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尋求改變
黎元洪的這位遠方姑姑家日子要好一些,黎元洪主要任務是給這家人放牛,不掙工錢,不白吃飯就行了。
放牛是最為簡單的勞作,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曆。一幫年齡差不多孩子,在草地上跑,在山坡上叫。
一回到黃陂老家,黎元洪活波機智的天性似乎被激活。一改討飯是的呆板和和傻氣。不久,他就成了這群放牛娃的領袖,被大家奉為“人物頭”。
人改變環境,人也是環境的產物。
黎元洪從他父親那裏聽過很多故事,他記憶力極好,聽過一遍,就差不多能複述下來。他也是個編故事的天才,有時候講著講著,想不起了,他自己會接著編,把故事圓全完。聽黎元洪講故事,是一起放牛的孩子們每天最盼望的事。
這一天,大家又圍著黎元洪,請求他講故事。一個人故事再多,總有講完的時候。黎元洪想了一下,實在想不起新故事了,就想講個講過了的,敷衍過去。
沒想到這些孩子,每次聽黎元洪將故事都聽得特別用心,故事主要情節大體也都記得。黎元洪剛講了開頭,馬上有人提出抗議,這故事講過了,怕大家不信,還說一下故事的梗概。
一連換了幾個,都有人檢舉揭發。萬般無奈,黎元洪想起了自己討飯時,那次到別人家地裏偷蘿卜,不但沒受到指責和處罰,還得到了幫助。
於是,他便講起來了。隻是,故事裏的人物,不是他和姐姐了,而是變成另外的人,變成了更不幸,更值得同情的姐弟。那個可敬的莊稼人,也變得更加高大、生動。
故事的情節,他一邊講一邊做著渲染和加工。因為是自己親身經曆的,講起來就更加生動,更加引人入勝。孩子們聽完後,無不為故事中的兩個孩子的不幸和好心的農人所感動。
很多年後,黎元洪曾經給他自己的孩子講過這個故事,隻是,故事裏的人物又變回了自己和姐姐。可見,黎元洪是個極重感情又知恩圖報之人,受滴水之恩,他都會念念不忘。
黎元洪好像天生不是個放牛的料,他有時把牛栓在樹上,自己跑到一邊去玩,牛根本吃不好。有時又把牛撒開了不管,有好幾次牛自己跑遠了,費了好大的勁,才把牛找到。由於黎元洪在放牛上的表現,實在是差勁,沒到這一年的年底,他就被姑父送回了家。
據記載,後來的一九三三年,國民政.府在這裏建立禮山縣時,當時湖北的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程汝懷,曾建議把縣城設在緊靠田家河的新城,因為“故總統黎宋卿先生微時曾放牧於此。”
一八七七年,十四歲的黎元洪又得上了重病。在天津北塘練兵的父親聞迅後,連忙趕回來探望。黎朝陽這時已經升為了“把總”,俸銀也有所增加。
漢陽距北塘千裏之遙,分居兩地實在是不便,兒子的病稍有好轉後,黎朝陽決定舉家北遷。
動身前,黎朝陽給黎元洪訂了門親事。女方也是當地人,名叫吳敬君,剛滿八歲。家境貧寒,和黎元洪家也算是門當戶對。
黎朝陽覺得兩地離得這樣遠,很難相見,找女方家長商量,希望此次能把吳敬君一起帶走。得到對方雙親同意後,於是吳敬君加入了北遷的隊伍,成了黎元洪家庭的一員。
從漢陽到北塘的這一次長途拔涉,是黎元洪第一次出這樣遠的門,他在以後的日子裏,把這次出行稱為改變命運之旅。
農耕經濟,人們講求守家待地,除了遇到大災荒,家鄉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外出逃荒外,大家總是故土難離的。
農曆大年初七,被視為人日子。每到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都給孩子吃麵條,講求的是把孩子的腿捆上,圖個免於背井離鄉的吉利。人們這樣的思想情懷,反應了農耕社會,把人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的內在要求。於是,山總是那座山,水也總是那個水,麵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又一年,人們在一個很有限的範圍內,日出而做,日落而歸,什麽都沒改變,這便成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
但是,也有少數的人,或者是因為生活所迫,或者主動去尋找機會,他們不甘心,不安於現狀,而是尋求改變;黎元洪的父親黎朝陽就是這樣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想改變就能改變,確切的說,多數的尋求改變之人的最後的結果,恐怕是到處碰壁並被撞得頭破血流。
黎元洪的父親應該是這些人中的幸運兒,無論如何,他改變了他和家人的生活。更幸運的是黎元洪,比起那些在一起長大的玩伴們,他因為有黎朝陽這樣的父親,於是有了他自己的不同人生,全新的人生。
是的,並不是所有想尋求改變的人,就一定能改變,但是,如果不去尋求,是肯定不會改變的。
黎元洪能有後來的精彩人生,他首先應當幸運自己有一個不安分的父親。
從湖北到天津,路途遙遙,那個時候還沒有鐵路,也沒有別的交通工具。除了過河坐船外,有錢的人是靠畜力,沒錢的人隻能是靠自己的一雙腿。黎元洪這樣的人家,當然是靠開步走了。
這一路至少要走四十多天。每天天一放亮就出發,晚上天黑才能停下。一般就是在沿途的小店過夜,旅途是很辛苦的,很遭罪的。
但是,每天都能見到一個新地方,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口音。一路上,有高山,小丘、樹林、溪水、田地相伴,有時還能看到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這對於黎元洪也是很美好的。是一次曆練,一次洗禮,一直留在了他的記憶深處。
他後來常和他的孩子們,講這一路上的見聞,講他在這一路上自己的經曆,從來都做為很自豪的事。
北塘是中國現代練兵的始祖,奕?一八六六年開始,在這裏請外國教練,使用洋槍洋炮練兵,比袁世凱小站練兵要早整整三十一年。
北塘自明朝初年隨成祖朱棣移民形成村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曆史。北塘依河臨海,自古兼得魚鹽漕運之利,富庶一方。
北塘也是明清海防重鎮,皇都衛城,見證了明清兩朝的帝國興衰。明嘉靖在北塘修築東西兩座炮台,史稱“北塘雙壘”。和平時期,北塘炮台便成為登臨攬勝、憑壘觀潮的好去處。
一九零零年六月八國聯軍攻陷大沽炮台,而距大沽炮台三十裏的北塘炮台也已經被列強包圍,北塘軍民最終堅持奮戰三個月,是八國聯軍攻陷的最後一個軍事設施。一九零零年後,北塘炮台被徹底拆除。但北塘愛國軍民反抗侵略的英勇表現可謂氣壯山河,青史留名。北塘被史學家評價“一個北塘鎮,半部晚清史”。
北塘自古人傑地靈,著名的宗教名人倓虛法師,清禦史陳鴻翊,帝師高賡恩等均出自北塘。當然,自從黎元洪當了大總統後,北塘的名片又加了一張,——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從這裏走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北塘的秋色宛如畫卷,登上重修後的雙壘炮台,體會“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淋漓,秋風的感覺,每一縷都是那麽不同 。河水滿溢著秋潮,漲落間淘盡了多少英雄豪傑。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夜幕下的北塘,悠遠而靜謐。皓月當空,群星璀璨,美不勝收的天海更讓人流連忘返。
在闌珊的夜晚,古鎮中小橋流水潺潺,斑駁的古炮台在朦朧的月光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伴著清涼的夜風,輕輕地吸一口氣,似乎有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身心也是最愜意的。
秋是北塘最美的季節。
但是,黎元洪最初到這裏時,北塘還隻是個荒涼的小鎮,居民多以捕魚嗮鹽為生。但因其毗鄰天津,而天津此時正處於浴火重生之際。
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此時正署理直隸兼任北洋大臣,他把天津做為了推行洋務運動的大本營和實驗場。
機器局、電報局、自來水、水師學堂等新生事物讓這裏的人們應接不暇,眼花繚亂。這時候的天津,已經成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開風氣之先河,引領時代風騷,使天津成為最為引人關注的城市之一。
天時地利,北塘受惠於天津,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用黎元洪後來的話說,目睹他在北塘這段時間的日新月異的變化,他甚至能聽到曆史前進的腳步聲。
這時候黎元洪父親已經又晉升為“遊擊”,看他父親的軍營,每天士兵都用洋槍操練,有紅頭發大鼻子的外國人當教練,黎元洪感到很新奇,一有閑暇時間,他就到兵營看操練,逐漸萌生了當兵的念頭。
不久,黎元洪父親雖然又官升一級,俸銀又長了些。
但國窮民困的晚清,文武官員的薪俸本就很低,加之軍中欠餉又是家常便飯。在北塘安頓下來後,一家人的生活,還是很拮據的。為了一家人的生活,黎元洪沒天都要到河套去拾柴,到集賣了,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