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73章 在家上任

第73章 在家上任

  急於出山的袁世凱,見接下來的幾天沒有動靜,自己反倒急了。有點埋怨自己的生死弟兄徐世昌,所謂飽漢不知餓漢饑。


  你協理大臣當著,當然不急。自己這邊好容易有這麽個機會,錯過了怎麽可好?


  十九日,他再也沉不住氣了,電請內閣代奏:“凱衰病餘生,何堪負重,然受恩高厚,利鈍姑不敢計,唯有竭盡心力,以圖報稱。但鄂省兵叛庫失,凱赤手空拳,無從籌措,必須趕募得力防軍,以備駐防收複地麵及彈壓各屬。……擬請旨俞允在直隸、山東、河南等省,招募曾經入伍壯丁一萬五千二百人。……編集二十五營,作為湖北巡防軍。……惟兵以餉項為命脈必須裕籌……仰懇飭下度支部速撥得歀四百萬兩,以備撥支。”


  載灃收到內閣轉來的袁世凱電奏後,發布上諭:袁世凱現已補授湖廣總督,所有長江一帶水陸各軍均歸該督節製調遣,會同沿江各督撫妥籌辦理。也就是說,袁世凱這個總督已經在家上任。


  二十日,袁世凱致電內閣,要求清廷飭令卸署江北提督,開缺副都統王世珍襄辦軍務,以便托付得人,早日南下;飭令軍谘府正使、副都統馮國璋迅速來彰德籌商一切,其所統第二軍可以備援,不必急於調發;副都統銜開缺奉天度支使張錫鑾、已革黑龍江民政使倪嗣衝、直隸候補道段芝貴、山東軍事參議官陸錦、直隸補用副將張士鈺、直隸補用知府袁乃寛均隨他馳往前敵委用差遣;第四鎮統製吳風嶺迅赴前敵。又奏請飭署江北提督段祺瑞酌帶得利將弁,立赴湖北。


  很明顯,袁世凱在“舉逸民”,他要把自己的人召到身邊,用起來得心應手。


  這所有的一切,清廷都照準。袁世凱雖已上任,但還未出山,仍坐鎮於洹上,他現在反而不急了。


  革命軍占領武昌後,已於十一日成立軍政.府,推舉原清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任軍政.府都督。


  黎元洪,原名秉經,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故稱“黎黃陂”, 世居湖北黃陂西鄉、縣城、東鄉與北鄉。


  史載,幼年黎元洪“頭角崢嶸,具厚德載福之像”。 黎元洪出生之日是民間傳說的觀音出家之日,故而打小他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史稱黎氏素懷大誌,富有革命思想,其名為元洪兩字,亦大有深意。蓋隱以元末之朱洪武(朱元璋)自居,而又含蓄自然。


  黎家雖靠近縣城,但周邊卻很荒涼,有著無數的農田和大片的荒野。除了幾處隻有富裕人家子弟能夠上得起專教經書的私塾外,沒有一所學校。


  黎元洪幼年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居住在鄉下,生活艱辛,隻種了很少田地。 為改變生活窘迫的現狀,父親黎朝相遷居縣城。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經族人介紹,黎元洪決定投軍效力。


  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管輪科 ,開始了為期五年的海軍知識學習,這也是黎元洪接受正規的新式海軍教育的開始。


  北洋水師學堂是時任直隸總督李鴻章奏設的培養北洋海軍人才的學校,施行英式海軍教育,開設英國語言、地輿圖說、算學、幾何、代數、三角、駕駛、測量、推算、重學、化學等課程。訓演槍炮、魚.雷、機器等外國水師操法,學生畢業後任職北洋海軍或選送外國留學。


  黎元洪在學習中擅長輪機駕駛的技術,對引擎修造學尤其感興趣,在水師學堂中的刻苦程度最高。 因其學習成績斐然和在教練艦上實習表現突出,深得教師和同學推重,年終被學校特予嘉獎。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黎元洪以優異成績從天津水師學堂畢業,北洋大臣李鴻章賞給他六品頂戴,並給予其把總的職位。 此後,他被派至北洋水師來遠號快船見習海軍技藝,有海道、駕駛、帆纜、槍炮、列陣等訓練項目。


  黎元洪訓練時與同事關係頗為融洽。 光緒十六年(一八九零年),黎元洪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調赴廣東廣甲艦,充當三管輪。負責巡視瓊崖、虎門、汕頭,管理機器開關、拆洗及保養事務,兼管儲料生火諸事。


  他勤於職司,大多數時間都在南方沿海進行巡視。 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秋,黎元洪經北洋大臣李鴻章保奏、清廷批準先後從把總晉升為千總。由六品頂戴賞換五品頂戴。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黎元洪所在的廣甲艦被抽調編入了由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來參戰。


  廣甲艦是鐵肋木殼船體,平時為教練及安放魚.雷之用,較之日人的鋼甲兵艦的威力相差甚遠,對於猛烈的海戰自然很難抵擋。


  在九月十七日的黃海戰役中,廣甲艦觸礁擱淺以致未能行駛。為躲避日軍的追捕,黎元洪跳海得以逃生。及此,黎元洪結束了為期十二年的海軍生涯,告別了曾盡心效力的北洋水師。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黎元洪應張之洞之召隨同回到湖北家鄉,在湖北槍炮廠負責監製快炮,從此結束二十餘年的北漂生活。


  張之洞到湖北後繼續編練新軍,加強軍事建設。 湖北新軍的營製仿德國軍製,張之洞任黎元洪為護軍後營幫帶,五品頂戴盡先補用千總;後又以黎擅騎術,任為馬隊管帶。


  在湖北護軍編練取法上,隨著形勢的變化,張之洞認為日本與中國同種、同教、同文、同俗,而且軍事變革已經初見成效,所以中國想要學習歐美各國的軍事製度,應該先以日本為階梯。


  遂從學習德國轉而師法日本,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在湖北當差的黎元洪受張之洞委派,先後三次到日本留學考察軍事教育和觀摩仙台大操。內容涉及各個方麵,黎元洪逐步充當了清末軍事現代化風潮的地方軍製改革的先鋒。


  黎元洪每次考察回國後都寫下日本軍事考察報告送呈張之洞檢閱,引起了張之洞的極大興趣。學習考察後歸來的黎元洪頗得張之洞賞識和倚重,被提拔為各營教練官,又兼訓新兵,成為編練湖北新軍的高級將官。


  二十世紀初,清政.府又開始推行清末新政,湖北開各省風氣之先,加緊施行。黎元洪奉命協助辦理將綠營、防營結束後,又增招新兵,擴充武備學堂設備。在日本所學的西式教育的洗禮下,黎元洪的軍事思想開始進入了湖北最高軍事決策層的視野,並付諸實踐。


  張之洞先後多次采納黎元洪的軍事改革建議:一是規定水陸各營所轄兵勇凡遇有重大過犯者,均交執法官審訊,不得擅殺;


  二是將武備學堂及防營將棄學堂合並改為武高等學堂,另設武普通中學堂。前者為張之洞軍事學堂體係中的高等軍事教育機構,後者為中等軍事教育機構。武高等學堂程度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相等,為武普通中學堂畢業學生升學之地 ,為湖北乃至全國培養了大量軍事近代化所需的人才。


  三是湖北省會開辦警察,從各營選拔優秀士兵進行訓練後充任。因在軍事實踐中表現突出,黎元洪的仕途平步青雲。


  從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到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的十五年間,黎元洪一直在湖北擔任重要職務訓練新軍,他知兵愛兵,和新軍戰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與此同時,隨著湖北革命力量的滲入,他所帶領的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集結了大量共進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的力量。


  他不是革命黨,也不讚成革命。有說在武昌起義後,他為了自保還親手殺過起義的士兵。


  當瑞澂逃走,督署被占,革命軍炮轟其司令部時,他嚇得跑到黃土坡。換上便衣,躲在參謀劉文吉家中。


  起義人員把他搜出,請他擔任都督,他堅決不幹。他雖然對清廷的腐朽統治不滿,但還不想背叛朝廷。


  起義人員用槍指著他的腦袋,逼他就範(這名起義人員,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武昌首義元勳三武中的張振武),谘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又再三勸說。看到起義人員態度強硬,覺得僵持下去對自己不利,被逼無奈才勉強應承下來;其實是逼上梁山。


  為了給自己留後路,他開始出工不出力,有什麽事請示他,也總是好好好,是是是,從不拿主意,大家背後都叫他“泥菩薩”。


  直到武昌、漢口、漢陽都落人革命黨人之手,看到士兵浴血奮戰,廣大民眾積極支持革命,他才真正站到了人民的一邊。


  通過起義的士兵英勇奮戰,和立憲派人士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努力,湖北的形勢正朝著有利於革命黨的方向發展。


  京山、天門、黃州、宜昌相繼光複。十九日攻克劉家廟,清軍敗退到了灄口。


  武昌起義得到了各省的熱烈響應,也鼓舞了各地革命黨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