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探兄
呂雯梅掃了她一眼:“我回來,你一定很失望吧?”
明珠麵上略顯憂鬱之色,默然無語。
呂雯梅見她麵上黯淡無光,知蕭懌定然沒對她好,輕輕一嗤,“我來找你,也沒別的事。隻是想告訴你,那天你跟我說的話都是騙我的,太子喜歡的人終究是我,不是你。”說完,離了瑤芳閣。
蕭懌見呂雯梅出來,上前道:“你出來了。”
呂雯梅淺笑道:“你還在這兒等我呀。”
“當然要等你一起走啦。”他想問呂雯梅跟明珠說了什麽,但覺不便問,就忍了。說道:“你累嗎?如果不累,我想帶你去見我父皇,跟他說一聲。”
呂雯梅感到有點疲勞,但想自己回來了,總該去見見皇上,就道:“我跟你去。”
他們來到章德殿,向坐在紫檀案旁習字的蕭翁業行了禮。蕭懌道:“父皇,呂姑娘回來了。”
呂雯梅跪下道:“那日民女誤會太子殿下,負氣離宮,實在不該。”
蕭翁業運筆如行雲流水,絲毫無停滯:“你既知錯,改了便是,無需再向朕請罪。隻是你的脾性,總該改改。”
呂雯梅懊悔,越加低頭:“民女知道了。”
蕭懌和呂雯梅出了殿,他揣測著父皇的話,猜想應是呂雯梅的性子如果不改改的話,就不能允許她做太子妃。若真如此,可是件苦惱的事。
呂雯梅則想:皇上沒責罰我,真是萬幸。隻是他要我改性子,卻不知能否改得了。想到這,也有些犯愁。她向蕭懌看去,見他雙眉微蹙,似有滿腹心事。想他定也為這事煩惱,就沒多言,默默跟他往回走。
蕭懌把呂雯梅送回朝霞台後,獨自回到東宮,暗道:“雯梅你終於回來了,我不能再叫你離開我。不管父皇怎麽想,我都要娶你。”
過了不多時,孟錦雲就來了。蕭懌向她行了禮,見她麵有慍色,想她可能是為呂雯梅回來的事而來。果然孟錦雲問道:“呂雯梅那丫頭是不是又回來了?”
“她剛回來一會。兒臣已帶她見過父皇了,父皇沒有怪罪她。”
孟錦雲如何聽不出他這話的意思,冷笑一聲,道:“你是認為母後要怪罪於她?”
蕭懌欠身答道:“兒臣不敢。”
“不敢?”孟錦雲冷哼一聲,道:“母後看你是嘴上說不敢,心裏可敢著呢。母後不妨告訴你,你父皇已經發話,就算呂雯梅回來認錯,也不會叫她做太子妃。”
蕭懌麵上一驚,氣苦道:“可是兒臣隻喜歡呂姑娘,隻想讓她做太子妃,父皇怎麽可以這樣?”
偏孟錦雲還說:“你就不該喜歡上那個野丫頭,依她那樣的性子,如何有資格當太子妃?依母後看,趁早叫她出宮,省得麻煩。”
蕭懌難以接受,不滿地道:“母後,您能不能不要這樣說她?就算您不喜歡她,兒臣也絕不會讓她離宮的。”
孟錦雲氣結:“你……你這是公然跟母後作對!”她抬手想打他,但看到兒子幽怨的眼神,不知怎的,竟感心痛,這一掌便打不下去了。她眼裏含淚,傷懷地道:“懌兒啊,你為了一個女子,竟要跟娘鬧到針鋒相對的地步嗎?”
蕭懌有點愧怍,道:“母後,兒臣並無此意,您別多想。兒臣真的很喜歡呂姑娘,求您別為難兒臣。”
孟錦雲怔怔看了蕭懌片刻,目光刹那變得冷冽:“母後隻能答允你,在那丫頭不犯錯的情況下可以不趕她走,若是她再做錯事,必定要叫她搬出去,到時你可別怪母後狠心。”她向門口走了兩步,又想到一事,回身厲聲警告:“你父皇現在正為你那天跟一個不明身份的黑衣女子的事生氣,往後你絕不準再到宮外結識一些不三不四的女子,否則我們的地位恐不保。”
蕭懌抑鬱不已,悶坐席上。
長信宮裏,昌泰督促蕭哲完成功課後,叫宮女領他回偏殿休息。
芊月進來道:“娘娘,那個叫呂雯梅的丫頭又回來了。”
昌泰有些意外:“什麽時候?”
芊月道:“就在今天下午。聽說她是被長公主領回來的,太子好像很高興,還帶她去見皇上。”
昌泰笑了一聲,道:“本宮還道那丫頭生氣不願回來了,現下看來她是跟太子解除了誤會。”她思量少許,道:“不過這樣也好,放著她在宮裏,定會沒個安生。”
次日早朝,蕭翁業坐於龍案後,聲音緩而沉:“現今我齊國打敗了西虞,但西虞仍有小股兵力騷擾我邊陲重地。”他看向蕭懌,“太子,你認為該如何抵禦?”
蕭懌思慮片刻,道:“需要嚴防固守。”
“具體講來。”
蕭懌徐徐道:“兒臣認為應將駐守邊關的老病殘弱者替換下,替補新兵以增強防禦。另外可將一些沒有土地的流民和判了流放的罪人遷到邊關定居,在那裏頓兵頓田,這樣邊關就安全了。”
蕭翁業目中微露嘉色:“可以。你覺得派誰去辦此事好呢?”
蕭懌略一思忖,道:“兒臣覺得派大將軍秦子聃去比較好。大將軍對那裏的情況比較熟悉,若遇到特殊情況,也能應對得來,且大將軍謹慎多智,兒臣想他應該可以辦妥這件事。”
蕭翁業微微頷首,對秦子聃道:“此事就交由大將軍你去辦。”秦子聃躬身應諾。
蕭懌下朝回東宮的路上,忽聞身後有人叫自己,回頭一看,卻是明珠。他不知她有何事,就站下等她說話。
明珠緩步上前,目光並不與蕭懌相接,低低的聲音裏滿是羞愧:“那晚的事是我不對,還請殿下諒解。”
蕭懌淡淡說道:“那天的事已經過去,你不用再提及。”
明珠心下稍慰,抬起頭道:“謝殿下。”
蕭懌臉上一絲笑意也沒有:“我原諒你隻是因你對我有恩,不為別的。”他目光一斂,說道:“你記著,隻要你肯安分守己,就可以繼續留在宮裏,否則我隻能把你安置到宮外。”說完離去,獨留明珠一人呆立原地。
這日在東宮殿內,蕭懌隨意拿起一卷書要看,卻見呂雯梅走了進來,喜道:“雯梅,你咋來了?有事?”
呂雯梅含笑帶嗔:“沒事就不能來了?”
“行啊。”蕭懌笑著向她招招手,“你過來,坐在我身邊。”
呂雯梅挨著他在席子上坐了,見案上有一卷書展開著,問道:“你在看何書?”
“是《左傳》。”
呂雯梅凝神想著道:“我記得《左傳》中有一篇說莊公的故事,講得是魯莊公和齊國圍攻郕國,郕國戰敗向齊軍投降,魯國大臣仲慶父建議莊公打齊軍,但他說自己沒德行,齊軍無罪,罪是由自己引起的。《夏書》說‘皋陶努力樹立德行,具備了德行,別人自然降服。’因此還是姑且陪養德行,等待別人降服的時機。魯莊公帶兵回國,君子由此讚美他的做法,是這樣吧?”
蕭懌目露嘉許之色:“你說得很對,是這個意思。”他麵顯愁容,“魯莊公說得是有些道理,可對於西虞而言,是不會因我齊國具備了德行就輕易降服的。”
呂雯梅覺他的話是對的,也隻能用武力解決,而不能用德行感化西虞,實在不如人願。
蕭懌遲疑一瞬,道:“雯梅,有一事我想告訴你,秦將軍明天就要到邊關了……”
呂雯梅驚訝:“我哥明天要去邊關?他去那做啥?”
蕭懌道:“前幾日我父皇說西虞戰敗,但仍有一些兵力騷擾邊關,所以想讓秦將軍帶一些士兵到邊關,替換老病殘弱者,並讓一些百姓遷到邊關定居,以鞏固加強防禦,確保邊陲安寧。”
呂雯梅柳眉微緊,語中大有不舍之情:“是這樣。”
蕭懌知她不舍,便問:“你現在想不想去見見他?”
呂雯梅“嗯”了一聲,想到兄長剛打完杖回來沒多久就又要走了,也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她問蕭懌,但蕭懌不能預知。
呂雯梅隨蕭懌出宮,向大將軍府行去。剛進府,呂雯梅就叫道:“爹、娘、哥哥、公主,我來啦!”
秦子聃從正堂走出來,向蕭懌行了一禮:“殿下、妹妹,你們都來了。”隨後呂永、耿華、陽則都從堂屋走出來,大家相互見了禮,呂永招呼道:“大家都進去坐吧。”
大家進去在席子上坐了,蕭懌對秦子聃道:“明天你就要走了,我帶雯梅過來見你一麵。”
秦子聃欠身:“謝殿下。”
呂雯梅雖聽蕭懌說他不知秦子聃何時能回來,但還是忍不住問道:“哥,你這次去邊關,何時能回來?”
秦子聃麵露難色:“這個,我就說不準了。不過這次不是去打仗,我辦完了事就會回來,應該不會太久。”
陽則看出呂雯梅對秦子聃的回答有點失望,說道:“小姑你不必擔憂,你哥會早些回來的。”
呂雯梅雙手執起茶盞道:“妹妹以茶代酒,祝哥哥早日辦完事情回來。”
蕭懌也手執茶盞道:“我也祝秦將軍順利辦完事情,早日歸來。”
秦子聃甚喜,連聲稱好,與二人對飲一盞。
耿華關心女兒,問道:“梅兒,你這些天在宮裏可還好?”
呂雯梅覺著自己住在宮裏有些憋屈不得自由,但不想讓母親知道,勉強一笑道:“挺好的。我在宮裏吃得好,住得也好。娘,你就不用操我的心了。”
呂永笑裏帶怨:“我早就跟你說過,梅兒已是大姑娘,你沒必要再操她的心了,可你偏不聽我的話,現在你總該放心了吧?”
耿華因那日呂雯梅誤會蕭懌後又回到宮中,不知她情況如何,自然有些不放心她。聽呂雯梅說在宮裏挺好,又見蕭懌對她一如往日,方才心安,含笑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