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經不起查
彈劾李小飛的人,從江陵郡到朝廷絡繹不絕,連崔舉也上書彈劾李小飛草菅人命瘋狂聚斂。
書院那幫人,本來在李小飛初到江陵之時,便已經做好了彈劾李小飛的準備,但此時卻分成了兩派。
原因很簡單,書院派去臨江國的人跟著李小飛都發了財,還送回來不少禮品孝敬幾位老師。
說實話,陳正南荀公台他們內心非常糾結,一邊是源源不斷的錢財,另一邊又是派係之爭。
審元皓倒是很堅定,錢財要收,但是道義大旗不能丟。
審元皓上書並沒有直接彈劾李小飛,而是大談秦始皇漢武帝,又講到漢朝的桓靈二帝,其中的意思就是朝廷如果太過在意聚斂財富,就容易喪失人心引起天下動蕩。
劉簡看了之後十分不悅,一向精明的審元皓怎麽會暗諷皇帝是桓靈二帝,莫不是瘋了。
朝堂之上,審元皓繼續講李小飛斂財太過,殺人太多,雖然有功,為了平息民憤,最好是調任他處。
第一個反對的卻是陳正南,審元皓大吃一驚。
他沒看錯,就是陳正南,陳正南不緊不慢地說到“李小飛殺的不過是抗拒朝廷的叛賊,這半年來臨江國給朝廷上繳的賦稅是過去江陵郡的十五倍!這是何等的功勞?即使有錯殺的人有些許不義之財,朝廷派人去嚴加申斥和監察便是了!如今新政剛剛在臨江國試行九個月,貿然換下李小飛,恐怕會導致新政功虧一簣!”
審元皓聽完這話,便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在李小飛手下做屬官的,有二十八人都是書院弟子出身,這二十八人中有二十人都是陳正南門下弟子。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地方上也是如此,如果新派去的國相要培植自己的親信,那麽書院派去的人極有可能被換回來。
還沒等審元皓來回應陳正南,荀公台也說話了“李小飛知人善任,在下這次也十分佩服,從書院派去的二十八名屬官,皆是沒有經驗的書生,如今竟都能處理政事訓練兵馬,這個本事微臣們都自愧不如!”
荀公台意在提醒審元皓,要是擼掉了李小飛,這些弟子將來的升遷也會受影響,不如先利用李小飛把書院的弟子培養出來。
審元皓心領神會麵向劉簡鞠躬“老臣糊塗,誤信傳言,請陛下恕罪!”
劉簡此時卻已經察覺到書院這幫人的意圖,心裏也有了盤算“尚書令言重了,是不是有濫殺無辜劫掠財富的行徑,朕自會派黃衣內衛去探查!功是功過是過,賞罰需的分明!”
陳宏義柳明歌慕容靈向小宇等人此時卻都一言不發,等著劉簡說出真正想說的話。
劉簡看向柳明歌“柳丞相,對於新政試行不是有一些好的思路嗎?何不趁今天議一議?”
柳明歌起身拿出一大張表文“陛下,臣思索多日,這新政有利於富國強兵,但各地有各地的情況,若都像臨江國這般處置,恐怕會導致天下動蕩!”
書院眾人覺得吃驚,這柳明歌一向都是支持李小飛的,為何這次他卻對新政有不同看法。
還沒等書院眾人說話,柳明歌接
著說到“我大梁的州郡縣,各不相同,僅荊州一地,北邊流民眾多,原有的世家大姓逃亡眾多。可荊州南邊的當地大族大姓,卻是絲毫未受損失。這次李小飛能夠成功,是因為世家大族在臨江國的根基早就被削弱了!再往南去,便不大可能這般順利了。而且郴州一帶的崔舉,幾乎是全族搬到了郴州,倘若現在派人去郴州推行新政,你們覺得能有幾成把握?”
眾人默然,柳明歌又開始分析“荊州南邊的大族大姓,早已與當地鄉民們休戚與共,與中原世家不同的是,他們對於賤民隻要是同姓的都給予庇護,甚至供養賤民的子孫讀書求學。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拆解他們的,而且逃亡當地的少數流民也得到了他們的照顧,願意藏匿在他們莊園裏。若是朝廷要派人去清查人口,按人頭收取賦稅,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
柳明歌說完之後,陳宏義也說話了“柳丞相說的是實情,老夫也是世家之一,如今也是左右為難。支持新政就要割自己和族人的肉,不支持新政便是與朝廷作對!所以在沒有想到因地製宜的辦法之前,貿然去嶺南推行新政,恐怕到時候連老夫也不能控製局麵!”
劉簡見眾人都說出了實話,便一揮手“諸位說的都有道理,朕覺得這新政之事確實要因地製宜,朕看可以先在江北的郡縣以及蜀中先推行!至於江南一帶,將來待朝廷富足之後再來推行!至於李小飛,目前先在臨江國繼續鞏固新政。柳丞相帶上丞相府屬官前去臨江國巡察一個月,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
柳明歌一行到了臨江國之後,一個月時間還真查出來不少問題。
一是濫殺無辜。確實有一些亭長為了報私仇引導李小飛的新軍殺了一些未曾對抗朝廷的富戶,而那些被殺的對抗新政的人裏麵,有上百人隻是在大戶田畝裏耕種的佃農。
二是中飽私囊。從李小飛到那些亭長,幾乎都從抄沒的財產裏中飽私囊,尤其是國相府屬官,幾乎都賺得盆滿缽滿。
三是執行新政混亂。收繳賦稅人口依據混亂,外嫁的女兒在婆家和娘家都得繳納賦稅,甚至有的亭長隻把男丁計入人口,有逼著農戶把耕牛賤賣換製錢交稅的,有挖出棺材抵稅的。
看到柳明歌查出的三百七十四件案子,李小飛冷汗直冒大氣不敢出。
柳明歌沒有發火,而是拍了拍李小飛的肩膀“年輕人,路還長!不要以為砸錢便能辦成一切事,有許多人拿了你的錢,還會繼續害你!何況這些剛從書院出來的學子,剛踏入官場,你便這樣引導他們,將來的他們誰還敢用?”
李小飛頻頻點頭,柳明歌看著跪成一排的臨江國屬官“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子,我來到此地也不是為了讓你們去過苦日子!可是這世上有些錢是不能拿的!何況你們拿的錢都是沾滿了百姓鮮血的錢!”
李小飛也跪了下來“罪責我一人承擔!還請丞相大人給大家一個機會!”
“你擔不了!那些公報私仇的人,必須明正典刑!那些亂收的錢財,必須退給百姓!”柳明歌一口回絕了李小飛
眾人連連磕頭謝恩
柳明歌不知何時手上多了一根戒尺“凡是書院弟子,都把手伸出來!”
啪啪啪啪的聲音響了足足半個時辰
“打你們,是因為我恨鐵不成鋼!恨你們玷汙了書院的名譽!但你們不要以為挨過打就完事了!”
眾人臉色發白,以為柳明歌會重罰他們
李小飛再一次求情“丞相,我願意捐出所有家產,換這些屬官的性命!”
“你的家產,我不稀罕!他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罰你們每人把孝經、道德經、禮記都抄一遍,再俸祿減半三年!本來是要罰你們三年俸祿的,但念你們還有家小,所以隻減半三年!”
“謝丞相寬容!謝丞相開恩”
“謝師叔祖開恩!”
柳明歌突然臉色一變,大喝到“開恩!那些百姓被你們牽走耕牛被你們派人挖出棺材屍體曝露荒野的時候,你們有沒有對他們開恩?為人一世,何至於刻薄寡恩到如此地步?”
眾人繼續磕頭認錯求饒
“希望你們好自為之,本相的殺人榜上,你們的名字已經有了,隻等著有一天劃勾了!”
柳明歌再瞥向李小飛“我希望你記住,一個人的運氣是會用光的,行走天下,不是靠錢多和武功高,而是要做一個有心人!如果你繼續這樣大大咧咧,疏於管教,終有一日你會自食其果!”
李小飛恭恭敬敬磕頭“謝過柳丞相教誨!在下即刻就去處理善後,撫恤被冤殺的百姓,安撫被傷害的百姓,在下從沒忘了自己也是賤民的子孫!”
“做了錯事,就是賤民的子孫了,這些賤民也太倒黴了!我希望你們所有人,不要再用賤民去稱呼百姓了!”
眾人繼續磕頭答應,許多人的頭此時已經磕破鮮血直流。
柳明歌已起身走了幾步,眾人正要起身,柳明歌又轉身回來“李小飛,本相罰你抄寫孝經十遍!不得有誤!你的名字也在本相殺人榜之上!”
待柳明歌真的離開王府走遠,眾人都癱倒在地。
不是書院出身的劉正清問到“你們為何如此懼怕這柳丞相,我看他其實寬厚的很!”
書院出身的桑青陽喘著氣說“你,你是不知道,上了師叔祖的殺人榜,管你是王侯將相,他認為你該殺,你就逃不過了!”
“師叔祖手下奇人異士太多,和他作對,隻有死路一條!”
李小飛咳嗽兩聲“不要在背後說柳丞相,弄不好咱們頭頂上也有人正在聽我們說話!這次的事是給我們一個教訓!也是我們操之過急了!趕緊都隨我去善後吧!”
柳明歌看似來嚴查李小飛,實際上是來救下李小飛和這些官員的。
王慶之已經在暗地收集這些證據了,這下全成了柳丞相查出來的冤假錯案,柳丞相出麵處理了,王慶之再上報朝廷也就沒有意義了。
善後用了一個月時間,李小飛帶著屬官們給遇害的百姓發喪戴孝,把受難者家屬在城外集中分配房屋土地,挑選精壯子弟編入新軍。
本來足以致李小飛於死地的錯誤,竟在柳明歌手裏起死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