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
三晉大地倚太行而扼黃河,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離京畿極近,對清王朝的統治,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和對直隸的革命黨人一樣,袁世凱對山西的革命黨人,同樣不能放過。
與全國特別是南方一些地方相比,三晉的革命力量似乎相對薄弱些,但以老實忠厚著稱的山西人民也不甘落於人後。
所謂革命不分先後,後來居上,在武昌起義的帶動下,山西異軍突起走到了曆史舞台的中心,演出了辛亥山西起義壯烈的一幕。
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拂曉,這是個偉大的時刻。山西起義軍在太原城南十裏的狄村,經過**的誓師大會後,打響了對山西乃至全國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辛亥山西起義的槍聲。
前麵提到過了,十九世紀末葉,由於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和商品經濟的初步發展,神洲大地曾爆發過具有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性質的維新運動。
雖然維新運動僅曆時百天,但對社會方方麵麵產生的影響是深刻的,特別是在文化教育改革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
戊戌政變扼殺了求新變革的維新運動後,清廷或許是為了表現他們並不思想守舊,或許是大勢所趨,不得已而為之。在埋葬了維新運動之後,開展現代教育,創辦新式學堂,反而得到了大力提倡。
可以說,山西的革命始於教育。
一九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清政.府為了強化自己的軍事實力,在全國各省興辦軍事學校。山西省也不例外,在太原設立了培養新軍初級軍官的山西武備學堂。
當時被錄取的有閻錫山、溫壽泉、黃國梁、王嗣昌、姚以價、張瑜、孔繁霨、孔紫霖、王寶善、應芝、殷銘、喬煦、金風巢、金應聲、李大魁、井介福、潘遇安、趙守鈺、周望英、馬開崧、榮福桐、榮炳、顧祥麟、張呈祥、王炳潛、焦滇等人。
這些人都是山西民主革命重量級的人物。
這樣,也就為即將到來的革命,做了人員準備。
一九零四年(光緒三十年) 第一期畢業生尚未到畢業期限,即由清廷擇其成績較優者二十四人,保送日本留學,以培養中、上級軍事人才。
閻錫山、溫壽泉、黃國梁、姚以價、喬煦、馬開嵩、孔繁霨、金風巢、王寶善、金玉聲、榮福桐、榮炳、顧祥麟、張呈祥等就是在這一年經選拔考試,進入了日本士官學校。
而在一九零二年,山西巡撫岑春煊就奏請設立了山西大學堂。隨後,又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協商,利用庚子賠款籌辦中西大學堂。
翌年五月達成協議,將山西大學堂和中西大學堂合並為山西大學堂。
就在這一年,太原又先後創辦了農林學堂(這是我國早設立的一所農林專門學堂)、公立學堂(後改稱為晉陽中學堂即後來的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校,現在的太原市第五中學)。
一九零七年初(清光緒三十三年),山西按察使丁寶銓因課吏館積弊頗深,規模簡陋不足以造就法政人才,經呈請山西巡撫恩壽同意,創辦了山西公立法政專門學堂。
請調日本法政大學畢業生劉綿訓為監督,日本明治大學法科畢業生吳人達為教務長,日本法政大學畢業生崔廷獻為齋務長。
同年,太原商業專門學校在新南門街上官巷西口設立,後改名為太原商業專科學校。由於學生不多,教學不景氣,不久合並於山西公立法政專門學堂。
一九零八年(光緒三十四年)在新城街(即現在的太原十七中校址)創辦了一所中等實業學校,嗣後改為商業學堂。
一九零七年,孟步雲在南肖牆創辦了公立女學校,這是太原市創辦最早的女子學校。
清政.府在山西創辦的這些學堂,雖然由於政治的腐敗,經濟的崩潰,有些學堂如過眼煙雲很快消失,有些學堂中途易名或合並。但這並不妨礙,在三晉大地上新思想的快速傳播,也不妨礙向西方學習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
早在一九零三年(光緒二十九年),山西學政劉嘉琛任滿調京,新任學政寶熙到任之後,就首先整頓大學堂中學專齋。聘請了一批中外教師任教,一改舊日的“斯文學究”之態,使中齋與西齋取長補短,合二為一。
隨後,他又整頓了農林學堂,聘請日本農林專家多人授課,並添置了理化儀器。對太原乃至整個山西新文化的興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客觀上也為西方新思想的傳播,進一步創造了條件。
當省城太原教育蓬勃發展之際,學政寶熙感到教員供不應求,於是征得巡撫同意籌措經費保送學生留日學習。 第一批保送了三十名,其中多為山西大學堂中齋學生,武備學堂,農林學堂各有數名。除官費外,寶熙還鼓勵家資富裕的進步人士自備資金出國留學。
凡有自願申請者,寶熙則有求必準。
這樣,大批有誌青年紛紛赴日留學,接受新的思想,並有機會與在日的革命黨人聯係,接受他們的影響和熏陶。
寶熙(1871——1942),滿族正藍旗人,愛新覺羅氏,字瑞臣,河北宛平人。光緒十八年(1882年)進士,始任翰林院侍讀,一九零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一九零六年四月二十五日任山西學政。是個忠於職守,熱心新式教育,努力做事之人。他在學政任上,多有建樹。
省城太原各大中小學堂的創辦,不僅為傳播民主革命思想奠定了基礎,而且還為後來辛亥山西義舉培養了諸多革命黨人。
一所所學堂的創辦,一批批留日學生的派遣和陸續返回,使新思想和新文化向山西各地傳播。
加之一九零一年至一九零五年間,以知識分子為骨幹的愛國革命團體,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相繼成立,各種形式的民主革命運動蓬勃開展,民主革命思想在山西也同樣迅速得到傳播。致使山西的政治生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風貌。
一九零四年(光緒三十年)山西派遣了第一批官費留日學生,共有五十人。其中山西大學堂二十名,師範學堂十名,他們到日本後差不多都是學習文、法、醫、農、實業或師範。另二十名是武備學堂畢業生,到日本進入了陸軍振武學校,專學陸軍。
一九零五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以及其他革命團體,創立了中國同盟會後,山西留日學生積極參加。
第一批參加同盟會的就有穀思慎(神池縣)、王蔭藩(汾陽縣)、榮福桐(太穀縣)、景耀月(芮城縣)、王用賓(猗氏縣)、榮炳(陽曲縣)、溫壽泉(洪洞縣)、閻錫山(五台縣)、趙戴文(五台縣)、喬義生(臨汾縣)、王國祜(新絳縣)、焦純禮(忻縣)、張呈祥(趙城縣)、景定成(安邑縣)、何澄(靈石縣)等。
由於參加人數多,中國同盟會批準他們成立了同盟會山西支部。
山西的第一批民主革命的骨幹,在遠隔大洋的日本逐漸成長起來。
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先生指示總會,選擇軍事骨幹二十八人,組成“鐵血丈夫團”(不參加一般的社會活動,保持秘密身份)作為回國後各省軍事運動的骨幹。閻錫山、溫壽泉、何澄、喬煦、張瑜等參加“鐵血丈夫團”,為後來回到山西掌握新軍力量奠定了基礎。
一九零五年十月,同盟會在日本出版了《二十世紀的新支那》雜誌。隻發行了一期,便被清政.府勾結日本政.府勒令停刊。
接著又於十一月另出刊《民報》,宣傳革命理論,並與保皇派(即後來的君主立憲派)展開了激烈的論戰。
在《民報》的影響下,同盟會山西支部也出刊了《 第一晉話報》,由景定成負責編輯。“晉話”即“進化”之諧音,有一詞兩用之意。
《 第一晉話報》在日本編印,在太原刊發,它積極地宣傳革命,鼓吹民主,反對封建專製,使省城太原思想風氣為之大振。
同盟會的民主思想的宣傳和大力傳播,為即將舉行的辛亥山西義舉,做了輿論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一九零七年(光緒三十三年) 第一批回到太原的留日學生有劉懋堂、徐一清、孟元文、蘭承業、趙戴文等,這些人又把新思想帶回山西。從此,中西兩齋及各學堂的學生遍布省城,加速了這古老土地上新思想的發育。
特別是中齋留學生景定成、王用賓、景耀月、劉綿訓、穀思慎等都加入了同盟會,函件往來,鼓吹革命。
而梁啟超所辦的《新民叢報》及其所著的“飲冰室文集”大量運來太原,中西齋學生及其有關的親友,幾乎每人都存一部,這對省城新思潮有相當的影響。
後任大學監督的解榮輅(翰林,萬泉縣人),教務長劉盥訓(舉人,猗氏縣人)思想進步,膽略過人。領導兩齋學生團結一致,一麵進行教學業務,一麵鼓吹革命理論。這種思潮也逐漸影響到省城各大、中、小學堂。
由於山西地勢險要,又處於清廷肘腋之間,可在關鍵時刻予清廷以致命打擊。所以山西同盟會員都自覺地把“北應”的責任放在自己肩上,積極進行武裝鬥爭的準備工作。
在振武學校學習,準備進入士官學校的溫壽泉、閻錫山、張瑜、喬煦,除參加了孫中山在日本的軍事學員中發起組織的“鐵血丈夫團”外,學習體育的王建基等還組織了一個體育會,研究軍事學問,練習操法和射擊。
他們的抱負是,回國後在綏遠建立根據地,將來響應南方起義,出兵張家口,以拊清廷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