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

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

  5月17日夜蔡元培到了上海。18日上午他與來訪的蔣夢麟、黃炎培、沈恩孚等人麵議良久,具體的商談內容沒有直接資料,但此後,蔡元培的態度顯然有所鬆動。


  ??這可由他20日複北洋當局電報為證:“奉大總統指令慰留,不勝愧悚……政府果曲諒學生愛國愚誠,寬其既往”,那麽“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維持,共圖補救”。


  ??電文表明,蔡元培實際上是“有條件的”接受了當局的“慰留”,願意回校“維持、補救”。


  ??數日後黃炎培、蔣夢麟致胡適信亦可作旁證:“回校複職事,孑公已允。此事若不另生枝節,大學可望回複原狀。”


  ??但世事難料,枝節還偏偏就是生出來了。蔡元培於5月21日到達杭州,很快就洞悉北洋當局“留他是假,去他是真”,故他於26日複電當局:“臥病故鄉,未能北上”,這就意味著拒絕了當局的“慰留”。


  ??6月6日,北洋當局也終於失去了耐心,撕下了虛情“留蔡”的麵具,發布大總統令宣布由“胡仁源署北京大學校長”。


  ??此令發出,師生的怒火再次噴發,社會各界的反應也愈加強烈,整個運動呈現出激烈的對抗狀態。與此同時,各界勸蔡“回職”的函電也紛紛發到蔡元培手裏,許多機構和團體先後派代表到杭州麵陳“挽蔡”誠意。


  ??在運動不斷升級、“挽蔡”呼聲不斷高漲的情況下,蔡元培出於激憤於15日撰《不願再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宣言》,向各界宣示拒絕複職的理由:“我絕對不能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長”,因為那是“半官僚的性質”;“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因為“思想自由,是世界各國大學的通例”;“我絕對不能再到北京的學校任校長”,因為“北京是個臭蟲窠”。


  ??內容上看,《宣言》無異於一篇檄文,表明了蔡元培對北洋政府決絕的態度,似乎也表明了他不回北大的決心。


  ??這份宣言由於言辭激烈,被其弟蔡元康壓下未能發表。


  ??蔡元康隨後以自己的名義在《申報》刊出啟事,稱:家兄患病,遵醫囑屏絕外緣,俾得靜養雲雲。


  ??這樣,就為蔡元培爭取到了些許相對寧靜的“世外”生活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蔡元培終於實現了他很長時間以來的宿願,出版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李慈銘(1830年~1894年),初名模,字式侯,後改今名,字愛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晚年自署“越縵老人”。會稽(今浙江紹興)西郭霞川村人。


  ??自幼聰穎,勤思好學,博覽群書,十二三歲即工詩韻,深受漢學大師、學正吳晴舫器重,有“越中俊才”之稱。


  ??一生仕途卻極不得意,十一次參加南北鄉試,無不落第而歸。鹹豐九年(1859)北遊京城,欲捐資為戶部郎中,不料為人欺哄,喪失攜資,落魄京師,其母因此變賣田產以遂其誌,而家道由此中落。


  ??同治九年(1870),41歲終於中舉。光緒六年(1880),51歲始中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禦史。“數上封事,不避權要。日記四十餘年不斷,讀書心得無不收錄。學識淵博,承乾嘉漢學之餘緒,治經學、史學,蔚然可觀。長於駢文,被稱為‘舊文學的殿軍’”。


  ??所著《越縵堂日記》,內容涉及經史、紀事、讀書記、詩文等,字數多達數百萬字,是一部文史、學術寶庫,人評為“可繼亭林《日知錄》之博,”又謂“生不願作執金吾,惟願盡讀李公書。”為“晚清四大日記之冠”(另三部為《緣督廬日記》《翁同龢日記》和《湘綺樓日記》)。


  ??所謂《越縵堂日記》,就是李慈銘一生堅持四十餘年寫下的日記。最為可貴的是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讀書紮記,文史價值極高。


  ??李慈銘病逝後,蔡元培受其家人的委托,對七十多冊李氏日記曾作過初步整理,以備刻印。其後,沈曾植、繆荃孫、劉翰怡等人曾先後籌劃過印行該日記,但終未能實現。


  ??1919年初,蔡元培得知李慈銘的藏書將出售,立即與友人商定,“仿曾湘鄉日記例”,以影印方式刊出此日記。


  ??他約請張弧、傅增湘、王幼山、王式通四人作為發起人,謀求社會的支持,得到李的故友和文化出版界人士的大力讚助。


  ??蔡元培隨後與主持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商定了出版事宜。


  ??此刻,他閑居滬、杭,正好可以專心於日記的編印。期間,李慈銘之侄李璧臣帶來日記64冊(其餘9冊由樊增祥取走),蔡元培翻檢後經與李璧臣商量,決定先印同治癸亥至光緒戊子,即1863年——1888的日記本51冊,取名《越縵堂日記》,,以浙江公會名義付印。此後,從送交書稿、審定書樣到題簽書名,包括議定書價,蔡元培都是親曆親為。至1920年,《越縵堂日記》終於與讀者見麵。


  ??但在此期間,五四運動並沒有停歇,運動在高潮之中,實現了廣大師生和社會各階層、各團體、各派別的大聯合。匯聚成強大的社會力量,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壓力,尤其是津滬工商界的強力介入給北京政.府以“最嚴重的打擊” ,終使北京政.府敗下陣來。


  ??6月10日,北.京.當.局不得不發布命令,宣布“批準”曹、章、陸辭職並改組政.府;6月28日,中國代表奉命拒簽“巴黎和約”。至此,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目的已經達到,在政治上獲得大勝。


  ??但學生的運動並未就此結束,因為運動的另一個目的——“挽蔡”還沒有實現。6月17日教育部曾發布訓令,調胡仁源“到部辦事”,意欲緩解;同日國務院、教育部分別致電蔡元培,曰“學.潮已息,校事亟待主持……務希早日蒞止,以副群望”雲雲,同時派部員前往杭州“麵致忱悃”,表現出迎蔡回校的積極姿態。


  ??蔡元培對此很冷靜,他很清楚,17日訓令雖然“調胡到部辦事”,但並未撤銷6日的“任胡署校”令,故他於20日分別複電院、部,“敢求轉請大總統俯賜解職,別任賢能”,辭意仍堅。


  ??一場“拒蔡”和“迎蔡”的較量隨後又接著展開:一方麵是安福係頻施小動作,煽動少數對北大不滿的師生“迎胡拒蔡”;另一方麵是廣大師生和知識界呼籲“迎蔡拒胡”。


  ??直到7月9日,在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呼聲之中,加之眾多朋友於公於私的勸慰,蔡元培態度終於轉變。


  ??他於9日複電教育總長,說“寧敢固執己見”,並允“謹當暫任維持,共圖補救”。


  ??同時,蔡元培致電全國學生聯合會等有關團體,表示尊重“諸君雅意”和“各方責望”,“不容堅持初誌”,公開宣告了返校複職的決定。


  ??其後,盡管安福係仍負隅頑抗,收買少數師生上演“迎胡拒蔡”鬧劇,並在媒體上對蔡元培和北大造謠誣蔑,但這一切都已經無濟於事了。


  ??1919年7月23日,蔡元培發表了《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聯合會書》,進一步闡述了他學術之上、文化建國的理念。他說:“諸君自五月四日以來,為喚醒全國國民愛國心起見,不惜犧牲神聖之學術,以從事於救國之運動。全國國民,既動於諸君之熱誠,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盡其一分子之責任。即當局也了然於愛國心之可以救國,而容納國民之要求。在諸君喚醒國民之任務,至矣盡矣,無以複加矣……然諸君自身,豈亦願永羈於此等連帶關係之中,而忘其所犧牲之重任乎?”


  ??7月30日,北.京.當.局正式發布大總統令,宣布胡仁源“調部任用,準免署職”。蔡元培回北大複職的最後一個障礙也排除了,至此,對於北大師生而言,五四運動的所有目的全部達到,大獲全勝。


  ??此時,正趕上蔡元培的胃病複發,確實不能馬上北上。他曾電請北大溫宗禹教授繼續代行校長職務,但遭到北大師生的拒絕。這樣一來,正在江蘇教育會任幹事長並主編《新教育》雜誌的蔣夢麟,便以蔡校長私人代表身份進入北大代理校政。


  ??此後,盡管安福係的政客們曾借機嚐試由蔣智由取代蔡元培,但立馬遭致北大師生堅決抵製而未能得逞。


  ??經曆了此番學.潮,學生還能安下心讀書嗎?蔡元培的一些朋友也為他耽著這份心,說學生們此後一定會“遇事生風,不複用功了”。


  ??對此,蔡元培有著同樣的擔心,或許,他比他的朋友們要樂觀一些,但也認為必須要“善加引導”。


  ??他於返京之前與學生代表談話或公開致書全國的學生,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此次運動,學生喚醒國民,作用重大,“然犧牲學業,代價不輕”,青年救國,不可單憑熱情,主要應靠學識才力,學生主要的責任還是“力學報國”。


  ??由此,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口號:“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


  ??他十分讚賞北京學界提出的關於恢複“五四”以前教育現狀的主張,其中顯然含有重建學校秩序,繼續全力進行學術文化建設的用意。


  ??蔡元培在家鄉小休之後,於9月中旬抵京,其時恰逢北大新學年開學。


  ??雖說過了一個暑假,學生的激情差不多可以平靜下來了,但五四運動卻不一樣,對於這樣一場規模宏大、席卷全國的運動,學生是以完勝者的姿態回到校園的,運動的餘熱尚未消退,趾高氣揚的心態也在所難免。如何讓學生收心,把學生的心思收到學問上來,這是蔡元培返校後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在9月20日的開學典禮上,蔡元培高度讚揚學生的“愛國熱誠”,讚揚學生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自治的能力”和“自動的精神”,但他的重點則在強調“大學是研究學理的機關”,並圍繞這個重點大談“研究的興趣”“純碎學理的文理科”“服務社會的習慣”等問題。這番話在平日或許是老生常談,但在斯時斯地,卻有一層特別的含義,有鮮明的針對性。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