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開放與封閉(二合一)
李鋒之所以第一站選擇了大英帝國,就是為了英國的半導體ARM公司,這個後來的移動芯片霸主。
半導體是電子產品的核心,是整個信息產業的基石,是個技術高度密集型的產業,所以再說ARM公司之前,讓我們先說說半導體行業的幾種模式,
1、IDM模式(垂直整合模式)。即一個公司包辦從設計、製造到銷售的全部流程,需要雄厚的運營資本才能支撐此營運模式,如如英特爾和三星。
三星很牛逼,一方麵是垂直整合模式,能製造自己設計的芯片;另一方麵,它也扮演代工廠的角色,同時給蘋果公司設計的A係列處理器提供代工服務。
當然,英特爾也牛逼,也是CISC(複雜指令集)的IP設計者,幾乎壟斷了X86處理器,主要是電腦芯片及服務器芯片。
2、IP設計模式。ARM比較特殊,它屬於最上遊的IP設計商,是RISC(精簡指令集)的設計者,不製造、不銷售任何芯片,隻是設計IP,包括指令集架構、微處理器、圖形核心、互連架構,然後將其技術知識產權(IP核)授權給其他半導體廠。
3、無晶圓廠模式(芯片設計+外包生產+銷售)。如高通、聯發科等,從ARM那裏拿到授權,設計自己的芯片,並負責銷售,
但高通在移動芯片能有今天如此強悍實力,不是因為它在芯片設計方麵的優勢,主要是在通信領域專利布局,高通的戰略是“賣基帶送CPU”,利用自己在3G/4G的通信專利賺錢,
而高通專利許可費,還不是按照“單個芯片收費”來計算的,而是按照手機整機成本價百分比來計算,甚至,可以說高通是整個智能手機的爸爸,也不為過,
4、晶圓代工模式(純芯片製造),如台積電、格羅方德……光台積電一家就幾乎壟斷了整個代工行業,市值也高達2000多億美金,這可不是普通的代工,而是代表著最頂級的製造業,光後背涉及到18個頂級供應商,代表這一國工業的最高水平。
就拿國人最為自豪的華為來說,如果華為上市的話,市值也就與台積電差不多,雖然華為現在沒有上市,但市值可以進行了同類對比,不可否認,現在的華為遠不是三星的對手,
整個三星集團(三星電子+三星半導體+三星重工+三星物產+三星航空…..)加起來的市值大約在3600億美金左右,那華為整體上市的話,大約應該在2000-3000億美金之間,
當然,如果華為在A股上市的話,以國人的尿性,翻一番也是有可能的。
讓我們把整個芯片再來捋一遍,兩個IP設計商:ARM(RISC精簡指令集),開發的生態,有高通、聯發科…..
英特爾(CISC複雜指令集),封閉的生態,也隻有英特爾、AMD(不是ARM,是農企AMD)兩家;
三大芯片製造商:台積電(純代工)、英特爾、三星,
……
而李鋒此番前來,就是為了拿到ARM的芯片技術的RISC授權。
現在還不是那個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采用ARM架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屬於ARM的移動霸主時代還沒有來臨,
現在ARM的市值才不過10億美金,連鋒銳的一半都沒有,直到移動時代來臨之後,ARM的市值也開始暴漲,
不過因為ARM的商業模式,ARM的市值一直不高,那怕到了2016年,軟銀以322億美金收購ARM的時候,收購價還溢價了43%。
作為一家開放出售芯片技術授權平台的公司,當聽說一個中國的企業想要獲得他們的芯片架構,ARM雖然很好奇,但態度非常熱情,首席執行官沃倫.伊斯特在會客室親自接待了李鋒一行。
這位四十多歲的伊斯特,是個典型的英國人,一個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紳士形象,說起話來讓人非常舒服,也沒有因為李鋒的年青說什麽,
一陣客套後,伊斯特簡單了介紹了一些公司的理念和情況後,就讓助手把ARM架構的芯片示意圖,直接投影在後麵的屏幕上。
架構是什麽意思呢?
這樣說吧,做CPU其實和我們蓋房子類似,ARM賣的是一套房子的基本設計藍圖。IC設計公司(高通)買下藍圖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其進行修改、裝修,比如要設計幾個房間?餐廳和衛生間各要多大?
伊斯特指著示意圖,說道:“李總,這些都是我們ARM的芯片架構,上麵都有具體的參數,目前我們比較成熟的是6係列,現在諾基亞、摩托羅拉都是用的這個係列,當然,我們還有剛開發成功的7係列。”
就像伊斯特說的那樣,幻燈片上麵的參數、示意圖,非常的詳盡。他們根本都不用耍花樣,這些所有的構造和細節,ARM都已經申請了專利,你可以偷偷摸摸生產,但一旦你大規模量產,就等這吃官司吧。
在大體介紹完芯片類別後,伊斯特接著向李鋒他們,又說了下收費的情況:“這個6係列前期授權費隻有200萬美金,後期每個芯片我們收取2美金的專利金費用就夠了!”
ARM的盈利模式就是:一是靠前期授權費,少則100萬美元,多則1000萬美元,一次性付清,具體多少取決於所購授權技術的複雜程度,
二是後期的版稅,版稅則是每賣出一顆芯片交一點,通常是每個芯片1至3美元。
前期授權費用是200萬美金,這點錢,倒無所謂。
但是每片芯片收2美金,那就得細算了:做個一百萬部的手機就得給他們200萬美金,一千萬部就是2000萬美金,一億部就是2億美金了!
況且伊斯特也沒有安什麽好心,別的大廠都是1美金的版稅,給鋒銳的則是2美元,而且6係列明顯已經屬於快要過時的產品了!
伊斯特還把自己當成了啥也不懂的土包子了,幸虧來之前,李鋒讓人做了詳細的調查。
不過,李鋒什麽都沒說,隻是問道:“那7係列呢?”
伊斯特說道:“雖然7係列是我們新推出的產品,但這個的造價就要貴很多了,起碼需要五百萬美金的前期授權費用,而且每片芯片專利金要3美金,雖然有些貴,但絕對的物超所值。”
李鋒接著問道:“那我們鋒銳能不能拿到架構層級授權呢?”
ARM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對外提供授權:架構層級授權、內核級授權、使用層級授權,從字麵上就能很容易理解,
做個很形象的比喻:假設我寫了一篇文章,我告訴甲,你可以拿去修改後使用,便是架構層級授權;我告訴乙,你可以在你的文章中引用我的文章,便是內核級授權;我告訴丙,你隻能對我的文章進行轉發,不能更改,不能添油加醋,便是使用層級授權。
像高通、三星、蘋果都是架構層級授權,可以進行魔改,而華為是內核級授權,而其他很多有中國背景的企業都是使用層級授權,也就是公版,
當然,你也不要以為拿到ARM的授權就能生產自己的芯片了!總有人把做SoC(係統級芯片)說的像對著示意圖用膠水糊紙盒那麽簡單,覺得從ARM那裏買公版方案後,扔給台積電生產,就能做出自己的SoC(係統級芯片),
這種想法簡直就像,以為自己看了幾遍梅西的過人錄像就會踢球了,能加盟巴薩踢歐冠。
小米的雷布斯也投了幾十億做澎湃芯片,但從S1上市到現在小兩年,S2也聽不到響動了,
據說幾次流片失敗,每次四百萬美元,亮都不亮,這還怎麽玩!自此之後,說華為搞SoC不過如此的聲音小多了,而且估計一時半會,咱們也看不到澎湃S2了。
也幸虧現在不是移動智能時代,伊斯特想了想就給了答案:“這樣的話,7係列前期授權費用1000萬美金,而且每片芯片專利費要3美金!”
李鋒說道:“據我們調查,好像別的廠家後期每個芯片的專利費都是1美元。”
伊斯特麵不改色的說道:“那是因為他們手機出貨量大,所以這樣這個優惠政策。”
李鋒說:“好,那如果我們把前期授權費用提高到1200萬美金,每片芯片專利費要降到1美金,怎麽樣!”
李鋒還是想,像代理《奇跡MU》一樣,提高前期的授權費,來降低後期的分成。
本來伊斯特還想拿捏李鋒一下,“那我們再考慮考慮”,
沒想到,李鋒直接站起來說道:“那我們就過兩天在過來吧!”說完,李鋒就準備向外邊走去。
現在ARM可不是以後的ARM,現在1200萬美金,就能差不多是ARM半年的利潤了,
所以,伊斯特一看李鋒真的要走,急忙拉住李鋒,說道:“李總,沒問題。”
最終ARM贏得了現在,而李鋒就贏得未來。
別看李鋒現在花錢多,等到智能手機火爆起來後,就會發現,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甚至可以說,到那時,李鋒再來找ARM,那價錢就不是什麽1200萬美金了,起碼兩三千萬美金起價,每片芯片不抽你個三四美金,絕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你再想要架構層級的授權,根本就不用想了,
這不就是重生最大的優勢嗎!
剩下具體的協議,由李鋒率領的“專利小組”負責起草,李鋒可算是有時間在英國逛逛了。
作為小貝的球迷,來英國,沒看場英超,還真有點對不起自己,李鋒還特意看了場阿森納與曼聯的比賽,場麵還是個火爆了,
尤其是現在的曼聯還有萬人迷的小貝,暴脾氣的基恩,而阿森納還有亨利大帝、冰王子博格坎普,
不過比賽的結果還是阿森納笑到了最後,而且如果李鋒沒記錯的話,這個賽季英超冠軍就是阿森納,而且還是以不敗記錄收官的。
雖然李鋒沒事東玩玩、西逛逛,但李鋒通過ARM的發展史,最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鋒銳以後要走那一條路?是開放?還是封閉?
在科技圈,開放與封閉,這兩個詞的爭鬥已經持續很久了,英特爾與ARM、微軟與蘋果、蘋果與Google,就像是蘋果“封閉”iOS係統,Google“開放”的Android係統,
但好像最後都是“開發”的贏麵大一點,就像英特爾(CISC複雜指令集)與ARM(RISC精簡指令集),就像一個人選擇了兩條路,一個高耗能、高功效,一個低耗能、低功效,但最終的終點都一樣,低成本、低耗能、高功效,
英特爾是封閉的,它的芯片都由它自己生產,而且其競爭對手隻有AMD一家;而ARM則將芯片架構的設計授權給蘋果等企業使用,最終在移動時代,占據了移動智能設備95%份額的ARM戰勝了英特爾。
PC時代,“開放”微軟也戰勝了“封閉”的蘋果;
移動時代,“開放”Android也戰勝了“封閉”的iOS,這個“戰勝”還有點尚早,隻能說是占據了市場份額的80%;
好像最後的結論,就應該是“開放”戰勝“封閉”,但實際上呢,ARM的市值連英特爾的零頭都不如,而ARM也無法控製下遊產業鏈;而蘋果隻用了20%的市場份額,拿到了整個智能手機產業80%的利潤,而且Android係統的商業程度,遠沒有iOS係統高;
其實,這樣的爭議毫無意義,開放與封閉,本質上還是科技巨頭為自己利益訴求服務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ARM因為被英特爾打得連媽都認不出來了,不得不走向了開發之路,走了30年才到現在這個地步;而穀歌是因為喪失了移動時代的先機,然後直接把安卓開源了,都是不得不而為之的策略。
但對李鋒來說,因為明年的開放者大會,其實鋒銳已經走上了“開放”之路,
隻不過,對李鋒來說,“開放”是開放,但要開發到什麽程度,這是個問題?
畢竟穀歌之所以把安卓開源了,除了為了趕超蘋果的腳步外,最主要的是穀歌核心業務是搜索,不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