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153章 白朗起義

第153章 白朗起義

  據說白朗身高體長,跑得很快,所以也被稱為“白狼”。他好讀小說水滸,極仰慕宋江之為人。“性豪爽,善馭人,疏財仗義,以是能得眾”。


  河南和湖北邊區,本就是個貧困歉收的地方,加之連年的兵荒馬亂。由於這裏的人衣食兩缺,易於鋌而走險,白朗軍的誕生和發展,在這種地方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白朗起事初,僅有二三十人,步槍一支。不久,奪得財主步槍、手槍各一支,土槍30支。聯合李朗、張群等杆,旋增至百餘人。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八日,白朗率眾從姚店鋪移駐稻穀田村。時近春節,白朗集四鄉饑民,往城東劉集倉庫搶糧一百七十餘車。


  當夜,白朗得悉縣官張禮堂將於次日離任,道經交馬嶺。便帶人截擊,一舉奪步(快)槍十六支,俘張禮堂之子又獲贖身槍十餘支。之後,又聯合李鳳朝等杆,擁眾二百餘人,勢力漸大。


  河南都督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弟,以秀才出身而曾任天津海關道,革命時管理皇族捐,後來擔任直隸都督。由於河南是袁世凱的故鄉,所以袁世凱才把自己的表弟從直隸調來。張鎮芳是個聚斂之臣,隻懂搜刮,這樣一來便為白朗軍的壯大注入了加速劑。


  當地流行一首歌:“好白朗,白朗好,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人人都說白朗好!”


  還有一支是:“老白郎,白朗老,搶富救貧,替天行道,人人都說白朗好。兩年以來,貧富都勻了。”


  當白朗軍和官軍交戰時,他們常大喊一個口號:“白朗軍專打官長,不打弟兄。”


  白朗既然自比宋江,他便把他的軍師當作吳用一樣看待。白朗軍的戰略是聲東擊西,避實就虛。


  民國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北洋陸軍第十三營統領餘耀亭進剿白朗,白朗自高皇廟退至城西馬道、張莊一帶。


  五月十二日,餘耀亭率部赴大營,至李文驛時,遭白朗部伏擊敗退。隨後,白朗聯合杜其斌等杆,夜襲餘耀亭之駐地大營鎮,餘耀亭軍落荒而逃。


  白朗擊退官軍後,在本村演戲慶賀三天,並和杜其斌、牛天祥、郜永成等杆首,商討共同行動方案。


  十月二十四日,白朗率眾北攻禹縣,複南下打開泌陽的春水、象河關等地。後因幾個縣團聯合進剿,白朗軍不敵撤回寶豐。


  是年冬,白朗軍複南下,進入舞陽母豬峽(今屬舞鋼市境區)。先後聯合南陽的王傳新,魯山一帶的宋老年、李鴻賓、王振等杆,計六百餘人,攻取唐縣(今唐河縣)。一舉消滅陸軍獨立五十九團大部,繳獲大量步槍、機槍、大炮、子彈,白朗軍增至千餘人,聲威大震。


  隨後是回師北征,攻魯山、破禹縣,並明確提出“打富濟貧”口號。


  北洋軍集結雷振春、王毓秀、雷存修等部近萬人大舉圍剿。白朗率眾衝出重圍。兵分兩路,一路西攻盧氏,一路南破淅川西坪鎮、荊紫關等地。


  二次革命爆發。袁世凱對南方用兵,把北洋軍主力都調到南方去打國民黨。後方空虛,白朗趁機糾合退伍軍人和樊棗一帶的潰兵,縱橫於舞陽等縣。


  白朗給北洋軍沉重打擊,得到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重視與支持。


  民國二年(1913年)七月,討袁總司令黃興致信白朗稱:“自足下倡義鄂豫之間,所至披靡,豪客景從,誌士響應,將來掃清中原,殲滅元凶,足下之豐功烈績,可以不朽於世……”


  黃興提議白朗進攻湖北,策應江西的李烈軍部。


  嗣後,白朗於九月十六日,破湖北重鎮棗陽,殲守城軍五百餘人。進城後,開倉濟貧,張貼告示,自稱中華民國撫漢討袁軍司令,打出討袁旗號,配合二次革命。


  民國三年一月十一日,白朗軍由西向東,橫越京漢鐵路,接連攻下了光山和固始等地。河南是毅軍翼長趙倜的防區,袁世凱派趙倜為“豫南剿匪督辦”,責成他收複失地,嚴令其全力剿滅白朗軍。


  但白朗軍行動非常敏捷,聞訊立即開入安徽,二十六日攻占六安、霍山兩縣。


  六安縣長殷葆森棄城走,袁世凱大為震怒,立即下令槍斃。


  同時下決心把隻會搜刮的表弟張鎮芳撤換,派北洋軍的第一號大將段祺瑞出任河南都督,責成他馳赴信陽督師。


  白朗已成袁世凱的心頭大患,他捕“狼”賞格,一升再升,合計北京、河南兩地計算,由五千元逐步提高到十二萬元。


  白朗軍毫不把這個威名赫赫的段都督放在眼內,公然將白朗軍的大本營設在離信陽不遠的確山縣縣境內的磋砑山上。


  白朗軍的兵力究竟有多少人呢?有的說隻有一萬人,有軍械的不到一千人;有的說能戰的約有二千五百人,裹脅了二萬人。


  白朗的布告宣稱凡退伍兵入夥的,沒有軍火不收。


  北洋軍的月餉四兩,白朗軍卻以十兩月餉相誘。白朗軍一天能走一百廿裏,官兵卻每天隻能走五六十裏,所以官兵雖稱追“狼”,實際上隻能是擺隊相送。


  袁政.府對這支行蹤飄忽,出沒無常的“匪”軍大為惶惑,上上下下,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竟不遺餘力地競相誇大白朗軍的實力。


  依照袁政.府前後公布的戰報,大約已經擊斃“匪”一百萬人,而白朗本人更不知被北洋軍擊斃了多少次。


  袁政.府這些捷報,大長了白朗軍的誌氣,進一步將其神話。


  一時間,真真假假的,關於白朗軍的謠言和傳說滿天飛。


  有傳說白朗曾派遣第五縱隊潛入天津、北京、上海、漢口、廣州各大城市,分別扮作古董商人、雜貨店主、流動乞丐,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


  還有情報說白朗在各大都市建立了交通網和運輸站,一方麵從水路運出他們所搶到的物資到賣價高的地方脫手,一方麵換回自己所需各種物資。


  袁政.府的公報中確鑿有據地說到,曾在廣州破獲了白朗的秘密機關,同時還繪聲繪影地說已經發現“匪目”中,除了白朗之外,還有“黃獅”、“綠狼”。


  於是袁世凱以大總統名義發布命令:“一律緝捕歸案”。


  民國三年三月間,武昌城有四個小孩在池塘裏遊泳,無意中摸到一支廢槍。這一下可不得了,緝捕人員馬上把這四個小孩捕去。


  一個驚人的消息不脛而走:“白狼已派童子先鋒隊到武昌了!”袁大總統又據以密電各省,責成各省嚴加防範白朗派的“童子先鋒隊”。


  更嚴重的謠言是:辮子軍統帥、長江巡閱使張勳,竟在徐州的總部接見了白朗的密使。


  這個謠言可真把袁世凱嚇得不輕。


  張勳雖屬北洋係,卻是北洋係的旁支,並非袁的嫡係。不久以前,為了爭奪南京帥印,袁曾玩了一些手法迫張勳讓出江蘇都督和南京地盤,這是新仇。


  還有舊帳是張勳一直忠於清廷,他和他的部隊始終留了辮子就是一個證明。


  既然有新仇舊恨,張勳靠不住是可能的。


  袁世凱真的很怕辮子軍和白朗軍聯合。


  為化解這一難題,袁想出了一條“以毒攻毒”的妙計,就是命令張勳去攻打白朗軍。


  張勳很樂意地接受了這個命令,但卻要求袁準許他擴充兵力,招募十營新兵。這個反要求弄得袁世凱自吞苦果,急忙派心腹並且和張勳有交誼的阮忠樞到徐州去疏通,叫他不要招兵,也不要剿匪了!

  鑒於中原北洋軍勢強,白朗采納孫中山所派沈參謀關於奪取四川為反袁根據地的建議,於三月自東回師攻占荊紫關西上。


  西征的路上,白朗以“中原撫漢軍大都督”布告宣稱:“照得我國自改革以來,神奸主政,民氣不揚,雖托名共和,實勵行專製。本都督輟耕而太息者久之!用是糾合豪傑、為民請命。惟起事之初,無地可據,無餉可資,無軍械可恃,東馳西突,為地方累,此亦時勢,無可如何,當亦爾商民人等共知共諒也……嗣後本軍過境,爾商民等但能簞壺迎師,不抗不逃,本大都督亦予以一律保護,決不燒殺”。


  四月初,克商南、越秦嶺後,至西安近郊,又發布“討袁反帝,擁護共和”的檄文。


  四月六日,白朗軍突破陝督張鳳翽萬餘人阻截西上,克周至、乾縣、戶縣、彬縣、鳳翔、隴縣等地,軍臨通渭縣,知縣陳鴻寶率士紳出迎。


  白朗令駐軍城外,隻帶百餘人入城,住一學校內。


  他對部下說:“這個縣城小如鬥,民貧可憐,學生還可以造就。”


  遂捐銀二千兩,以作辦學之用。


  長期的奔襲作戰,缺休整補給,加之兩萬餘陝甘步騎緊追,白朗軍形勢不利。特別是五月二十五日臨潭之戰,因未能處理好與少數民族關係,遭到其頑強抵抗。白朗及主將宋老年負傷,猛將邱占標戰死,義軍傷亡千餘人,元氣大傷。


  接著,在攻占秦州(天水)時,軍師李白毛和大將李鴻賓相繼陣亡。加上糧食奇缺,供給困難,軍心不穩,入川之計難成,眾多主張返豫,白朗便率軍東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