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史上第一姑爺> 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帝設計

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帝設計

  楚皇很了解泰王的性格。


  當年草創大楚,征伐天下之時,他們三兄弟雖然是一母同胞,可是卻秉性各異。


  老大張之飛,也就是上一任楚皇為人慷慨俠義,重情重義,恩怨分明,是響當當的一條好漢,深得人心。


  而楚皇張之淵,則被評價為智計百出,多謀善斷,勇謀兼備。


  泰王三弟張之海,勇猛無比,武藝高強,能征慣戰,但卻性情暴躁嗜殺,心如鐵石。


  在楚皇的記憶中,泰王打仗,似乎從來沒有活捉過什麽人,亦是受降過什麽俘虜……跟他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當年張之飛去世前,因為獨子張桓年紀幼小,傳位於楚皇,並讓他和泰王立誓,要同心同德,安定百姓民生,興旺大楚。


  張之飛如此豪俠仗義,皇位不傳子而傳弟,以國事相托,張之淵,張之海兄弟二人自然是不敢違背誓言,多年來兄弟齊心治理大楚,國家日漸強大,民生富足。


  但時間長了,隨著楚皇的身體日漸羸弱,執掌兵部的泰王抓住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


  也不知道老張家是不是受到了什麽詛咒,當年張之飛臨終前隻有一個幼子,如今楚皇張之淵,也隻有太子這麽一個兒子,且尚在弱冠之年……


  這情形,似乎與當年張之飛傳位於張之淵的情形一模一樣。


  楚皇坐在花亭內,靜靜的想著這些舊事,越想越是傷感,越想越是心寒……


  如果張之飛從來沒有傳位給自己,泰王想來也不會有什麽複雜的念頭。


  但正因為大楚有過這個先例,難保泰王不會有什麽想法……


  大哥能傳位於二弟,那二弟為何就不可以傳位於三弟?

  而且眼下的情形,亦如當年……天子病重,太子年幼不堪大用。


  一切仿佛那麽的合情合理。


  ……


  與此同時,泰王已經走出了宮殿,他的親信和幕僚正站在皇宮的大門前等著他。


  見泰王走了出來,一名瘦高的幕僚急忙走上前替他披上了一件皮襖。


  “王爺,天氣涼了,切要小心保暖。”


  泰王裹了裹身上的衣服,道:“回去吧。”


  兩個人上了馬車,一同打道回府。


  車上,泰王突然問那幕僚道:“荀正,你今日讓我在朝中,將肖彬的奏折拿出來,請陛下不要敕封那沈白,是何緣由?不過區區一介豎子而已,如此針對於他,豈不是顯得本王太小家子氣,沒有容人之量?”


  那名叫荀正的幕僚道:“姓沈的書生不過是滄海一粟的小人物而已,不過把他當殿拋出,也不過是想試試陛下的態度。”


  泰王忙道:“什麽意思?”


  “王爺掌握兵部,且舊部遍天下,且兼皇室之尊,陛下對王爺可謂是又愛又恨,但畢竟是同袍兄弟,又有高祖臨終遺言囑托,想來陛下就是對王爺有什麽不滿,也不會過於苛責,但萬事無絕對……陛下要動王爺,也不過隻會因為一個理由。”


  泰王向前俯身,低聲道:“什麽理由?”


  “皇權。”那名叫荀正的幕僚低聲道:“隻有當皇權被威脅的時候,陛下才會對王爺動手。”


  泰王恍然的點了點頭,道:“那依照先生的意思,眼下就是皇權被威脅的時候了?”


  荀正點頭道:“陛下的身體日漸虛弱,太子還年輕不甚長進,平日裏也無大恩澤於百官,反倒是王爺,這些年結交百官,施恩於舊部,威望日隆……”


  泰王嗬嗬一笑,道:“本王雖有恩於舊部,但他們平日裏在民間為非作歹,弄的那些破事全都被百姓算在了本王的頭上,如今本王在朝野雖有威名,但在民間卻是名聲狼藉,那姓沈書生指責本王的策略,便是民意之向……”


  “哎,王爺不必擔憂,區區小民之心,如何能抵得上百官與士子之心?王爺日後若果真能得登高位,屆時在施恩於民,不出半載,則小民之心皆歸附爾,何需掛心?”


  泰王搖頭道:“隻是我那皇兄,未必肯吧。”


  “所以今天,屬下才要王爺當朝拋出肖彬的奏折,試探陛下的態度,這樣的小事,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王爺是在報複那舞弊書生!依照在下所料,陛下若是駁斥了王爺,那便是對王爺不滿至甚,且有意警告,隻怕天威發作在即……”


  泰王眯起眼道:“但皇兄卻準了我的奏請,不用那舞弊的小賊……”


  荀正笑道:“那就說明陛下忌憚王爺,不願與王爺正麵衝突。”


  泰王捋順著自己的胡須,轉頭看向馬車外,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少時,方聽他說道:“荀先生,本王今日在皇宮的後花園,觀察皇兄氣色……我看他麵色蠟黃且略有慘白,印堂之間隱隱發暗,雙眸深陷,顴骨高突,麵無四兩肉,已經是脫了相了……”


  荀彧眼睛一眯,道:“王爺的意思,是陛下大限將至?”


  泰王點頭道:“隻怕是挺不過半年了。”


  荀正聞言,略作沉思,問道:“敢問王爺之誌?”


  泰王一擺手,道:“別跟本王耍那些嘴皮子,你我相交多年,本王是怎麽想的,你還不知道嗎?”


  荀正忙道:“是屬下失言了。”


  泰王冷冷一笑,道:“當年張之淵從我大哥手裏接過了大楚,按道理來說,這大楚本當是我大哥那笨兒子的!結果那小子被他送到姑蘇做了個什麽吳王!如今張之淵又要不行了,我看現如今的太子還比不上張桓呢!他張之淵能從張之飛手中接過這天下,本王如何便接不得?”


  荀正笑了笑,道:“王爺此言甚是,屬下倒是有一計,可令陛下進退兩難,不得不倚重於王爺!”


  “何計?”


  “其實說來也簡單,王爺這些年,為那些舊部兵將抗了不少的禍事,惹得民怨沸騰,如今正是該讓這些人回報王爺了。”


  泰王奇道:“你的意思是?”


  “讓他們聯名上奏,保王爺繼承大統!”


  泰王聞言一驚,道:“如此,豈非大逆不道?”


  荀正搖頭道:“一個人上書,那是大逆不道,一百個人上書,那便是大勢所趨,五百個人上書,那便是人心所向!我朝本來就有這個先例,陛下的皇位也是從兄長手中得來的,他若是敢因為這些人的諫言而殺人,豈不是成了心胸狹窄的昏聵之君?嘿嘿,陛下他不敢的!他隻能是安撫,因為在這件事上,陛下不占大義,縱然最後他力排眾議,但為了安撫人心,日後也不得不托孤於王爺……”


  說到這,荀正伸出了兩根手指,道:“屆時,陛下隻有兩條路,要麽仿效高祖傳位之舉,傳位給王爺,要麽托孤於王爺,則屆時王爺權傾朝野,攝政天下,執掌幼年天子,亦如皇帝一般,王爺,無論陛下怎麽選,您都不吃虧的。”


  泰王恍然的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


  而皇宮內的花園內。


  楚皇也在一個人苦思良計。


  他杵著下巴,自言自語地道:“動兵除了他……但他總領兵部,舊部極多,且京城的禁軍之中,也多有其黨羽,若是走漏了風聲,怕是勝負難料……”


  慢悠悠地起身,楚皇又自言自語道:“但若不動手,他下一步必然糾結黨羽,聯名上書,朕是駁也不是,不駁也不是……萬一再弄成個朕死後,必須依仗他協助皇兒處理朝政的結局,吾兒豈有翻身之日?”


  想到這,楚皇痛苦的揉了揉太陽穴,歎氣道:“可惜朝中文武不是實力不濟,便是身份不行,縱然是有幾個忠臣,卻也無一個人可與他相抗衡,若是在這種時刻,他有一個對手,那就好了………”


  想到這的時候,楚皇不由一愣。


  “對手?”


  楚皇猛然站起身來,在花亭中來回的轉悠。


  “他想仿效朕,弟承兄業……但實際上,有一個人卻比他更名正言順……”


  突然間,卻見楚皇猛然一拍手,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二虎相鬥,吾兒得利……哈哈,朕有主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