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
段祺瑞認為這些肯定都是馮國璋搞出來,其目的是想拖延總統的選舉。在他看來,像吳佩孚這樣的一個小師長懂什麽,哪來這麽大的膽子?
他決定予以迎頭痛擊,隨即指使張作霖。倪嗣衝等發通電,堅決主張繼續對南用兵。他自己也有電斥吳“師長職卑對大局無發言之權”。
段祺瑞說吳佩孚職卑位低是不錯的,他不過是個師長。但是,段在很大程度上,栽跟頭恰恰就栽在這個他沒看上眼的小師長身上。
這可不是個一般的師長。帶的隊伍能征善戰,駐防最前線,軍紀又好。最重要的是極善審時度勢,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自此開始,中外開始對這位師長刮目相看了。
吳佩孚(年月日—年月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
光緒五年(年)入私塾讀書,置身喧鬧中仍靜心背誦功課,格外受先生器重。
光緒二十二年(年),吳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他因此而常被稱為吳秀才,蓬萊秀才,
光緒二十三年(年)春,吳佩孚得堂兄吳亮孚資助,投天津武衛左軍聶士誠部。
光緒二十七年(年)二月,吳佩孚考入開平武備學堂步兵班。九月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將開平武備學堂遷到保定,成立“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吳佩孚放棄進學堂繼續學習的機會,投天津陸軍警察隊任正目、額外初等官。
光緒三十年(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使館副武官青木宣純(曾任北洋軍教官)與袁世凱麵商日中聯合組織情報機構和招募東北“馬賊”等事宜,袁從北洋軍中挑選數十名精幹士官,與其組成了聯合偵探隊。這些北洋軍官大多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測繪科,故工作頗有成效,其中就有吳佩孚。
吳佩孚原是北洋督練公所參謀處軍官,參加日軍的諜報活動後,幾次進出東北。其間曾被俄軍俘獲,但拒不招供,被判死刑後跳車逃生。戰後晉升上尉軍銜,日軍授勳以資表彰。
光緒三十二年(年)投奔清軍第三鎮統製曹錕,以其才智和靈活,逐漸得到曹錕的賞識和重用,於是,便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發生在吳佩孚身上的奇聞軼事很多。
他如何由秀才投軍的呢?據說當了秀才的吳佩孚在登州染上了鴉片煙癮,常到煙館中抽上了兩口。當時登州有一個大土豪名叫翁欽生,這一天翁正獨個兒在煙館“雅座”中抽煙打磕銃。
吳秀才也來上煙館,趕上普通坐上客滿,無法插足,可是煙癮大發,乃悄悄跨入“雅座”。正遇翁欽生在閉目養神,驚擾了翁的好夢。
翁用鄙夷的眼光呸了一聲,伸起了腿對吳就是一腳,大叫說“滾!”
吳一言不發,紅著臉退了出來,心裏越想越氣,把這遭遇偷偷告訴了登州的幾個流氓。大家同意要找翁的麻煩,在翁老太太做壽的一天,流氓們假拜壽為名,大鬧壽堂,把翁家搞得天翻地覆。
事後翁告到州府去,吳佩孚便和流氓們逃出了登州。
吳轉輾逃到了北京,在崇文門外巾帽胡同隆慶棧投宿。這家隆慶棧是山東蓬萊人開的,店主姓孫,看見這個窮秀才甚是可憐,但念在老鄉份上,讓他住下。
想幫吳找點事幹,問他會做些什麽?
吳說“我什麽也不會,隻會寫春聯。”
孫老板說“寫春聯沒有用,一年到頭能寫幾多,還是算命的好。”
於是吳秀才便在崇文門外搭起課棚來,以六爻卦糊口,過起了朝不保夕,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有一天,來了一位操蓬萊口音的人來問卜,吳佩孚拱手說“老鄉,你問的啥事?”
來人笑著說“老弟啊,怎麽你連你堂哥哥都不認識了?”
吳仔細一看,竟然是多年不見的堂兄吳亮孚,兩個人在家時關係本就很好,他鄉遇親人,吳不由自主地流下了辛酸淚。
吳亮孚說“我昨天打這裏路過,見你端坐課棚,真沒想到你中了秀才卻落到這等模樣,好吧,咱們喝兩杯去吧。”
於是吳收起了課棚,隨著堂兄到一家杏花村小館子,兩兄弟一邊喝酒,一邊細訴衷腸。
吳亮孚說“兄弟,你怎麽落到這般模樣?”
吳佩孚便把自己在登州的事,以及到北京後人地生疏,謀生困難,不得已才擺攤課命種種,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堂兄。
吳亮孚一邊勸酒,一邊歎息,最後用十分誠摯的語氣說“兄弟,算命既不能糊口,更沒有前途,聽我說,人要往高處爬。你念過書,中過秀才,可是做官大概沒有你的命。依我看不如去投軍,你如果投筆從戎,不是我當麵奉承你,八年十載你不出人頭地才怪呢!我們吳家像你這樣人還沒有第二個,趕快收拾起課棚,要零錢花用從我這兒拿。”
說著便從身上掏出幾錠銀子拿給吳佩孚,吳接了銀子感動得哭了起來。
就這樣,蓬萊秀才投筆從戎,燒了課棚去參軍了。
很多年後的一天,吳佩孚赴北京領餉折回長春。剛下火車,迎麵來了一個熟人。真是冤家路窄,來的不是別人而是曾經欺負過他的翁欽生。
翁在長春開了一家旅店,前來料理店務完畢,準備南歸。
吳一手把翁拉住,翁頗覺驚訝,不知這位軍官是誰,定睛一看,嚇了一跳。眼前這位軍官竟是多年前被自己趕出登州的吳秀才,他舌頭和嘴唇都大了起來,話也說不出口。
囁嚅地說“吳秀才,你?……”
吳哈哈大笑,一邊抓住翁不放,一邊說“真巧,他鄉遇故知,住幾天再走。”
翁聽了更害怕了,趕快說“有事要上大連非走不可,下次來長春再來拜望。”
怎知吳執意不放,揚頭叫了一聲衛兵來,把翁老板行李送到營盤,然後便不由分說地拉了翁就走走。
翁麵色蒼白,拖著千斤重的腳步跟了吳管帶走出火車站,一邊走一邊想“當年一頁舊怨,今天冤家路窄,吳秀才變了吳管帶,不挨揍五十大板才怪呢!”
吳拉著翁走時,也正想著心事。他的想法正和翁相反,想的是如果不是眼前這個人逼自己離開山東家鄉,至今最多不過還是個窮秀才,與春花同落,與秋草同腐。幸而被他一迫,自己才投軍,方得有今天,應該好好招待他。
於是,他把翁拉到營盤殷勤話舊,盛筵招待,並且請他帶信回家。
吳自離別山東,家鄉還是第一次知道了他的消息,帶消息的竟是他的仇人。
翁欽生回家後逢人便宣揚“吳秀才做了管帶了,在長春,還請我吃飯,他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足見這蓬萊秀才還是很有胸襟的。
吳佩孚駐軍嶽州時期,頗能謙和容士,常和湖南士紳過從。
他是秀才出身,能文能詩,治軍又嚴,部下軍風紀甚好,這許多條件使他受到地方人士的愛戴。
有一位飽學鄉紳王某對他尤好,有一天王某曾向他進言說“外人常說湘人排外,其實這是不知湘人的皮毛之見,湘人重氣節而輕死生,北軍如果以征服者姿態高壓湘人,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倘以合作手段厚結三湘豪傑,約束士兵不許妄取民間一草一木,則湘人必翕然心服。”
吳佩孚聽了頗為動容,日後他在湖南便以此為政治信條。可見,他是很能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不是個固步自封之人。
吳佩孚何以從一個征南急先鋒變成了主和的中流砥柱。
除了前邊提到的因素外,對他觸動最大的是這一次國會選舉。
如他在給李純的電報中所說“此次國會新選舉,政府以金錢大施運動,排除異己,援引同類,被選議員半皆惡劣,此等國會不但難望良好結果,且必以司法機關受行政指揮而等贅疣,極其流弊,卒以政府不受法律約束,偽造民意,實等,釀成全國叛亂,若再以武力平內亂,是惟恐亡之不速也。”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天作孽有可為,人作孽不可留。
在有些人看來,隻要自己大權在握就可以胡作非為,殊不知民意不可欺。吳秀才的仗義發聲,應該是對安福國會胡作非為的懲處。
封建等級製度雖然被推翻了,但人們的等級觀念還根深蒂固。吳佩孚以一個師長,竟敢於如此評說國事,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
於是,他的發聲被當時的人們譽為“獅子吼”。
吳佩孚的“獅子吼”,使北方政局大為震動,也使馮國璋和他的老長官曹錕都為之不安。
曹錕有電和言悅色地斥吳“吳師長通電,殊屬不明事理。”
後來曹聽說段為此很生氣,於是再有電訓吳“勿得輕信謠言,並飭遵照中央計劃一致進行。本人定於二十四日由天津赴保定,即日南行。”
曹錕有他苦衷,他人在天津,這時天津已經成為奉軍的地盤,而徐樹錚是個翻臉不認人的狠角色,什麽事都幹得出來。他知道,吳佩孚的帳一定都記在他身上。
於是,他一麵通電斥吳,一麵趕緊南行,離開虎口天津回大本營保定。
馮國璋也有電“吳師長激於意氣,……宜先互商妥洽,不可即行入名。”
可是吳佩孚依然繼續通電主和,還把前致馮國璋的電文全文送交全國各報刊登。
吳的通電立刻得到西南將領的響應。
譚浩明、譚延闓二十三日致電吳“奉讀馬電,大義凜然,同深讚服,已轉達武鳴(陸榮廷),西林(岑春煊)一致主張,並通電西南各省,以為洛鍾之應。”
陳炳焜(新任廣西省長)、莫榮新、湘西將領田應詒、劉顯世、唐繼堯等也先後通電響應。
段祺瑞大動肝火,發電痛責吳“受人煽惑,不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
言道“該師長軍人也,當恪軍人應盡服從之天職,不然,爾將何以馭下?責任內閣關係鞏固國家之中樞,政令所由出,圖私利者不能反對,不敢反對,陰使人反對之,是破壞國家,使人幹犯綱紀,計非不巧,然而端人絕不為之。況春秋誅心,豈能逃千秋斧鉞?爾何受其欺。爾從予多年,教育或有未周,予當自責,嗣後勿再妄談政治也。”
此時,張作霖、倪嗣衝也有電對吳進行指責,同時也對曹錕表示不滿。
將在外,曹錕身在北方,也很為難。
於是便在保定發電,通報北方各省說“接吳師長馬電,不勝氣忿,當即發電申斥,文曰馬電悉,誤會元首文電,居然通電主和,一意逕行,將軍人天職全行忘卻。……該師長等屢次堅持己見,竟以陸榮廷、趙恒惕之言為可信,牽動大局,此固國家之不幸,實亦鄙人德薄能鮮有以致之。鄙人一息尚存,決不忍坐視該師長等受人愚哄,陷國家於危亡。務宜速自醒悟,屏除浮言等語。錕賦性愚拙,惟知擁護中央,服務命令。今該師長等有此舉動,諒係奸人挑撥,欲破壞我北洋團體,錕現在保定,即日南行,策劃進行。”
皖係和主戰派都破口大罵曹錕是北洋團體的內奸,是口是心非的小人。曹錕這時的處境,就和不久前李純的處境一樣,天天要忙於答複各方麵的責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