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一次
顧竹笙在太和殿會見了拓跋餘和魏籌。因為拓跋餘相見的次數還是比較多的,所以也沒有什麽緊張感,甚至還和顧竹笙聯絡了一下之前的感情。而因為出了這樣的事情,顧竹笙也不好一直揪著以前的事情不放,所以對他的神情還是很溫和的。
可是魏籌卻不一樣了。這可是他人生第一次到皇宮,第一次穿著這麽厚重的官服,反正,今天的經曆來說對他既新鮮可又是陌生的。雖然他是一個大老粗的,但是看到顧竹笙全身透露出來的威嚴,心裏還是有些發慌的。甚至因為這個,他在見顧竹笙第一麵的時候就行錯了禮。
他踏入太和殿,看見穿著一身黃色的龍袍的站著筆直的顧竹笙,還有顧竹笙眼角掃過來的淩厲的眼風,就讓他的心裏發慌。腿一軟,“噗通”的一聲就跪了下去,在場的拓跋餘和顧竹笙都愣了一下。就連在一邊手裏還拿著墊子的小德子也是一臉的尷尬,他現在該不該把這個墊子拿過去呢???
因為魏籌低著頭,所以並沒有看見這幾個人臉上奇怪的表情。他雙手撐著,額頭“嘭嘭嘭”很認真的在地板上磕著,顧竹笙聽著這麽響亮的聲音非常的懷疑他的腦袋會不會磕出個腦震蕩出來。“草民見過皇上!”
顧竹笙趕緊下去把魏籌給扶起來,“愛卿平身。你現如今是二品的官員,不用再自謙為草民了,你這樣讓其他的大臣還怎麽辦?”想著那些大臣就跟魏籌一樣,一個一個一臉傻樣的排隊在他的麵前磕頭的場麵就覺得莫名有些好笑。
魏籌是個直腸子,看到顧竹笙這麽溫和的笑了,隻覺得他並沒有像別人傳的那麽的嚴厲,顧竹笙分明就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啊。認清楚顧竹笙的“真麵目”的魏籌心裏放鬆了一些,但是他還是有一個疑問,“剛剛陛下您好像說我是二品的官員?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草……微臣並不知曉啊。”
顧竹笙“哦”了一句,“在你們剛剛啟程回京都的時候,朕就下了一道旨意,把你封為二品的禁軍侍衛長。你在路上應該是還沒有聽到這個消息,這也正好,朕親自告訴你也是一樣的。”
難怪在宮門口那些穿著官服的和一些小太監們都一臉喜色的對著自己道恭喜,可憐他當時還以為這些人是因為他成功的把拓跋餘救出來了,所以心裏佩服在讚歎自己呢。原來是這個原因。魏籌頓時恍然大悟。但是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他何德何能能得到顧竹笙這樣的重用呢?
“皇上,微臣就是一個大老粗,既沒有立什麽軍功,又不認識幾個大字,陛下讓我去當一個二品官員,別說別人了,就是說俺,我自己也覺得這是說不通啊!”魏籌惶恐不安,雖然在並州被冷落的時候,心裏還時常會湧現出一種壯誌難酬的哀傷,但是這一個為國展現宏圖的機會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這讓他有一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遲早都會把自己砸下來的感覺和擔憂。
顧竹笙笑了笑,“雖然你不識幾個字,但是你可你行軍打仗行啊。朕讓你當這個禁軍侍衛長也不需要你識文斷字,整天在朕麵前吟誦一些風化雪月的,你隻要能好好的維護京都裏麵的安全和秩序就行了。當初的那個禁軍侍衛長正好不小心死掉了,你也就正好替了這個位置,沒有誰能比你更加適合這個位置了。”其實哪個禁軍侍衛長是當初想要和太後密謀的時候,被上官塵給一刀給砍死了。但是這個事情他不能就這麽的說出口,這畢竟還有拓跋餘在呢,以後魏籌當上了那個位置,自然會知道裏麵的彎彎道道。
誰也沒有比我更適合這個位置了?魏籌驚訝的看了顧竹笙一眼,為什麽皇上對他的評價這麽高,難道就是因為他把黑風山的事情處理的很圓滿嗎?那之前呢?他之前並沒有直接見過皇上,顧竹笙也沒喲和他有過直接的接觸,那他之間又之怎麽知道他的存在,並且還那麽的對他委予重任呢?這個是魏籌心裏麵的最大的一個疑問。難道顧竹笙還有一種奇異的能力不成?
“哈哈哈哈!”顧竹笙看著魏籌一臉的疑惑的神色,好像一點不清楚的樣子,讓他的心裏出現了一種得意的心情,讓他莫名的有些開心。“我自然是之前就認識愛卿你了,不過這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所以你不認識我也是應該的,因為當初你並不知道我真實的身份。”
顧竹笙是在前幾年親自帶兵去西北打仗的時候認識魏籌的。但是魏籌還是一個總兵下麵的一個小小的副手,但是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是顧竹笙在暗地裏麵觀察到的。而且魏籌這個人的膽子特別的大,當初顧竹笙派了一個大將去直接捅了地方的營地,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泄露了消息被地方給知道了。那名大將就被圍困在了裏麵,情況非常的緊急,如果救援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就會損失一大批的將士。
後來魏籌就想了辦法,他自己帶領了十幾個身手矯健的士兵,隻身深入地方的營地,然後一把火就把他們的糧倉給燒了。趁著地方營地大亂的時候,他就趁機的把大將給救了回來,並且還反將了地方一軍。那個時候顧竹笙就對他又濃濃的讚賞之意。
然而很可惜的是,因為後來顧竹笙不小心在西北受了重傷,回到京都的時候就已經是有些意識不太清楚了,於是就把重用魏籌的這件事情給忘記了。後來他也記得起了他這個人,但是恰好那個時候魏籌又因為直爽的性子被一個大官員給得罪了,總兵沒有當成,直接貶到了並州當一個什麽權利的都沒有的司馬。而回到並州老家的魏籌就正好把小時候定的親給成了,正生活的濃情蜜意,所以顧竹笙就暫且把他給放下了,直到現在才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