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
直奉之戰還沒結束,河南又燃起了戰火。
河南是吳佩孚的根據地,他和河南督軍趙倜之間早就麵和心不和。
趙倜(1871年—1933年)字周人,河南汝南人(現河南平輿) 。
北洋武備學堂畢業,遜清時官至薑桂題的武衛左軍總兵。
民國成立,依附袁世凱,署河北鎮總兵。癸醜之役,趙倜率所部毅軍進入河南。白狼軍起義後,趙倜率部大力追剿,因功授河南護軍使,第二年授將軍府將軍,督理河南軍務。
曾積極支持袁世凱複辟帝製。袁死後,長期任河南督軍兼省長。曾加入督軍團大力支持段祺瑞反對黎元洪和解散國會,後與皖係將領一道支持段祺瑞武力統一南方和對日戰爭借款,與馮國璋為首的直係相抗衡。
對日戰爭借款成立後,段祺瑞在洛陽編練參戰軍,與趙倜矛盾逐漸加深。
直皖戰爭爆發前,段祺瑞為阻止吳佩孚從湖南撤回直隸,圖謀驅趕趙倜出河南,趙遂站在直奉一方反對皖係。
直皖戰後,吳佩孚任直魯豫巡閱副使,以洛陽為大本營訓練軍隊,威脅了趙在河南的地位,遭到趙的怨恨。
趙倜的兄弟趙傑綽號趙三麻子,無惡不作,趙倜派他當宏威軍司令。吳佩孚曾調宏威軍打湖南,趙傑在前線並未立功,可是竟升任了河南暫編第一師師長。於是他在河南各地招兵買馬,招來的兵士都是些橫行霸道、強賒白吃的吸鴉片無賴。
他的手下有一支部隊駐紮臨汝,白天是官軍,晚上是土匪。老百姓受不了,紛紛跑到洛陽去告狀。吳佩孚勸趙倜兄弟解散這支部隊,趙傑置之不理,陽奉陰違。
吳佩孚大為不滿,曾憤慨地說:“趙倜有個寶貝兄弟趙傑,和張敬堯之有張敬湯一樣,真是先後輝映。”
吳佩孚聲討梁內閣時,四麵八方邀請各省軍閥予以響應。趙表麵上和吳亦步亦趨,可是又怕得罪張作霖,便對吳打太極拳,不肯發電表明立場。
吳嚴詞督促他,他才勉強地發出了一個不痛不癢的電報,同時卻暗中打一個密電給張作霖,向奉張解釋自己的不得已和被脅迫情況。
張作霖接到趙倜這通電報,立即轉給曹錕,並且附以按語說:“你的部下強迫別人打電報反對我,你如果不能製止,我就代替你來製止了。”
曹錕接到奉張的質問電,轉發給吳佩孚,叫他不要惹是生非。吳佩孚看到趙給張的電報,才知道趙倜暗通奉係,是個口是心非的騎牆派,便派人帶口信給趙。
言道:“我打電報征求你的同意,請你聯署或者響應,你願不願意隨你自便,怎麽能夠算是強迫你?”
趙倜這一來弄得非常丟臉,隻好向吳所派的人說:“我是上了別人的當了,我早就要辭職,隻是承老弟厚愛,要挽留我,今後我在職一天,一定唯子玉老弟之命是從!”
直奉戰爭發動後,奉軍一開始在東線和京漢路東側都占了上風。吳佩孚為了應付戰場的情勢,不顧一切地調動後方軍隊支援前線。第十一師二十一旅(旅長李鳴鍾)和二十二旅(旅長張之江)的一團都被調走。除陝軍第一師留在洛陽未動而外,在鄭州隻有第二十四師王為蔚一旅,第十一師張之江的一團,第八混成旅靳雲鶚的一團(勒的另一團在信陽)。
這個時候,張作霖的告捷電報到處亂飛,皖督張文生的老上司張勳一再催促安徽發動響應奉軍,張文生又暗約趙倜同時動手進攻鄭州。
五月四日張作霖又打來大獲全勝的電報,更妙的是趙倜派在北京的軍事密探,打給趙一個密電說:“吳佩孚業已陣亡。”
於是趙倜便以為直軍確已戰敗,當天便授意河南省議會和各團體,聯名通電痛斥吳佩孚盤據洛陽,幹涉用人行政,勒派地方稅捐,此次對奉用兵,又強迫河南出兵出餉。還有馮玉祥以前在信陽截留軍餉,劫奪軍械,現在又無端出兵侵入河南。
接著又於同日宣布“武裝中立”,凡有加入戰鬥的客軍,不論通過河南或是留駐河南,均須解除武裝,否則視為破壞中立,即以武力對待。
五月六日,歸德鎮守使兼暫編第二師長寶德全、暫編第一師師長趙傑、豫皖毅軍總司令常德盛、豫西鎮守使丁香玲、南陽鎮守使李治雲、豫北鎮守使馬誌敏等聯合發表通電,痛斥吳佩孚和馮玉祥。
電雲:“吳佩孚盤據洛陽,分兵許鄭,劫餉奪械,侵權幹政,勒捐商款,剝削民膏。一麵指派我軍為調虎離山之詭計,一麵嗾令陝督為假途滅虢之陰謀。以為鄂王可取而代之,豫趙何妨逐而走之。馮玉祥前在信陽劫餉奪械,侵權幹政,一如吳佩孚之在洛陽。此次不知奉何人命令,無故出關,破壞中立。……”
趙倜等實在消息欠靈通,因為當他進兵鄭州,正是吳佩孚大舉破奉軍於長辛店之時。
五月五日,趙傑率軍二十營,寶德全率軍十營先將京漢路豐樂鎮的橋梁炸毀,並拆毀彰德的一段鐵路以阻北來之師,即向鄭州偷襲。敵對兩軍在鄭州站五裏外的古城開火,直軍因寡不敵眾而敗北。
鄭州守軍公推靳雲鶚為守城司令,飛調信陽靳雲鶚所部來援,可來援的靳軍又在駐馬店附近和尚橋被豫軍擊敗,放棄信陽退入武勝關內。豫軍又拆斷李家寨、柳林的鐵路以阻南來的鄂軍。
六日鄭州形勢更為危殆,寶德全部繞道黃河南岸發動攻勢,幸虧胡景翼率領陝軍第一師第二旅嶽維峻部由洛陽趕來,匆匆下車抵禦,才將豫軍擊退。
七日,馮玉祥自己統率第三師第五旅、鎮嵩軍第三路、第十師之一部及第一、第二、第四混成旅來援,鄭州之圍才告解除。這天吳佩孚發出急電,認為進攻鄭州是趙傑幹的,與趙倜無關,應當解除趙傑的武裝,不必多所牽連。
同日田中玉、陳光遠、張文生、齊燮元聯名通電調停河南之戰,原來張文生在豫軍發動時已下戒嚴令,準備履行攻守同盟的任務,但得到奉軍戰敗的消息,遂臨時中止。田中玉、齊燮元都是張文生的盟友,他們並邀陳光遠參加調停,目的在挽救趙倜的督軍地位。吳佩孚這時不願擴大河南紛爭,也答應暫維豫局。
八日趙倜下了停戰令,並在開封找出吳佩孚的老上司裴其勳,聯合中外人士組織調人團,於十日在鄭州舉行調停會議。
九日,徐世昌以大總統名義下令。
令雲:“據直魯、豫巡閱使曹錕電呈:據駐鄭旅長靳雲鶚、王為蔚等報稱:河南第一師師長趙傑率領所部襲攻鄭州,職旅迫不得已,竭力抵禦。等情。查鄭防向由該兩旅駐守,趙傑竟敢聲言驅逐,逕行襲擊,已電飭該旅長等固守原防勿得輕進,請即將趙傑奪官勳,並免去本兼各職,交河南督軍依法訊辦等語。豫省地方緊要,該師長趙傑身為將領,豈容任意稱兵,擾亂防境,著即褫奪官職,並勳位勳章,交河南督軍趙倜,依法訊辦,以肅軍紀。此令。”
這個處置辦法吳佩孚是同意的,可馮玉祥在率軍離陝時,曾聲明決不回任,如今他替吳佩孚立了大功,吳不能不給他報酬。
他不理停戰命令,十日馮軍仍向中牟進攻,豫軍退向開封。此時退守開封的歸德鎮守使兼暫編第二師長寶德全已投靠吳佩孚,吳令寶德全解散趙傑的第一師,並保舉他為河南軍務幫辦。趙傑已聞風先逃。寶德全於十一日關閉開封城門,不許第一師敗兵入城。
十一日,北京政.府調馮玉祥為河南督軍,趙倜撤職查辦,並令劉鎮華暫兼陝西督軍。
奉係戰敗後,吳景濂去遊說吳佩孚的大將王承斌,吳、王兩人都是奉天省興城縣人,又是表兄弟。吳請王向吳佩孚進言,恢複舊國會。同時在天津的黎元洪策士與舊國會參議院議長王家襄、研究係分子梁啟超、熊希齡等通過張紹曾的關係,慫恿吳佩孚也用“恢複法統”的方法來“統一全國”。
吳當時對“統一全國”四個字最聽得進,同時他看出“恢複法統”對直係最有利。因為南方的借口就是護法,反對北方的新法,所以才成立護法政.府。如果北京政.府恢複了法統,南方政.府就失去了借口,也失去了根據,這一來,在政治上已經使南方政.府無所憑借了,豈不是不戰而勝。
同時如果迎接黎元洪複職,補足了他未任滿的總統任期,國會和總統都將成為直係的傀儡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何樂而不為。
一九二二年五月十日,吳佩孚從天津到了保定,立即召開會議討論未來政局的趨向。舊國會議長吳景濂、王家襄都參加了這個會議。
吳佩孚雖然有他的打算,可是曹錕左右的人卻是另外一種想法。他們認為現在直係已經基礎鞏固了。解決政局的辦法就是替曹錕“紅袍加身”,立即發動政變,逐走徐世昌,讓曹錕做總統。何必費力氣做文章,把到手的天下送給已被趕走了的那位不中用的黎元洪。
然而吳佩孚當時的影響力最大,他不讚成如此做,大家便不敢太猖狂。保定會議因此決定先“恢複法統”,統一全國,然後利用國會選舉曹錕為名正言順的大總統,如此才是正途。
五月十四日吳佩孚密電征求北方軍人的意見,當天就得到江蘇、山東、湖北三省的同意。
五月十五日孫傳芳發出通電,讚成恢複舊法統,迎黎元洪複職。
電雲:“鞏固民國,宜先統一,南北統一之破裂,既以法律問題為厲階,統一之歸來,即當以恢複法統為捷徑。應請黎黃陂複位,召集六年舊國會,速製憲典,共選副座。法統既複,異幟可消,倘有擾亂之徒,應在共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