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茗廬少女
關於李宏洲是真元境六品的消息,第二日便在沐河城各大氏族間傳開了。
與李家同為二流世家的家族,大呼到不公。眼看著就要超越李家,沒想到李家還一直隱藏著一個真元境的高手。
至於一流世家,各家族都趕緊召開緊急會議。
如今李家的實力,與他們有距離,可已經超越了一般的世家。
誰要是能拉攏李家,其實力便能更上一層。
當然,也有人是不信的。
李宏洲這麽多年墮落,而且被家族邊緣化,怎麽可能突然間就成了真元境六品的高手。
而且傳的更神乎其神的,是那個經脈盡廢的李雲井。
居然成了練氣境三品的修士。
可當鄧家長老親自到李家時,這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
鄧家一直是四大世家中實力最差的,跟金家走的很近。
如果他們能得到李家這個助力,鄧家也有與夏家相當的實力。
接下來,城主公孫家也派了人,要與之合作。
如今金家與公孫家明爭暗鬥,又有鄧家相助,公孫家明顯勢弱。若有李家的幫助,公孫家或許有扭轉局勢的可能。
金家自也不落後,不過他們並非是真的在乎李家的實力。
金家也有自己的算盤,他是決不會讓李家與鄧家合作。雖然鄧家一直跟隨自己,可鄧家畢竟是四大世家,金家是不會讓他們做讓大。
而且,金家更不會讓李家跟公孫家合作。
唯一沒有動的便是夏家,夏家一向標榜著不參與任何爭鬥。
更不願與任何家族拉幫結派。
如夏家家主的話來: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麽多年來,李家根本就入不了四大世家的法眼。如今突然得三大世家青睞,足以為傲了。
可李伯川反而甚為惱火。
李家長輩去了好幾次,都被李宏洲拒絕。
如今就算李伯川想示好三個世家,也無可奈何。
更何況,李家這次被關注,完全是因為李宏洲。李伯川打心眼裏不喜歡。
得不到李宏洲的回應,李伯川也不敢應承下來。
他的含糊不定,在三大世家眼裏,反而成了挾洋自重。
自然也引起了三大世家的不滿。
沒想到短暫的風光過去,同時還得罪了三大世家。
其他二流世家無不彈冠相慶,大罵李伯川作死活該。
······
青陽書院往北行三裏,便有一個山。
往山上隻有一條通幽徑,而在徑的盡頭,山的頂峰,是一片茂林修竹。
其中坐臥了一個竹樓。
‘茗廬’
茗廬在沐河城還是很出名的,因為它是宸國名士蘇仲的居所。
蘇仲在修真一途沒有賦,可他潛心修學,終於在而立之年入瀚文學院,又進翰林院成為子門生。
十年前,蘇仲結束了宸國都城的榮光富貴。
回到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
因為名聲在外,受到沐河城各大世家的禮遇。
六年前,蘇仲進入青陽學院,做起先生傳道授業。
而這個茗廬,便是青陽學院單獨修建,作為蘇仲養老之所。
李雲井用過了午飯,便獨自到了這裏。
既然答應了蘇仲,李雲井自不會食言。一般下午都沒有什麽課,因此他才挑了這時候過來。
因為夜裏,他還要修煉。
李雲井推來竹子編製的院門,走了進去。
“老師,學生李雲井見禮了。”
李雲井立在院中,躬身麵向竹樓。
不多時從竹樓內飄身躍下了一個青衣少女。
少女粉麵丹唇,一雙靈動的大眼睛,讓人有一種靈魂的洗禮的感覺。
“李雲井?”
李雲井含笑點零頭。
“上去吧!”少女完,頭發一甩便走向了竹樓的另一側。
“很有個性嘛!”
李雲井咧了咧嘴,於是從樓梯走了上去。
推門而入,裏麵的布局很簡單。
竹椅、竹案牘、竹床竹,一切顯得簡單樸素,又不失精致和大氣。
香爐裏正有嫋嫋青煙,清香淡雅。
“坐吧!”這時蘇仲的聲音從最裏麵傳來。
李雲井急忙走進去:“老師好!”
此刻,蘇仲正端坐在竹塌上,想是剛從入定中醒來。
“我還以為你不會來了。”
蘇仲起身,自己坐到了案牘前,又讓李雲井坐下下首。
“我一早便聽,你已經恢複了經脈,如今已是練氣境三品。以你的資質,若是勤加修煉,一定有很好的成就。”
李雲井這才明白蘇仲那句話的意思。
“老師有意指引學生回歸正途,學生又豈敢辜負了老師的好意。”
這時那青衣少女走了進來,剛好聽到李雲井的話,恨恨道:
“虛偽。”
想來蘇仲也有這一層意思。
李雲井如今經脈恢複,七歲就被稱道的賦,將來修真一途必然能有所作為。
而學問這一途,無論艱辛、機遇都較修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還涉及到到社交、背景等。
而修真呢,隻要你的境界足夠高,便能有非凡的成就。
“老師,在學生看來,所謂的學問,是對曆史、人文、社會、世界等全方麵的感悟罷了。”
李雲井繼續道:“而修真自也屬於學問一類,對境界修為的感悟,是與這些脫離不了關係。我願意跟老師學習,是因為老師一輩子所積累的人生感悟,真能夠幫助我。”
蘇仲聞言,驚疑道:“你竟有這般見識。”
就連一側的青衣少女,也不由得對李雲井側目。
“這是你那個師傅跟你的?”
蘇仲有此一問,是因為李雲井為了事情順理成章,對外杜撰了一個師傅。
李雲井搖頭道:“是這些看書的時候,偶有所得。”
“我看過許多破玄境修士的傳記,發現他們除了賦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不一般,故此,我有了這個想法。”
蘇仲對這個學生愈加的喜歡,這不僅在於他尊師重教。
最重要的,便是李雲井的見識不一般。
他曾在都城待了三十餘年,接觸了太多的才俊秀,也與他們交流過。
而李雲井這番話,是他聽過最多的。
回到沐河城,他也曾將這番道理與學生、世家們聽,卻鮮有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