了。這?也沒人來找她,我就讓她在這.……

  俗話說:牛欄背後有牛仔撿!哈哈.……

  小妹妹!你好。大姐姐陪你玩好嗎?這個是糖,很好吃的。你嚐嚐吧!你怎麽不笑啊?也不說話?怎麽了?是不是.……

  老媽!您打算怎樣?


  都快過年了,我們早點幫她找到她的爸爸媽媽。我也是做母親的人又怎麽理解不了那種痛苦呢!

  要是真沒有人認領是不是把她就留在我們家了?

  我是這麽想的。可以嗎?我想給她一個家。


  好啊!以後就不用我打掃衛生、洗碗筷了.……

  老媽!您不知道嗎?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撿到小孩子,首先要向當地民政部門送交、申報。經民政部門登記後,如果自己不收養,則直接將小孩交給民政部門。如果撿到人想要自己收養,則需通過正常合法的法律手段。自己願意收養的家庭,根據《收養法》、《計劃生育法》經民政部門考察具備收養條件,同時向計劃生育部門報告後,在民政部門辦理收養手續,合法收養。


  這麽麻煩呀?我們還是不要了吧!

  你呀你!就閉嘴吧!大人說話你一邊去。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小孩哪有說不要就不要?說丟棄就丟棄呀?都不知道你是怎麽想的……

  老媽!我說說而已啦!

  小雨!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我過去和她溝通溝通吧!看看有什麽新發現。


  小妹妹!你好!你叫我姐姐就可以了。能不能告訴姐姐你的爸爸媽媽在哪裏?你家在哪呀?姐姐帶你回家好不好?你怎麽不說話呀?是不是不喜歡姐姐呀?


  看!這裏有一個玩具。姐姐給你玩。你要開心哦!


  老媽!小妹妹不理人耶!是不是心裏有什麽.……

  一般小孩不願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1、缺乏交往動機。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的各種需要幾乎是無條件滿足,而且總有人陪兒童遊戲。當小孩總有人陪伴在身邊時,他們難以產生找同伴遊戲的動機。還有些小孩隻願意與成人交往,是因為成人總讓著他,與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協調、商量,甚至還要想辦法解決衝突,為了“省事”,他寧可與成人交往。


  2、有過失敗的交往經曆。有些小孩由於有過負麵的交往經曆,比如被同伴欺負過,而不願意再與同伴交往。他們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於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對於這類問題,家長應細心觀察,找出問題的症結,然後“對症下藥”。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負過,家長不妨直接帶領孩子與同伴交往兩三次,為小孩“壯壯膽”,當幼兒學習到交往技能,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後,家長就可以撤了。


  3、個性原因。有些小孩由於受遺傳或自身個性特點影響,比較內向,不願與人打交道,而隻喜歡與物打交道。對於這類小孩家長可以引導,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長要盡可能引導小孩與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則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途徑。


  至於這個小妹妹問題在哪裏。我就不清楚了。麵對過那麽多的事情,這是我第一次沒辦法的時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