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不待陽和一點恩
少公子心虛,懼怕綏綏誤解他,可這些事情的利弊多少且牽扯在一起的人和事又太多,少公子不知該怎樣和綏綏去解釋。他低著頭還在踟躕不前時,她卻如同在終首山時般的歡脫,一溜煙跑到殿外麵的合歡樹上去了。一屋子的侍婢都認為是合歡殿的邪祟未清,相互交頭接耳時。隻有少公子一個人心裏知道,他的綏綏,心裏不舒服了。
“她莫不是知道了什麽?”蔡侯拉住想要與綏綏一同的少公子說道。
蔡侯的這一把大力的拉扯,才讓少公子突然清醒了過來,若是被蔡候看出了他和綏綏之間的關係,那麽綏綏今後在蔡宮的日子想必更是如履薄冰。少公子望著合歡樹上單薄又孤寂的身影,緊握了拳頭,故作鎮靜地同蔡侯說:“說不準,或許是錦葵夫人的亡靈告訴她了什麽吧。”
蔡侯眉頭緊鎖,顯然沒有相信少公子的話,倒是跟在他身後的舍人和侍婢,一個個都嚇的不輕,他們大都麵色發青,甚至一刻都不想呆在這合歡殿之中。
“即是如此,還請大師徹底清除這邪祟,以防止合歡夫人再聽到什麽不該聽的,傷了孤與她之間的感情。”蔡侯這意味深長的話,無非是在點撥著少公子,要弄清綏綏到底知道了什麽。
可少公子卻裝作什麽都沒聽懂似地,回了聲“喏”,便又拿著佛珠四處念經去了。
想那蔡侯又爬不了樹,又命令身邊的侍從爬上樹將合歡夫人抓下來。蔡侯身邊的這些侍從,大都害怕錦葵夫人的亡靈未散,相互推搡著說不會爬樹。少公子聞此又默默一笑,專心地念著佛經,也不與蔡侯繼續交談。蔡侯稍座了一會兒,覺著無趣,便帶著他身後的那些已驚嚇成草木皆兵的侍從離開了合歡殿。
少公子繼續裝模作樣地眯著眼睛,手持佛珠,四處走了走,等蔡侯離開合歡殿後,殿內的侍婢也都走遠了,沒有人再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他鬆懈了一起來,四處閑逛,待行至綏綏時常作畫桌前,拿起桌上的一本畫冊翻看了起來。
別看她成了蔡國的合歡夫人,可習性仍舊與以前沒有差別,對於這種烏七八糟的春殿畫的喜愛不減絲毫,少公子在翻看她所畫的畫冊之中,越看這畫裏的人物,越覺得熟悉。他翻回到封麵一看,上麵寫了三個字《破白戀》。
少公子合上畫冊,拿著它走到了殿門口,看著坐在樹上依舊不肯下來的綏綏。少公子回想著他方才在畫冊之中所看到的故事,又想著方才提到藏花閣時,綏綏那出人意料的反應,恍然驚覺莫不是方才在她提到藏花閣時,見蔡侯和他分別若有所思,錯意他和蔡侯有奸情不成?少公子摸了摸鼻子,十分不明白綏綏的腦袋裏都裝了些什麽。
少公子飛身上樹,坐在她的身邊,裝模作樣地逗弄了她一番,見她臉色嫣紅,更顯豔絕。
少公子心想,若是在此時告訴綏綏他的心意,是否還來得及。他想到終首山的頔夜公主,想到綏綏身後的鳳姬夫人以及整個陳國,又想到自己身上還有未追回的身世,卻又壓下了心思。
不知為何少公子覺得離綏綏很近,卻又離綏綏很遠。
不知頔夜公主現在如何了,會不會不像他這般,被塵世牽絆著,桎梏著,停滯不前。還是毫無後顧之憂,義無反顧著,順理成章地得到宋國的君位之後,再次踏過千山萬水,與綏綏重逢?
少公子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這個問題他一開始就知道了答案,可是他卻還要問。
“若是我與骨碌同時掉下山崖,你手邊隻有一條繩子,你會選擇救誰?”
“小白,你武功那麽高,肯定會自己爬上來的,骨碌身子又不好,而且又是女孩子,我肯定先救她。”
這丫頭的回答,還真與少公子心裏所想的不差一分一毫,完全不給少公子留有任何餘地,少公子的心像是被她親手懟出了一個窟窿,疼的直抽搐。他不如頔夜公主,到底是可以隨意割舍的人吧。
這回得到答案了,少公子算是可以放心的走了。若是此去不回,他的綏綏也會隨便尋個理由,將他忘了吧。
這樣最好不過了,她至少不會因此而傷心了吧。
“綏綏,你不知····”少公子無奈地搖了搖頭,終究是沒有說出來。
你不知我有多喜歡你,你不知因為我喜歡你,還與一個女人爭風吃醋。
看著她天真地問著少公子:“我不知什麽?”
少公子心裏翻湧,抬手將她推了下去。
看著她錯愕又委屈的眼神,少公子心裏又柔軟了起來。他認了,就這樣吧,綏綏是他的軟肋,也沒辦法成為他的鎧甲。他沒辦法割舍,又顧忌太多,如此膽小,全然沒了之前的瀟灑翩翩。
他像是從一個住在天上如風瀟灑的謫仙,變成了小心翼翼的凡人。
少公子飛身而下,將綏綏抱在懷裏,穩穩地落在樹下。
“綏綏,我還是舍不得。”他將她抱在懷裏,舍不得離開她。
少公子翻身將她壓在身下,低頭咬住她的嘴唇,事隔許久,少公子仍然輕車熟路,將身下的美人吻的嬌喘連連。許久過後,少公子放開了她,將她送回和寢殿之中,當夜離開了爾雅城。
從郡城關一路快馬加鞭經過楚國六日後抵達了安陽城,與上次五祚山偷入王陵不同的是,此次少公子光明正大地走進了安陽城。
這是少公子第一次走進安陽城,他看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繁華,心裏片刻都沒法安寧。這繁華本應屬於自己,可卻被他人鳩占鵲巢。
周地都城安陽作為九州的中心,匯集了四海之內的新鮮事物,其繁華程度是九州之上任何一個諸侯之國不可相比的,往來的商賈與文人墨客比比皆是,少公子走在喧囂之中,背影顯得多有落寞之感。
他在一間別致的茶樓裏麵稍作休息,才要起身前往紾尚閣去見莊荀,卻聽鄰桌的幾個身穿錦衣的年輕人聊著五祚山周殷王與仁孝王後的墓被盜之事。少公子拍了拍衣袂,又坐了回去。
前一段時間,不知為何周殷王和仁孝王後的墓突然出現了一條暗道,有人說是周殷王心慈,不忍心看著為自己修陵墓的工匠死在墓裏,索性就命他們開出一條暗道來供他們逃生。盜墓的那些人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消息,潛入了暗道。想那日也是巧,守五祚山兵營郎中令的宋家將軍家中妻子產子,當夜並沒有在五祚山。而宋將軍的妹妹是名聞安陽城的占星卜卦小司宋爾莞,她憑著龜殼卜算,與觀星之象料出了當晚五祚山的王陵會遭盜,因此還早早地布置了防範。可誰曾料想,到底還是被盜墓的賊偷了巧,就連宋爾莞也被盜墓的人綁了,丟在了五祚山的山腳下。
聽說這夥盜墓的隻拿了仁孝王後口中的珠子,和周王陪葬之中的名劍龍淵,其他的金銀財寶全都沒有碰。這倒是讓眾人疑惑,一個珠子和一把劍還敵不過墓中的金山銀山嗎?
宋爾莞醒來之後便一人向周王請罪,表明已經知道了盜墓人是誰,並且發了死誓一定要抓到此人,將失去的物件追回,否則此生不嫁。
宋家小姐今年已經二十有一了,與身為郎中令的哥哥宋爾延是同胞兄妹,兩人年幼喪母,其父又在哥哥宋爾延當街被人擄走的那一年怒氣攻心,英年早逝。照顧二人長大的正是其父的兄長,二人的大伯,當朝的丞相宋錦書。宋爾延在兩年前娶了貴族莘氏女為妻,可偏偏這位宋家小姐,秉性乖張,丞相拉下臉來為她說了好幾門親事,可最後全被她自己給攪合黃了,這不但讓丞相頭痛的不已,更讓周王頭痛不已。如今她又許了這等毒誓,當真是讓周王傷透了心神。
周王曾示意,不追究此事,並且重新讓工匠將墓道封死。可偏偏這位宋家小姐貴為女子,卻還是個忠義之人,回絕了周王的好意,騎著馬就離開了安陽城,如今去了哪裏都沒人知道。
少公子拄著頭,細細地聽著這些人說的事情,他幸災樂禍地想著,好在是沒將自己的名號報給這麻煩的姑娘,否則源源不斷的騷擾必定後患無窮,更何況那宋爾莞還是個死心眼的,若是知道少公子的名號,哪裏能放得過他。不過倒是苦了澹台成蹊那小子了,宋爾莞那般剛硬的性子,不知澹台成蹊能否應付的了。
接下來的八卦之事便都不好聽了,基本圍繞著宋家小姐,是怎樣攪黃了自己的幾個姻親之事。少公子沒想到,安陽城閑著的人倒還挺多,連男人也喜歡這種桃色的八卦之事。
少公子這回起身,頭也不回地往紾尚閣去了。
紾尚閣位於安陽城東邊,這裏與那喧囂的市井之所截然不同,沒了方才那股市儈繁華,十分隱幽,幾個巷子的交錯相連看起來雖娟秀,可周遭所建成的房舍卻莊重大氣。少公子走到一座恢弘的樓台前麵,隻見眼前灰牆紅瓦,絳窗綠柱,顏色搭配的雖然看起來有些俗套,但放置在一起,倒不那麽突兀,若是仔細瞧瞧還挺順眼的。
褐色的大門四敞,門的頂部用燙金色的字寫著紾尚閣。少公子從懷裏拿出之前莊荀差人送到清華寺的帖子,謙謙有禮地遞給門口穿著褐色麻衣的小友,他看了一眼帖子,對少公子欠身做揖,而後就帶著少公子進了紾尚閣。
路過一處四層小樓之時,但見裏麵人聲鼎沸,幾個人坐在桌前不顧旁人的高談闊論,雖然說的不是市井之中的八卦之事,大都是治國之道的大話,少公子卻依然覺得吵,他抬頭望去,卻見二層和三層的欄杆之處,正站著幾個身著華服之人,少公子即刻猜想這些人之所以這麽賣力辯論著天下事,是為了展現給這些華服之人看的吧。若是吸引了這些人的注意,入府做了幕僚,後半生便不愁吃穿了。
少公子無意沾染這些是非對錯,跟著帶路的小夥繞開了喧鬧,往院子後麵走去。
經過一處月門後,映入眼前的是一麵鏤空的石牆,放眼望去,能看到些許的翠色,少公子跟在褐色麻衣的小友後麵,一路走了進去。先是一聲一聲的讀書聲傳進了少公子的耳朵裏,他尋著聲音望向不遠處的幾間瓦房裏,隱約地透過窗子瞧見,屋子之中正有先生在傳道授業。幾個瓦房內的學生年齡相異,所教的詩書也不同。
少公子沒有仔細聽他們都在學著什麽,跟著小友走過了聲聲書卷,又路過了一處靶場,但見有零星幾人在練習投壺,也有人在練習射箭。
再往後麵走了大約半柱香的時間,便經過一處九曲廊橋,帶路的小友終於停了下來,指著前麵的一處湖泊讓少公子往那邊去。
紾尚閣的占地遼闊倒是出乎少公子的意料,這周王舉賢,愛賢,單憑這樣的見識,倒也不會是昏庸之人。少公子走過了廊橋,便見到了一處草坡,草坡上有幾個人或坐或臥地在浮橋上,靠著魚竿,盯著水麵,有人還眯著眼睛睡著了。
少公子一眼就看出了眯著眼睛快睡著的那位,正是許久不見的莊荀先生。
少公子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可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不到莊荀先生居然能將靜臥釣魚當做課業來傳授。
“來了?”莊荀先生始終處於閉目養神之中,他聽得出少公子的腳步聲,也知道若是少公子來到安陽城,第一個就會來找他。
“恩,”少公子淡淡地回道:“想不到這紾尚閣居然這般遼廣。”
“在我來之前,此處並沒有這般繁華,原先的紾尚閣隻有外麵那四層小樓的地方,一樓二樓人生鼎沸,四樓還要做先生的臥房,哪裏能讓授業的先生休息的好。”莊荀忽然睜眼,猛地收竿,眼見一條肥碩的大魚上了鉤。
莊荀將它卸了鉤丟在了魚簍之中,又在魚鉤上安了誘餌,丟向了湖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