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

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

  杜威本人的基本哲學觀點與他對近代哲學的批判態度是一致的。其中最突出之點就是他明確肯定了被他當作實踐的人的生活、行動、行為在整個哲學中的決定性意義。杜威哲學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稱號。杜威本人也曾分別稱其理論為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和經驗自然主義(Empirical Natu-ralis.m)。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對人的生活、行動、行為、實踐的強調。


  杜威哲學的這些不同名稱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對近代哲學的超越,特別是對經驗和自然、精神和物質、經驗和理性、思想和行動、認識和實踐、知識和價值等的二元分裂的超越,對獨斷論、懷疑論和思辨形而上學的超越。而所有這些超越都是通過作為有機體的人與其所麵對的環境的交互作用實現的,也就是通過生活、行為、實踐而實現的。如何通過人本身的行為、行動、實踐(即杜威所謂以生活和曆史為雙重內容的經驗)來妥善處理人與其所麵對的現實世界(自然和社會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杜威哲學最為關注的根本問題。


  杜威把人和自然、經驗和理性等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個不斷發生和發展的無盡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正是人的生活和實踐的過程。人們不應為實踐而實踐,實踐的目的是改善經驗、即改善人與其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關係,改善人的生活和生存條件。哲學的對象既不是與人無關的自在的世界,也不是純粹而絕對的觀念世界,而是現實的人的生活、行動、實踐所牽涉的世界。哲學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


  杜威說:如果哲學不弄那些“哲學家的問題”了,如果哲學變成解決“人的問題”的哲學方法了,那時候便是哲學光複的日子到了。


  杜威對實踐的解釋或許有片麵性。例如他沒有看到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在人的實踐中的基礎作用,更沒有科學地說明實踐的社會性。但他明確地把實踐看作是全部哲學研究的核心,認為存在論、認識論、方法.論等問題的研究都不能脫離實踐,都具有實踐的意義,這在現代西方哲學家中是最為突出的。


  杜威超越其他現代西方哲學家之處不僅在於他揭示和強調了實踐在整個哲學中的核心作用,而且將其擴及社會曆史和思想化的各個方麵。這種擴及不隻是將學的一般理論應用於各個具體領域而且是將它們與哲學融合為一個統一整體。哲學不是處於特殊學科、或者說人類活動(經驗)的特殊領域之外的抽象和思辨的形而上學,而是與這些學科結合在一起的關於現實的、及其生活和曆史的學科。反過來說各門特殊學科作為人類活動、行為實踐的某種特殊形態,都是特定的人與特定的環境的相互作用的形態和過程,都具有哲學的意義。


  杜威也特別重視對社會、政治、道德、宗教等方麵的問題的研究並提出了許多著名理論。它們的共同之處也正在通過人與這些方麵相應的特殊環境的相互作用,既不斷促進這些方麵的特殊環境的改善,也不斷促進人在這些方麵的成長和發展。杜威是西方啟蒙運動以來的民主、自由的倡導者。他強調社會應當尊重每一個人的民主自由權利,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也就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但他又認為個人應當善於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私利應當服從公益。個人的全麵發展應當適應和促進社會整體的發展。


  杜威哲學在體現西方哲學的現代轉型上也比其他任何現代西方哲學家都更為突出。這一轉型雖然有各種不同方式和內容,但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程度上,從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絕對化的觀念世界返回到人的現實生活世界,以此擺脫近代哲學因思辨形而上學、絕對理性主義、獨斷論、懷疑論等局限性而陷入的困境,為哲學的進一步發展開辟新的道路;指出返回到人的現實生活世界的根本道路是實踐。


  如果說西方近代哲學是以認識論為中心,那麽西方現代哲學歸根到底是以實踐為中心。從 19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哲學家們的具體的理論觀點雖然形形色色,但大多具有某些肯定、甚至強調實踐的含義。叔本華、尼采、柏格森等人強調的意誌、生命具有反對思辨形而上學和絕對理性主義的意義,而這往往與強調行動、能動性相關,它們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實踐的意義;孔德、密爾以來的實證主義哲學家,對實證經驗的強調與近代經驗主義的區別主要也在於賦予經驗以與實踐相關的意義。


  20 世紀以來的分析哲學運動和現象學運動也都有輕實體、重過程和活動的意義,這同樣在不同程度上通向實踐。總的說來,西方哲學從近代到現代的轉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實踐的轉向。而對這種轉向提出得最明確、論證得最具體的是杜威哲學。杜威哲學可以說是這種轉向的典型。


  杜威在哲學見解上,早期雖然承襲了黑格爾的部分思想,但是由於生物學及生物學上的進化理論,對他早期思想的一番衝擊,在他的《從絕對主義(Absolutis.m)到實驗主義》的論文中,已經剖析地敘述了他思想改變的來龍去脈,說明他何以舍棄了十九世紀德國黑格爾派的絕對主義。在杜威的哲學思想中,他並不讚成觀念完全是一個固定不變的靜態的說法;觀念自身並不是絕對的,杜威把觀念視之為一可易的、動態的、具有工具性的指導效能,而使吾人更能適應外在的環境。


  跟傳統的經驗論相比,杜威對“經驗”一字的涵義之解釋亦有不同,顯見杜威所謂經驗,並不完全像一般經驗主義者所強調的“純粹是指個人的認知”。從杜威的觀點,經驗的內涵,除了認知的意義以外,尚有其它的性質在內,諸如吾人感受到的喜悅、苦痛、作為等。經驗是個表現在環境中,對某一情境的整體反應;故杜威在經驗的解釋上,拋棄了一般哲學家之誤認經驗是認知的形式。就如同我們送一個至親好友離國遠行,我們對此一情境的經驗感受,不僅僅止於認知到好友的遠行,我們的經驗裏,還包括了諸多的感受與情愫,以及送行過程中的種種行為;這些經驗特質,不為一般哲學家注意。杜威的經驗的涵義,因為附上了生物與環境的彩色,故其立論至為顯著而特殊。


  對“經驗”的概念加以辨識,是了解杜威哲學理論的一個必經門路。照杜威的看法,經驗是一個單一、動態、而為完整的有機整體。經驗並不是可以割裂的,經驗是相關的,不僅與產生經驗的情境相關,而且,經驗自身就是一個綿延不絕的發展曆程。經驗在發生的先後順序上是相關的,不僅是相關,而且是繼續不斷地成長。這種經驗的涵義,乃是因為杜威認為個體是存在於環境之中,是對環境加以作為(Doing);而環境對於個體所加之作為,定會有所反應,此一反應,杜威稱之為“施為”(Undergoing)。人類在改造環境,或者主動地適應環境時,如築堤開渠,人類不僅對環境有所作為,同時環境對人類亦提供了可耕之田,或增加了收獲等,這就是環境對吾人的一種施為。此種作為與施為之間的交互活動,就是吾人經驗所由產生的來源。


  經驗不隻是縱橫相關,綿延發展,而且經驗自身是有機性的。經驗是具有擴張性、生長性、相關性與預測性的。吾人對“水”的經驗,是隨著吾人接觸水的各種情境而不同。水的概念,是從與水的各種交互行動中得知,這些交互行動,有的是直接的參與其中,有的是直接的獲得,這說明了經驗的變動性。


  杜威的經驗涵義,不完全是從哲學的觀點來給予界定;他也把生物學的涵義,摻入在經驗裏。從生物與環境的交互行動中,提示吾人:經驗應該是多元性的,即產生經驗的情境、內容、關係,都是來自生活。是個人經驗生活的一個單元。其次,杜威把他工具哲學(Instrumentalis.m)的知識論看法,也帶給經驗一種新的理論,即經驗是工具性的。經驗自身並不就是價值的所在;經驗之可貴,乃在於能夠替吾人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從生活的本質上,來增進人類的生活經驗,提供人類更進一步、更有效的與自然直接交往的憑借。


  “曆程”(Process)也是杜威哲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生物的演變來看,個體是在一個發展的曆程中,自發展本身來看,生物個體之發展就是它自身的目的。曆程是發展的各個階段之延續性的結合。生物自身發展以外,似乎是不應該再給它加上一個外在的目的。因為,由於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的交互活動,經驗與生長的發展,是不可能預立一個固定目的的。


  杜威討論到:傳統上一般人說到一個名辭,往在誤認名辭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從一個變動的曆程上來看,實際上名辭是一種活動的過程。例如:“健康”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固定的名辭,而是具有發展與變動成分的名辭。要健康,就得從事各種的活動:健康檢查,熟讀有關健康的書籍,培養健康有關的各種習慣,實踐各種健康的活動,攝取營養的食物,選購食物等等,這些都是活動,是一個曆程,不隻是一個靜止的、認知的健康名詞而已。它實際上是串連成一個發展的曆程,吾人對健康的認知與理解,實應掌握其動的曆程或各種活動,才更能落實而具體。


  杜威以經驗與曆程作為他哲學思想的兩個基本的概念,他對於知識的看法,自然就落在工具主義的解釋上。他不讚成傳統上對知識的“旁觀論”(The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的說法;也就是說,他不認為吾人之獲取知識在於知識本身完全是客觀性的外界存在物,從而誤認知識可以脫離認知者;知識如果從這種“旁觀論”的觀點而論,就好像是置身於認知者之外,而知識本身是絕對地客觀存在著;這種說法完全忽視了認知者與知識之關係的建立,罔視知識與認知者之間產生的相互作為。


  若以生物的立場來說明知識之所由來,則更能貼切於真正的事實。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衝突、疑慮、不安、不確定的情境。個體設身處地於這樣的一個情境,自然有待於認知來袪除不安、疑慮、衝突,而欲使該一情境趨向於確定與和諧。這就是個體認知的所由來,及探究之所以產生。是故,知識僅是解決這些疑慮問題的一種工具而已。因而知識之發生,必定是個體對某一情境所引起的疑惑所使然,或者從實際的、偶然的作為中產生。若以邏輯過程而獲得的知識來說,杜威以為是有幾個步驟的。


  知識──從邏輯思維過程而來的──是首先來自一個不確定的情境。個體內心能夠感覺出一種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緊張,亟欲知曉實際的情形。從困難情境的感受上,個體亟欲確定出此一困難的情境為何,以便厘清與該一困難問題不相連的各項事務,如此才能確立一個可資解釋的假設來。根據此一假設,再擬訂一個可能的解決途徑,從此一可能的解決途徑,決定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步驟。最後試驗這些方法或步驟之可行性及其預期的結果。


  知識雖然是此一邏輯運思的預期結果,但不是運思探究的終極目的,也並不是說,在獲得知識之後,探究就完全終止了。知識的工具效能,就在於顯露知識是以後再獲取進一步知識的一種工具。是故,知識是不能看作一個預先建立的絕對真理,因為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同的情境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因此,知識僅能作為一種參考,無法完全套在任何一種情境之內。所以,不論是在知識這一範疇之下的觀念、規則、規範等,隻能作為有限的、條件的確定,而不能視作是一成不變解決問題的固定方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