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開局簽到一個財神> 第485章 東南財神范蠡

第485章 東南財神范蠡

  第485章東南財神范蠡

  在葉晨的勸說下,中年農民工也答應了,不再纏著范磬書要錢,他願意繼續給范磬書干。但是!得先把農民工的工資給支付了。

  農民工的工資,他已經貸款支付了。現在!他要范磬書把這筆錢給他。以後的工程款,按照合同辦事,到時間就給。

  既然做好人了,就要做到底。

  葉晨也把中年農民工安排進了農益發銀行內部招待所,讓他等范磬書的好消息。

  只要范磬書申請貸款成功,他就可以拿到錢。

  中年農民工見葉晨等人真的是農益發銀行的人,自然是放心了。

  農益發銀行的口碑擱在那裡,農益發人的人品擱在那裡,是不會忽悠人。

  人家答應幫忙,那是絕對幫忙的。

  范磬書進了招待所房間,當即就動手寫產品前景說明書和投資策劃書。

  農益發銀行就認這個,沒有這個就不給你審批貸款。

  安排完范磬書和中年農民工后,葉晨就回到農益發核心區。

  處理完手頭上的事,他就閑下來的。

  手機百度,查看一下范蠡是誰?為什麼會是東南財神,他憑什麼當上財神?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人。字少伯,楚國宛地三戶人。

  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

  不過!范蠡出身貧賤。

  但是!他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

  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

  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后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

  公元前493年,勾踐范蠡君臣入吳國為奴三年。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二十年後「三千鐵甲終吞吳」,范蠡功不可沒。

  勾踐成就霸業之後,范蠡功成身退,隱居山林。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財神。

  楚惠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時年88歲。

  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後,就離開了越國。

  他寫信給好友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意思是說:飛鳥都射殺了,弓箭就會被收藏起來。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與他同享樂。

  文種在收到信后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

  范蠡早就料到這一點,所以他選擇了離開。

  功成身退,明智之舉。

  後代諸多名臣尊崇范蠡,以此為警戒。

  在歷史上,范蠡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有人正面評價他,也有人負面評價他。

  當然!都是一家之言,不能代表歷史。歷史!會給他一個正確地評價。

  正面評價:

  丞相呂不韋主編《呂氏春秋》: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司馬遷: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褚少孫: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文祟。故范蠡之去越,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

  劉向:箕子棄國而徉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過去君,弟而更姓,皆見達識微而仁能去富,勢以避萌生之禍者也。

  蘇軾:春秋以來用舍進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宋黃震:春秋戰國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終者惟范蠡一人。

  高適:天地庄生馬,江湖范蠡舟。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去此從黃綬,歸歟任白頭。風塵與霄漢,瞻望日悠悠。

  羅大經:范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王世貞:五湖淼淼煙波闊,何處黃金鑄范蠡?

  李綱:故夫智謀之士,處困厄之時,能忍辱以伸其志;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誰與歸?

  李昉: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負面評價有這些,摘錄如下:

  韓愈:為人謀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

  蘇軾:以吾相蠡,蠡亦鳥喙也。

  林亦之: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後世君臣猜忌百出,無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

  黃道周:兵者兇器,戰者逆德。勾踐犯之,故遭天責。棲保會稽,已當死厄。厚禮卑辭,蠡之善策。使種請成,初猶不測。既賄貪讒,乃許歸國。嘗膽卧薪,仇填肝膈。二十餘年,報猶不得。至吳北盟,南師方迫。吳使請成,難援前跡。君縱哀憐,臣則赫赫。天與不承,死乃自賊。功成去之,有如行客。三致千金,三散豈嗇。如此高人,千秋生色。

  范蠡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往東北,一個叫崔庄的小村落。

  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記》載,范蠡輔越滅吳后,棄官經商,先到齊國,后定居於陶,自稱陶朱公。

  范蠡祠

  范蠡祠共有四處,浙江諸暨范蠡祠,山東肥城范蠡祠,浙江德清范蠡祠,湖南沅江市赤山島有范蠡祠。

  湖南沅江市赤山島范蠡祠建於光宅元年即684年,祭祀越相范蠡。

  赤山在唐天寶年間曾改名「蠡山」,就是因為傳說范蠡曾在此隱居。島上還有「香爐山」「蠡施村」等地名。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

  范蠡認為家有千金,那是「不祥」。

  何為不祥?

  別人沒有錢你有錢,別人就會找你麻煩,因此不祥。

  所以!他散盡家財,過周圍人一樣地生活。

  范蠡認為:一介布衣沒有後台,做官做到卿相,也是「不祥」的。

  布衣的命在農村,而不是在上層社會中。所以!功成名就后就必須退隱,以免招惹殺身之禍。

  因此!他最終選擇了隱居,隱姓埋名不讓人知道他是誰。

  這就是范蠡!

  世人得到了范蠡的恩惠,因此尊他為東南財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