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
蔡元培任職北大校長的最後一個學期,是在極其艱難而困苦的條件下度過的。整個的8月,他與京城的七所國立中學的校長,幾乎什麽都沒幹,就做了一件事:——找政府要錢。
??這個時候的他,如果有人問他,對於一個校長,最需要的是什麽,他會毫不猶疑的回答是錢。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這個時候,常掛在他嘴上的話是,“解決經費困難,實一最大而最重要之事。”
??是呀,開學在即,到處都需要錢,但學校卻“不明一文,教育費積欠在5個月以上”。
??這時候,北京的傀儡總統已經換上了黎元洪,前麵已經說了,他麵臨是怎樣的財政狀況。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黎元洪第二次下台的直接原因就是窮。
??從政府那裏要不來錢,學總是要開的。但老師馬上要開始新學期講課了,印講義的錢都沒有。本來就欠著老師們的工資,總不能讓他們拿自己的錢印講義吧!
??大事辦不了就解決小事吧,能幹點啥就幹點啥,沒有辦法,蔡元培和大家商量後,決定和學生收點講義費,沒想到竟鬧出一場“北大講義費的風波”。
??有文章這樣記載“北大講義費的風波”:
??蔡先生何等溫文爾雅的人物,怎麽會打人?你這不是造謠嗎?
??蔡先生要打人,是有記錄的,並非捏造。
??蔣夢麟先生在《西潮》裏麵寫到:“‘你們這班懦夫!’他(蔡元培)很氣憤地喊道,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兩隻拳頭不斷在空中搖晃。‘有膽的就請站出來與我決鬥。如果你們哪一個敢碰一碰教員,我就揍他!’”
??“要不是蔣先生明確寫了,實不敢相信這是溫文爾雅的蔡先生幹出來的事情。
??看,蔡先生就是蔡先生,要打架都說“請站出來與我決鬥”,多文雅啊。
??這是1922年的事情,蔡元培先生已經五十四歲了,幹嗎要跟學生拚老命呢?竟然是為了收講義費。
??上學收書本費,或者教材費,這天經地義的事情,蔡先生至於如此憤怒嗎?
??把老實人逼到這份兒上,說起來是北大的學生太過分了。
??原來,五四運動之後,挾愛國勝利之餘威,北大的學生組織力量十分強大,學生的許多事情學校不能幹涉。這本來是學生自治的一大成就,使北大思想越發活躍。然而,物極必反,既然無人管束,學生中毛猴子傾向的家夥也逐漸翹起了尾巴。
??於是,人們形容當時的北大:“你愛上課,可以,你不愛上課,也可以,你愛上你愛上的課而不上你不愛上的課,更是天經地義的可以!總之,一切隨意”。
??到了後來,學生們越發放肆起來,宿舍是自行分配,甚至可以住家裏親眷,學校也不能過問。
??這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再後來,學生代替學校決定聘任或者解聘教員。
??如果某位教員主張考試嚴格,學生馬上罷課教訓之。
??這樣的學校恐怕誰都辦不下去了,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講義費風波。
??所謂講義費風波,是指1922年10月北大學生拒絕繳納講義費引發的風波。按說,學校這費用收得毫無問題。印講義的錢不是白來的,收學生的也隻是工本費,而且你有本事可以不要嘛!
??但大多數學生認為,應該是既不交錢,還要給講義。
??要講課不能沒有講義,沒有錢如何能印講義,蔡元培隻能硬著頭皮堅持。
??而學生就此鬧起事來,對代總務長沈士遠進行圍攻。學校裏到處貼滿謾罵沈士遠的條子,更有人高呼:“打倒沈士遠!”
??沈士遠嚇跑了,學生們接著去校長室,蔡元培苦口婆心講了一天,總算讓學生們暫時回去了。
??第二天上班,蔡元培進校長室沒多久,校長室外又圍了好幾百號人,領頭的是山東好漢馮省三。
??隻聽見他不斷地大喊:“我們打進(校長室)去,把他們圍起來,把這事解決了!”
??有人進一步起哄:“到會計科把講義券燒了!”
??群情激奮,喊聲如雷,危機一觸即發。
??北大學生可是能文能武,當年曾建有學生軍。
??孫中山到北京的時候,就是北大學生軍擔任警衛。人稱“戎裝整齊,軍旗招展,帽徽上鑲‘北大’二字,陣營煞是威風”。
??中山先生曾對汪精衛說:“想不到蔡元培人在海外,卻留下了一支威武之師啊!”
??問題是現在學生可不是在打軍閥或者打帝國主義,而是打校長來了啊!這個威力也很可怕。
??蔡校長終於被激怒了——為了從北洋軍閥政府那裏爭取辦學經費,北大的教授們已經奔波得筋疲力盡了。
??於是,蔡先生幹脆走出了校長室,對學生們喊出了“決鬥”。
??學生們對蔡校長還是又敬又怕的,看到他挽起袖子衝出來,不由得大吃一驚,紛紛作鳥獸散。
??蔡元培對這場風潮深感惱火和痛心,他當天就寫下辭呈離開北大。總務長蔣夢麟,代總務長沈士遠,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數學係主任馮祖荀分別刊登啟事,宣布“隨同蔡校長辭職,即日離校”。接下來,北大全體職員也發布《暫時停止職務宣言》,《北京大學日刊》也於當日宣告“自明日起停止出版”。
??大家都與蔡校長共進退,你們能罷課我們就不能罷工嗎?
??最終,通過胡適做工作,學生們認錯了,派了代表去請蔡先生。蔡先生消了氣,終於回校繼續任事。
??隻有馮省三被開除。他想回來當旁聽生,找胡適幫忙,胡適無奈地搖頭,說我勸你好漢做到底……
??學生也沒白鬧事,最後的結果是講義費緩收。總要有人為鬧事付出代價,馮省三終究還是被開除了。
??魯迅對青年學生最是關愛,他與北大的學生馮省三關係很好。
??有一次,馮省三拎著一雙破皮鞋來到魯迅的辦公室,說:“喂,我的鞋壞了,你幫我拿到鞋匠鋪去補一下吧!”
??魯迅真的就拿著這雙鞋去幫他補好了,回來後微笑著將鞋子還給他。馮省三也不客氣,穿上補好的鞋子,大搖大擺地走出門去。
??對,就是這個馮省三。
??據說,馮省三隻是個“替罪羊”,他是風潮發生後臨時參加的。當時正值第一、二時上下課之間,同學們看見校長室門口擁擠了一大堆人,不知何事,都來看熱鬧。馮省三也是在下課時來看熱鬧,從人堆裏不由自主地擠到校長辦公室的門前,這時他才知道是“反對講義收費”的事。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場喊得很凶,其實並非真正的主持者。
??對把馮省三開除之事,魯迅很氣憤。
??1922年11月18日,他曾經為馮省三寫過一篇很短的、隻有幾百字的文章《即小見大》一文。他說,“這事很奇特,一回風潮的起滅,竟隻關於一個人。倘使誠然如此,則一個人的魄力何其太大,而許多人的魄力又何其太無呢……北京大學的反對講義收費風潮,芒硝火焰似的起來,又芒硝火焰似的消滅了,其間就是開除了一個學生馮省三。”
??關於馮省三,有記載的東西不多,應該是山東平原人,家庭比較貧窮。在北京讀書,難免會遇到囊中羞澀的情況。魯迅經常在經濟上幫助馮省三。
??1923年5月10日,被開除的馮省三離開北京,前往廣州到中山大學講授世界語。馮省三缺少路費,還找魯迅借了5元錢。
??借魯迅的錢一般是要還的,這也沒毛病,所謂借債還錢天經地義。
??但這件事魯迅在日記中寫道:“省三將出京,以五元贈行。”
??看樣子,魯迅已經做好了馮省三不會還錢的準備了。
??此馮省三其人,情商肯定不高,換上別人,恐怕不會幹出讓魯迅給修鞋這樣的事。
??如果是換了一個人,魯迅恐怕會將馮省三的鞋子扔得遠遠的,可不知為什麽,魯迅這一次脾氣極好
??後來,魯迅偶爾提及此事,會說:“山東人真是直爽哇。”
??1925年5月18日,魯迅還在寫給許廣平的信件中提到這件事:“提起犧牲,就使我記起前兩三年被北大開除的馮省三。他是鬧講義風潮之一人,後來講義費撤去了,卻沒有一個同學提起他。我那時曾在《晨報副刊》上做過一則雜感,意思是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後,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錢玄同有悼馮省三文,言道:“我昨日早上看《晨報》,忽見周啟明君所登廣告,驚悉馮省三君竟於16日在廣東病故了,同日晚上得到10日省三從廣東寄給我的信。我在一天之中聽到他的死耗又看到他最後的信,很起了悼惜之感……”
??而這是哪一年的事,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社會上對這場講義費風波議論紛紛,而個中情由和苦楚,隻有蔡元培和主事的諸君心理最清楚和無奈。
??在政治、經濟狀況不足以維持公益事業的大環境下,求學難,辦學更難,誰都不容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