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胡同
劉治洲和金永炎到天津後,見到了張紹曾,轉達黎元洪誠懇挽留之意。
張紹曾覺得自己這樣很對不起黎元洪,隻是自己身不由己,抱歉而又無奈地說:“這次政潮,蘊釀很久,其中原因複雜,大家都很明白,我個人能力有限,業難消弭。現在我既已辭職,當然沒有複回之理,總統雖挽留我,我無法克服兩個‘高’字,奈何奈何!”
張紹曾所說的兩個高字,一個是高淩霨,一個就是“總統問題”。旨在提醒黎元洪也要多加小心,他知道接下來黎元洪這個總統的日子也會很難。
張紹曾內閣總辭職的當天,北京軍警代表在旃檀寺陸軍檢閱使署舉行會議;應該是有人策動。
有代表煽風點火:“總統有錢養活議員、政客,而我們拚命、流血、衛國、衛民的軍人反而幾個月不發薪水,害得我們窮得連飯都沒得吃,我們非和他算帳不可。”
一九二三年六月七日,北京駐軍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等師和步軍統領、毅軍、警察廳等單位代表,共五百餘人,身穿製服,腰佩軍刀,到公府要求總統發給欠薪。
黎元洪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在居仁堂接見他們,他對軍人鬧事從來不客氣。
狠狠地掃了大家一眼,厲聲說:“你們見我做什麽?是不是要逼我退位?要我走我就走。”
請願的軍官們回答說:“不敢,隻是因為現在沒有內閣,我們找不到財政總長和國務總理,隻好請求總統作主。”
黎見軍警官佐們態度還算恭順,便答應於十天後(端節前二天)籌發軍餉,軍警官佐們也隨之而退出。
八日,擁曹派雇用流氓,自稱公民團,在前高搭講台。集合數百人,宣稱有一萬人,舉行國民大會。
一個姓葉的上台發表演說:“內閣總辭職,中央陷於無政府狀態,主要原因是由於黎總統而起。黎總統複位,本無法律根據,現在還弄出政潮,破壞法紀,吾人為救國計,不得不請黎氏速行覺悟,即日退位,以讓賢路。我們大家愛國不後人,應請同抒卓見,拯治危亡。”
葉某說完,又有多人登台演講,個個慷慨激昂。
接著葉某就把在天津印好的電報稿宣讀一通,然後草草收場。
這個“國民大會”是津、保派的智囊邊守靖於七日由天津到北京組織起來的。和當年袁世凱、段祺瑞組織“公民團”,偽造民意的再版。
一時間,北京城內外,充滿了一種恐怖氣氛。政學係的李根源攜行李搬到了府學胡同黎寓來,和總統府秘書長饒漢祥一起,誓與黎總統同生共死。
九日上午六時,北京警察宣布罷崗。陸軍檢閱使馮玉祥、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聯名分函國會和外交使團,宣稱他們願盡力保護國會和外國僑民,負責維持京師治安。
這一天,不少便衣警察和保安隊在輪流巡邏市區。
外交使團召集臨時會議,討論應付當前北京緊急局勢。有人主張組織一個國際委員會,協助北京政府“整理”財政,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
最後隻通過了一項決議,就是推派外交團的領袖、葡萄牙駐華公使符禮德到東廠胡同去慰問陷入四麵楚歌的黎元洪。
九日,葡駐華公使符禮德代表北京外交團前往探問黎元洪。一位國元家首,落到如此狼狽的境地,在外國使節麵前,除了說些感謝之話而外,實在沒有別的話可說。
符禮德把馮玉祥、王懷慶的聯名信拿給黎看,其中有句“此係政治作用”的話。符禮德對黎表示,在外國發生了這種情況,通常就叫做政變。外交團願意盡力維護黎總統的安全。
事態越發嚴重,從九日開始,新華門和東廠胡同原來駐守的衛戍部隊撤走。在此情況下,黎元洪也隻好困守東廠胡同,不再去總統府。
中午黎宅對外電話也有好幾處不通,顯然受到監視。前所謂的“國民大會”繼續舉行。
外交團用正式的公函通知北京外交部,對於軍警罷崗表示關切,因此為了外僑安全起見,擬派各國聯軍巡街。這一來才讓擁曹派慌了手腳,當晚七時,警察便自動複崗。
這一天,馮玉祥、王懷慶向黎元洪表示,可以推舉顏惠慶組織內閣,並將政權交與這個內閣。
黎表示組閣人選可以考慮顏惠慶,可政權問題應由國會解決。
王家襄、王正廷勸黎再向國會提出解釋總統任期案,以便體麵下台,饒漢祥拒絕起草這個谘文。
晚間黎宅又有會議,根據馮、王意見請顏組閣,顏也參加了這個會議,表示願意捧場。但是,在散會後找不到高淩霨、吳毓麟,便又出爾反爾打了退堂鼓。
同一天,吳佩孚的代表李倬章來到天津,代表吳表明態度。說吳子玉要他鄭重地聲明,一切活動要在軌道以內行之,不要任性妄為,不要讓“老帥”(指曹錕)落千秋罵名。表示吳本人自己決不參加這次政潮雲雲。
十日午飯後,又有中級軍官三百餘人到東廠胡同黎宅索餉,侍從武官長蔭昌代為接見。
蔭昌說:“總統不是不關心各位的欠餉,現在正忙於組織內閣,在內閣沒有產生前,軍警餉項自然都無從發放。”
軍警代表則堅持以節關日近,非即日發放不可。糾纏到下午三時才散走。
接著“公民團”在前聚集千餘人,還有所謂“市民請願團”、“國民大會”代表等,手持“改造時局”、“府院勾結種種失政”、“財政無辦法”、“市民餓、總統肥”、“總統不管市民”、“總統退位”等紙旗向黎邸進發,沿途散發傳單,均是攻擊黎的詞句。
到了黎宅,請見總統,黎自然不肯接見,請願“市民”便在黎宅門外搖旗呐喊,鼓噪喧嘩。
黎叫人去找步軍統領聶憲藩、京師警察總監薛之珩派軍警來維持秩序,都置之不理。包圍者到了午夜才散去。這晚黎宅電話被軍警派人監視,不許接傳,自來水亦被堵塞。
黎元洪坐困東廠胡同,形同囚禁,“惡民”包圍,軍警索餉,水電斷絕。
黎在極端險惡情勢下,迫不得已,乃急電曹錕、吳佩孚求援,同時並將該電轉致各省。
電雲:“連日留張不獲,請人組閣,皆畏不敢就。罷崗開會,全城鼎沸,謠言紛起,皆謂有政治作用。本日複有軍警中下級官數百人,無故闖入住宅,借名索餉,此豈元首責任所在?又有公民請願團、國民大會,約近千人,續來圍宅。元洪依法而來,今日可依法即去,六十老人,生死不計,尚何留戀!軍警等如此行為,是否必陷元洪於違法之地?兩公畿輔長官,當難坐視,盼即明示!”
十一日,黎元洪在私邸召集留在北京的名流舉行會議。
出席的有顏惠慶、顧維鈞、孫寶琦、王正廷、吳景濂、王家襄、湯漪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空氣也很窒息。
黎在會議上表示,不能再蹈民國六年的覆轍,一走了事。自己下台沒有問題,可是決不做徐世昌第二。
他說:“我是依法而來,今天要走也要依法而去,不能糊裏糊塗的被人趕走。”
北京的空氣更加緊張,六月十日十一日兩天裏,滿城風雨,草木皆兵,達官貴人紛紛搬到天津,好像北京又有大難要臨頭。
十二日又有軍警代表、“公民團”代表更番到黎宅示威。
黎的親信、總統府秘書長饒漢祥也認為非走不可了,隻是政學係的兩位閣員還主張戰鬥到底。
中午王懷慶和馮玉祥送來聯名辭呈。黎還是下令加以慰留,並派張懷芝退還呈文,他們都拒而不受。
接著第十一、十二兩師中下級軍官宣布全體辭職。
黎元洪困處東廠胡同,他求援無路,於是再發一通電報給曹錕和吳佩孚。
電雲:“疊電計達,本日又有軍警官佐多人麇集門外,複雇流氓走卒數百人,手執驅黎退位等紙旗,圍守住宅,王、馮兩使聯名辭職,慰留不獲,元洪何難一去以謝國人,第念職權為法律所容,不容輕棄,兩公畿輔長官,保定尤近在咫尺,坐視不語,恐百啄無以自解,應如何處置,仍盼示。”
十二日下午三時,黎宅舉行最後一次高階層會議,決定在大勢無可挽救的情勢下,發表七道命令:
(一)準許張紹曾辭職;
(二)派李根源兼署國務總理;
(三)除李根源外,全體閣員準其辭職;
(四)任命金永炎為陸軍總長;
(五)裁撤全國巡閱使、巡閱副使、督軍、督理。全隊均交陸軍部直接管轄;
(六)聲討製造政變者;
(七)宣布自民國十四年元旦起,裁撤全國厘金。
從這幾道命令看,黎元洪是在做最後一搏,把一直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差不多都做了
對黎元洪來說,政學係的李根源在這次患難局勢中,始終追隨,情誼甚篤。
李根源差不多是個職業革命家,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也是個忠於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人。
共和國的朱老總的女兒朱敏,在紀念李根源的文章中寫道:“先父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得到李根源先生的大力幫助。李根源先生籌辦的雲南陸軍講武堂是先父踏上拯救祖國道路的起點……先父與李根源先生的交往長達半個多世紀,他們是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同誌關係,結下的終生情誼,難能可貴,令後人敬仰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