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何處望神州> 第二百二十九章:新的變化

第二百二十九章:新的變化

  柴桑口原本還有近萬人的軍隊,都是崔克安帶來的,在豫章吃了敗仗後直接退回了武昌。


  柴桑口的守軍本就無心戰鬥,在這節骨眼上遇到來勸降的王家父子,自然是一拍即合。


  圍攻豫章的其他兩路人馬也都退往潭州集結,郴州的丟失讓崔舉改變了全盤部署。


  崔家子弟無一人能打勝仗,崔舉十分失望,隻得讓沈德統領所有兵馬收縮戰線。


  周大鵬拿下郴州異常的順利,起因是那些樵夫們為了多賺錢,天天往山上跑幫周大鵬麾下十營兵馬打柴搭木棚。


  周大鵬問他們對郴州城熟不熟悉,樵夫們都笑了,每年的冬天他們便天天去城裏賣炭,城裏的守軍大小店鋪的夥計都和他們相熟。


  周大鵬計上心來,決定帶著大軍和樵夫明目張膽的去郴江邊上搭橋。


  這個計劃讓部下們疑心周大鵬是不是瘋了,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大張旗鼓造橋,且不說敵人會不會打過來,光是湍急的江水都很難把橋架起來。


  周大鵬請來兩個老樵夫“老人家,沒有橋的時候你們是怎麽過河的?這水太急我的兄弟們都說過不去了!”


  瘦高白胡子的老頭哈哈笑了“這河上有橋也是近幾年的事,過去幾百年沒有橋,我們祖祖輩輩靠著放排過河,後來有橋了,我們也放排把這山裏的木頭給運出去。”


  “這放排過河能把糧食兵器運過去嗎?”


  “誒,這放排的大木頭載個上千斤都沒問題,你們那點東西輕便!”


  眾位將士仍舊半信半疑,都跑來江邊看這些樵夫放排。


  對麵的郴州守軍見江邊來了一大堆軍隊,忙打著令旗盤問,周大鵬給樵夫們每人發了兩貫製錢,這些樵夫裏麵幾個常去城裏的便喊話“朝廷派人來修橋來嘍!”


  “崔大人,這橋一天不修好,你們進出也不便!”


  這邊周大鵬和將士們也都揮著崔字大旗回應“我們是秦統領手下兵馬,專門來架橋的!還望崔大人也在對麵做好準備”


  江麵寬有幾十丈,雙方都隻能看清楚旗幟,卻看不清相貌,郴州守軍也不敢大意,堅持要派人乘船來察驗這隻兵馬。


  郴州軍的船都是些漁船大小的,陸陸續續劃了七條過來。


  周大鵬捏了把汗,郴州軍再不濟,一上岸來問話,總能問出破綻,這樣就要強行渡河攻城了。


  過來的隊長第一句話就讓周大鵬安了心。


  “敢問秦統領修橋的錢糧物資是要我們郴州來出嗎?郴州近來水災嚴重,可供應不起!”


  “大人不必擔心,秦統領差我們帶來了修橋的製錢和糧米器具,來來來,幾位大人都辛苦了,得慰勞慰勞!”周大鵬一揮手,便有親兵拿出幾十貫製錢來。


  過來的十五人一見有錢拿,也不管這些兵馬身上盔甲上有南海特製的龜印了,各自拿了錢便上船回去複命了。


  周大鵬擦了擦額頭“這還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啊!早知道還架什麽橋,派人去送錢好了!”


  待郴州軍返回對岸,分了錢便離開了,也不管架橋的事。


  這邊周大鵬在樵夫們的建議下,全軍在附近砍樹割藤蔓製作放排的大木筏。


  三天時間,江邊便排出來一百五十張大木筏,全部用藤蔓麻繩木釘給連接在一起,南海軍本就是在海邊長大的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三四十人一組便把木筏推到江中。


  在最前麵的木筏上,是幾個老樵夫搖舵把握方向,江對麵來了不少百姓圍觀,如此眾多的木筏子在江麵上出現還是頭一遭。


  郴州守軍也派人來看,隻道是對麵的自己人在架設浮橋“這些人也是賺錢的好手,朝廷讓他們架橋,他們便弄出一座浮橋來充數,待他們來了我們可要好好敲一筆竹杠!”


  待南海軍順著木筏子渡江上岸,跟著看熱鬧的人群往城裏走時,有幾個守軍才注意到這些人馬並不像是修橋的,從身形和衣甲來看,是久經戰陣的一批人。


  但此時已經晚了,周大鵬在城門處花了十貫製錢便讓南海軍徑直入了城。


  入城後的南海軍為了不引起百姓恐慌,步伐很慢,全部朝著崔府和府衙圍了過去。


  留守郴州的崔舉部下,直到周大鵬帶人來捉他們,還以為是自己人鬧餉銀。


  周大鵬嘲笑他們“似你們這般愛錢,我不該帶兵來,給你們燒點紙錢便是!”


  兵不血刃的占領了郴州,周大鵬答謝眾樵夫“各位鄉親,我們是南海軍,特來剿滅叛逆崔舉及其餘黨,之前沒有告訴你們我們的真實身份,實在是萬不得已!”


  白胡子樵夫哈哈大笑“我們早就知道了,朝廷的軍隊不搶我們的錢便是燒了高香了,哪有還給錢我們的軍隊,這肯定和他們不是一夥的!”


  “對,大人,你能不能把我們的打柴稅、打魚捐、過船稅都給免了!不然你們就白來了!”


  周大鵬點了點頭“好,我馬上出告示,除了人頭稅和田稅商稅,其餘的一概免了!”


  “大人,出告示沒用,亭長他們還是照著原來的規矩收稅,您們得派人去鄉裏亭裏召集各家各戶都說明了才行!”


  周大鵬有些驚愕“我們大軍壓境出的告示竟然沒用?他們小小的亭長膽子也太大了!”


  “所謂皇權不下縣,縣裏麵都不遵從朝廷號令,何況是鄉裏亭裏,到處都是土皇帝啊。要不是周大人帶兵馬過來,我們這些遭了災的人戶就是死路一條了。全靠周大人慷慨大方給了我們錢,我們才能活下來!”


  周大鵬意識到,拿下郴州隻是第一步,要是不能治理好這裏,他們和崔舉又有何區別。


  南海軍的主力也不能一直留在郴州,李小飛那頭還不知道守住了豫章城沒有。


  不破不立,周大鵬決定讓窮人翻身,林長生等人有些質疑周大鵬的決定。


  “他們沒讀過書,不識字,如何能管好鄉裏亭裏?”


  “是啊,他們連曆法都不知道,如何能播種收獲?”


  “他們隻會力氣活,都是粗人,這些治理地方的事應該讓讀書人來!”


  周大鵬指著江上的浮橋“就憑他們能造出一座橋,我們也應該信他們!何況許多事都不是天生的,不識字沒讀過書,我們可以教,不知道曆法我們也可以畫圖教他們看月亮!”


  “那得多少教書先生才行?周大人,我們錢再多,也不可能讓他們都識字念書!”


  “我們把營中識字讀書的兄弟選出三十人,先從簡單的三字經教起,就在這裏教授五年,五年時間我相信會多出來許多識字的人!不讓窮人讀書識字,我們打多少仗也沒用,也改變不了這個世道!”


  武奉先點了點頭“要是我當年讀過書,也不至於流落南海了,周大人的決定,英明!不,偉大!”


  郴州百姓聽說新來的軍隊辦了學堂,都紛紛前來打聽圍觀。


  學堂不收錢,但人數有限,三十個教書先生各自教三十人,來晚了的懊惱不己。


  周大鵬在學堂外告訴他們“不要著急,等這九百人學會了,他們也可以教你們,他們回家了你們也可以去請教他們。”


  “周大人,你們真的一直不收錢嗎?”


  “不收錢,我周某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些讀書識字的人將來一定要給咱們窮人做事!”


  歡呼聲不絕於耳,人們紛紛奔走相告,郴州來了個青天大老爺,廢除了苛捐雜稅,還讓窮人讀書識字。


  周大鵬帶著主力往北走的時候,百姓們背著各種各樣的山貨來送行,周大鵬沒有收,隻飲了一壇酒便不回頭的走了。


  豫章戰事的失利,郴州老巢的丟失,讓崔舉急火攻心,一下子吐血幾升,在床上躺了好幾天。


  本來準備的禪讓儀式,不得不延期,宮裏麵的一些太監和宮女總算又鬆了口氣。


  崔舉要是稱帝了,這些原來的太監宮女大多都要被遣散,宮女遣散了還可以找個人嫁了,太監一旦出了宮隻有死路一條了。


  崔舉派到宮裏監視的親信們早就把太監們攢下來的積蓄給逼出來了,為此還打死了十幾個太監。


  小皇帝劉甫安這幾個月來親眼目睹了近百人在他麵前被打死被抓走被打殘,每晚都要抱著黃春枝的手臂才能睡著。


  服侍她們二人的,是金枝和銀枝兩位宮女,這是當初慕容靈收留的兩個女孩。


  金枝銀枝因為服侍黃春枝的緣故,避免了被崔舉部下侵害。慕容靈也教過兩個丫頭一些武功,並告誡二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顯露。


  黃春枝手裏也有一些金銀珠寶,加上她能說會道,大半年下來收買了數十名崔舉派來的侍衛。


  現在的黃春枝開始後悔上了崔舉這條賊船,開始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恰好有侍衛偷偷告訴她,最遲兩個月後崔舉便要稱帝了,到時候這小皇帝就要被廢殺了。


  看著熟睡的劉甫安,黃春枝把臉貼了上去,雖說不是她親生的兒子,但這幾年早已勝過了一般的母子之情,劉甫安隻認她這個媽媽。


  黃春枝決定帶著劉甫安逃出去,但宮內外守衛上千,要帶著小皇帝出去是不可能的事。


  黃春枝有了個大膽的想法,既然都知道帶著小皇帝出宮是不可能的事,那麽她就賭一把,光明正大的帶著劉甫安走出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