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吳祿貞
袁世凱現在最頭疼的是後院起火,是直隸、山西、東三省的革命黨。說到北方的革命黨人,不能不談到一個人的名字,就是辛亥革命的先驅——吳祿貞。
吳祿貞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綏卿,湖北雲夢人。
在雲夢縣城的西郊,有一個名叫吳家台子的小村莊。一八八零年三月六日,在一戶書香人家,有一個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吳祿貞。
這個四周環水、綠樹蔭翳的村子,就是他童年活動的天地。
六歲時,入村裏的家塾讀書,已顯出他過人的天資。他不僅理解力、記憶力超過其他孩子,而且才思敏捷。
至今在家鄉仍流傳著他對對子的故事:一天,先生出了個上聯:“春風催綠柳,”無人當場能對上,問到他時,他脫口而出:“大澤起龍吟。”
先生不由暗歎:“此子有奇誌!”雲夢古為大澤,那麽答此聯的孩子莫非日後將要幹出一番虎嘯龍吟的大事來!
稍長,轉入義堂鎮一私塾就讀,那時他寫出了這樣一幅對子:“一拳打倒亞細亞,兩腳踢翻歐羅巴!”表達他對鴉片戰爭後試圖吞並、瓜分我國的歐、亞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憤恨,寫出了自己要把他們都打倒、都趕出去的決心!他那稚幼的心靈上,已種上了愛國、報國的種子。
他又是個活潑、淘氣的孩子。愛爬樹、喜遊泳,並習家傳的“吳門神棍”。大樹、池塘、濠溝都成了他練本領好地方,他練得身體矯健,練得有了武功的底子,為他後來戎馬生涯打下了基礎。
吳祿貞九歲時,他長年在外幕遊的父親吳利彬,回到了武昌設館教書,舉家遷往武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在母親先走了一段時間後,自己獨自一人找去的。這之前他從未出過遠門,更沒到過武昌,小小年紀敢於一人前往,那膽子實在是非常人可比。
十至十五歲,他跟父親在武昌讀書。父親吳利彬,學識淵博,不僅通曉經書,而且懂得格致學。所謂格致學,也就是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吳利彬還自己製作幾何圖形講解幾何。
祿貞雖說善詩能文,被人視為文學天才,可他卻不熱中於走科舉之路。
他認為那些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對於改變當時中國的落後狀態無益;不如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更為有用,所以他在學格致學上大下工夫。
課餘仍愛舞劍弄棍,又喜讀兵書,並給自己起號叫“夢澤雄”。他的故鄉雲夢,古為雲夢澤,由他為自己起的這個號,可看出他少年時,已有壯誌。
十五歲時,父親外出講學,歸途中病逝。一家人生活遂陷入困境,搬入戈甲營一陋屋生活。為分擔母親肩上的生活重擔,他輟學做工,成了“湖北織布局”的一名小工。
祿貞每天天未亮就來此做工,晚六時才收工,每天勞動十幾個小時,隻能得到一角多工資!工人們在那兒不僅受剝削,更由於勞動條件差,時有事故發生。
那些洋監工、技師隨意打罵工人,再加上中國工頭的欺侮,他們過著非人的生活。
下班時,工人必須在廠門口接受搜身。
一次,一個姓袁的工頭,借機調戲一名小女工,被祿貞看見,他上前打了工頭。
工頭大怒揮鞭就要打他,但由於引起了眾怒,未能得逞。
祿貞不甘受這份氣,決意離開這家工廠。
一八九五年清廷與日本簽定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後,引起了國人的憤怒,紛紛起來聲討;台灣則爆發了“反割台”鬥爭。
祿貞痛感國家的衰落,眼見當時的列強圖謀瓜分中國,他認為隻要國人齊心,力挽狂瀾,就會有助於國家轉弱為強,於是萌發了投軍衛國的念頭!
一八九六年一月,張之洞調回湖北任湖廣總督。他張榜召募新兵,應募者必須年滿十六周歲。
而吳祿貞年齡尚不足十六,他前去應試時。為了闖過了報名關,他搬出“春秋戰國時代,就有童子汪漪執幹戈以衛社稷”的例子,說服了負責報名的軍官同意他報名。
考試時他寫文賦詩,表明自己投筆從戎之誌。
其詩雲:“開卷喜讀戰國策,濡筆愛草從軍賦。安得一戰定三韓,投筆從戎爭先赴。”文章講述了書香門第出身的他,投筆從戎為報國。他的試卷頗受張之洞賞識,命人油印後散發各營,以鼓士氣。
他被錄取在工兵營當兵。
吳祿貞入伍後,刻苦操練,鑽研《西法類編》等兵書,成為士兵中的拔尖人材;一年後被張之洞指名選派入湖北武備學堂學習。
這是一所培養下級軍官的學校,收年滿十八的有培養前途者入學,年方十七的祿貞是破格入學的。
他在那裏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自幼學過的格製學,此時發揮了作用,使他接受“西學”較他人容易。
一次,他甚至走上講台去糾正日本教官證錯了的幾何題,他毫不客氣地在教官演算的題旁打了個大“X”,口說:“你證得不對!”自己從從容容地證出了此題。
日本教官被他的“膽大妄為”弄得目瞪口呆,又發作不得。
這件事當時使全校為之轟動,被人們盛讚為大長了中國人的誌氣。其實,這不過是被欺辱,被人看不起的民族阿Q精神的一種自我安慰。
老師就不能證錯一道幾何題嗎?一道幾何題老師做錯了,學生能做對,也沒什麽可奇怪的。老師還是老師,學生也還是學生。
國人講求尊師重教,外國老師就不應當尊重嗎?所有的外國人都欺負中國人嗎?即使在那個年代真心幫助一個懦弱民族之人也大有人在;說不定這位日本老師就是其中一個。
因為長期的受欺辱,被人看不起,有時會形成一種逆反心理,形成一種類似於義和團的那種盲目排外情緒。
從這件事上,吳祿貞所表現的是不是這種情緒呢?或許,這就是曆史的局限性。像吳祿貞這樣的先進分子,這樣優秀的人,也是很難逃脫的。
還有,從這件事上。也反映出吳祿貞過於張揚,過分自信的性格弱點。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個弱點,最後要了他的命。
一八九八年冬,祿貞被派去日本學習軍事,先入成城學校,後入士官學校騎兵科。
他目睹了明治維新後蓬勃發展的日本,更感到清廷的腐敗和自己國家的落後。在日本,他有機會接觸到反映歐美各種新思想的書籍,他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從此便醉心於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的學說,認識到要救中國,不僅僅是建立軍事武力就能挽救的。非得徹底地改革政治,推翻清廷這個腐敗的政權才行。
他於是與傅慈祥、沈翔雲等人,發起組織了第一個留日學生團體“勵誌會”。該會以“聯絡感情,策勵誌節”為宗旨。目的是聯絡同誌,討論革命如何進行。
他此時的革命思想,還是處於一種自發的狀態。
此時僑居日本橫濱的孫中山先生,在日成立興中會,並注意從留學生中吸收成員。
吳祿貞經人介紹認識了孫中山先生,他對孫先生學識之豐富,非常佩服;對孫思想見解之成熟,也十分傾心。
交往之中,對孫先生的革命理論,有了深入的認識,毅然加入了興中會。從此,他成了一名民主革命的自覺的戰士。
這就是孫中山先生在祭文中所說的:“昔在東海,談笑相逢。”
他們的革命友誼,從此開始。
一九九零年夏,中國北方興起義和團運動,革命黨人決定趁此大好時機,在南方發動起義。吳祿貞認為“夏口兵衝要地”,建議以武漢為發難基地,以便控製南北要衝,然後出師北伐。
孫中山先生讚同此建議,命吳祿貞、傅慈祥主持長江流域的起義,又派人回國聯絡會黨;他自己則將主持珠江方麵的起義。
吳、傅二人受命後非常高興,著手準備,但苦於沒有經費。
此時,畢永年告訴孫中山先生:“唐才常已從康有為處得到了兩萬元款子,計劃起兵,款為新加坡華僑所捐,還將繼續有。”
通過商談,雙方同意聯合起義。孫中山先生還親自出席了梁啟超為唐才常、吳祿貞等人舉行的餞行宴會。
畢永年(1869—1902),湖南長沙人,清拔貢。少讀王船山遺書,萌反清之誌,與譚嗣同、唐才常交善,參與維新變政,暗中結交會黨。一八九八年八月赴京,康有為欲委其領兵圍頤和園殺西太後。政變後剪辮、焚貞照,以示脫離滿清政.府統治。赴日本,謁見孫中山,與保皇派絕交,加入興中會。
吳祿貞與唐才常一同秘密潛回國內。
唐才常在上海張園召開會議,將原“正氣會”改名“自立會”,“勤王軍”改為“自立軍”。他對保皇黨稱“勤王”,對歸國留學生說“保國保種”。唐才常為譚嗣同的密友,他熱心舉義有很大為友報仇的成分。
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號佛塵,漢族,湖南瀏陽人,清末維新派領袖,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貢生,與譚嗣同時稱長沙時務學堂教習中的“瀏陽二傑”,戊戌政變後,去日本、南洋集資,回滬後創“自立會”,旋於漢口謀發動自立軍起義,事泄被捕就義。著有《唐才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