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做了一個決定
不止是桂嬤嬤,所有在場的人的臉色都變了一變。顧竹笙竟然如此清楚一個普通嬤嬤的家裏人口情況,這個表示什麽?難道顧竹笙早就發現了什麽不對勁?
顧竹笙沒有開口再說什麽:“好了,把她們兩個都給我拉下去吧,每個人打四十打板子。打完之後,生死不論,直接遣送出宮!此生不得再踏入京城一步!!”
顧竹笙的這個命令又一次的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們本來已經準備好了顧竹笙準備揭露出什麽東西來的,可是顧竹笙說完那句話後又突然就再也沒開口往下說了。
而且今日還沒有把這兩個人給處死,這可是泄露後宮內秘的大罪啊,簡直是死有餘啊!而顧竹笙的為人絕對不是什麽心善仁慈的人,一般是肯定不會輕易放過她們的。
難道是因為這兩個人是皇後娘娘宮殿中的人,因為顧忌皇後娘娘的麵子所以才手下留情?可是昨天晚上也沒有顧忌皇後娘娘的臉麵,責罰了宮殿裏麵的所有人啊!
而且,這四十大板雖然不會直接死,但是也是會打的半死不活的。桂嬤嬤的年事已高,在四十大板下肯定是熬不住的。然而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不是小宮女嗎?怎麽最後死的卻是嬤嬤一個人?大臣們再聯想之前顧竹笙說的話,忽然覺得這裏麵肯定有內幕,而顧竹笙是肯定知道的。而他今日這麽做,無非就是在警告這幕後之人!
這麽一想,頓時腦袋清明了許多。大家同時也不禁有些噤噤然,顧竹笙對這點輿論的走向都這麽的清楚,那他們私底下的小動作,顧竹笙豈不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齊閔也被顧竹笙的做法給震了一下,還在嘴裏打轉的話也說不出口了。今天實在不是一個好時機啊,隻能下次再另找個時機了。
顧竹笙宣布退朝的時候,齊閔和宣公侯才站了起來。
在顧竹笙的有意無意下,好像都一直忘記了齊閔和宣公侯一直在朝廷裏麵跪著,也沒有讓他們起來。這麽啪啪打臉的行為,讓這父子兩人頗有些丟臉。
而其他的人也為了避嫌都裝作很忙的樣子,轉頭跟相熟的官員一起聊天去了。齊閔看到這點,衣袖裏麵的手狠狠的攥了起來。
宣公侯對那些目光卻是如芒在背一樣,極不舒服。
此次的出師不利極大的挫傷了他的麵子,他責怪的看著齊閔:“你不是說這件事情你會做的萬無一失嗎?你真的讓我太失望了!哼!”
宣公侯甩著袖子憤怒的離開了。
對於宣公侯這樣推卸責任的行為,齊閔也是非常的惱火,可是宣公侯是他的父親,他隻好努力按捺住自己的情緒。
小不忍則亂大謀,他很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整理整理衣冠,他便坐上一頂轎子自己回到了宣公侯府。
他下了轎子以後,就問近身的小廝宣公侯的下落。
而近身小廝抖了抖身子,在齊閔看過來的時候才小心的答道:“老爺現在在趙姨娘的房間裏,說是在那裏吃午飯。”
齊閔的眸子裏麵黑沉的看不清任何的情緒,而在一旁的小廝卻更是害怕了。過了許久,齊閔才轉身離去,往王夫人的院子裏麵走去。小廝鬆了一口氣,趕緊跟上。
王夫人果然又躲在房間裏麵痛哭著,而房間裏麵素常整齊的擺設也是七倒八歪的,還有一些花瓶子砸下來的碎渣子。
齊閔走進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個光景,不用想,宣公侯肯定是因為對他心裏有所不滿,就把心裏的怨氣給牽連撒到王氏的身上了。
這幾年,因為他的能耐,官路一片亨通,宣公侯對著他的母親王氏也是非常的尊重,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著王氏一會兒,而至於那個趙姨娘,這幾年早就被他打壓的窩在角落裏麵不敢出來,沒想到今日又是被她找到了機會,把宣公侯爺給勾了過去。
王氏雖然是出生大家,是典型的大家閨秀,禮儀姿態看的很重。可是就是因為這樣,在宣公侯的眼裏就覺得她這是木訥,一點兒變通都不會,所以新鮮勁兒過去的時候,就對著王氏不冷不淡的。
在齊閔生下來的時候,宣公侯已經是搬進了一家又一家的小妾,而王氏則在一個又一個黑暗冰涼的夜裏哭泣。這個情況在顧竹笙獨寵千昕月的時候有所收斂,這點齊閔還是挺感激顧竹笙的。
後來,齊閔爭氣,考上了官,並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這時,宣公侯才漸漸的注意到他這個備受冷落的嫡長子,自己在府中地位升高的同時,王氏的待遇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整個人的精神風貌也比之前要光鮮亮麗了許多。
對於這樣的情況,齊閔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但是今天的這件事情,讓齊閔對於宣公侯的失望就更加深了一層,也非常的生氣。
這樣的人,怎麽能當好宣公侯呢?還不是靠著族宗的陰澤嗎?除了這個,他這個名義上的父親還算的上什麽?
王夫人哭了許久,抬頭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呆呆的站在一邊,非常的心虛,趕緊擦幹自己臉上的淚漬。對著一邊的丫鬟狠狠的瞪了一眼,責怪她在齊閔過來的時候沒有告知她一聲。
而小丫鬟也非常的委屈,這齊閔想要進來她還攔的了嗎?不過她也隻好低下頭什麽也不能說。
齊閔看著強撐著的母親,並沒有揭穿,也沒有提及剛剛的事情。這讓王夫人鬆了一口氣,她終究是不願意在自己的兒子麵前露出這麽脆弱的一麵的,而且這件事情讓齊閔知道也是讓他夾在中間為難,還不如就爛在自己的肚子裏什麽也不說。
於是她也笑著關心的問起齊閔的生活起居的問題,並時時的叮囑著他要懂得照顧自己。
這樣為著自己考慮的母親齊閔的心裏怎麽會不心疼?想到剛剛母親傷心的表情,齊閔的心裏暗暗做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