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室可興> 第八十二章 甲兵耀日圍東平(修)

第八十二章 甲兵耀日圍東平(修)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底,劉備麾下趙雲軍與曹操主力遭遇,惡戰,折損慘重,但陣斬曹仁、牛金、牛蓋等將,兩敗俱傷。關羽追曹操不及,回轉壽張。劉備在壽張召開軍議,賞功罰過:

  降趙雲為軍司馬,送往臨菑養傷。


  太史慈雖也主戰,但他並非主將,錯不在他,又殺敵立功,救援趙雲,功大於過,任命為射聲校尉,統領孫符舊部,重組弓兵部隊。


  衛靚傷重,也送往臨菑養傷,泰山兵由徐盛暫領。


  恭義校尉部曲軍侯肖建力戰有功,提拔為軍司馬,暫時統領恭義部,重組軍隊。


  申斥魯肅,貶為徐盛參軍。


  太史慈暫領折衝軍,以這幾天在壽張鄉裏俘獲的黃巾兵精壯進行補充,重新補全編製。


  七月一日,輔義校尉吳福及假佐胡誌說降司馬俱。司馬俱率所部萬人來投。劉備親至壽張城外迎接,司馬俱早早滾鞍下馬,單身向劉備快步走來。劉備也下馬相迎。司馬俱拜倒在地,道:“昔日得罪將軍,望將軍恕罪!”


  劉備大笑道:“昔日為敵,各逞勇力,談何得罪?卿棄暗投明,吾歡喜還來不及,怎會怪罪於卿!”伸手將司馬俱拉起,把臂言歡,將當日漯陰城下相對作為笑談,表示是不打不相識。


  司馬俱心中大定,整個人都放鬆下來。要說司馬俱來投也是經曆過一番心理掙紮。攻漯陰時意得誌滿,被劉備追擊時心膽欲裂,肆虐兗州時雄心萬丈,得知王喜被殺又恐懼萬端、彷徨無計,吳福和胡誌一來說降,有威有德,一番搓揉,司馬俱立時崩潰,頹然同意投降。這一路走來渾渾噩噩,見到劉備如此親密自如,才終於放下擔心。


  劉備命司馬俱紮營於壽張城外,拉著司馬俱單騎巡視其營,效法光武故智。劉備如此做並非魯莽,而是綜合形勢與司馬俱心理做出的舉動。見到劉備如此信任,司馬俱心中熱乎乎的,眼中含淚。黃巾兵更是舉營歡呼萬歲。


  劉備遂坐鎮司馬俱軍中,親自主持整編黃巾兵,召集各級將領,說明裁撤老弱、簡選精壯之必要性,表示各級將領一無變動,仍舊由司馬俱統領,但青州軍軍紀須當遵守。劉備與司馬俱等人談整編時親切和藹,談到軍紀時則一臉肅然、鐵麵無私,恩威並施,黃巾將領皆伏地道:“唯將軍之命是從!”


  最終挑選出四部精壯,少數為青州兵,大多數都是兗州兵。劉備任命司馬俱為秉義校尉,統領一部,其餘三部軍司馬從降卒中簡拔,分別為留孝、馮蘆、蔣益。


  如今劉備在壽張已聚集起兩萬大軍。


  揚武軍,統帥關羽,麾下朱樟、陳祿、吳福三部;建義校尉左黑虎在東阿監視棗袛,故將應舉部暫撥入揚武軍,共四千五百人;

  折衝軍,由射聲校尉太史慈臨時統率,嚴朗領原驍騎部;章進去瑕丘說巢集未回,肖建替代叛死的王虎,暫領之;懷義校尉管亥往襲蒼亭津,之後的命令是與左黑虎合圍東阿,故將衛靚部臨時撥入折衝軍。如今衛靚重傷,其部由徐盛暫領,折衝軍也補齊四千五百人。


  還有劉備直接統帥的黃巾七部,校尉(軍司馬)分別為青雀(高甲)、周泰、蔣欽、司馬俱、留孝、馮蘆和蔣益,近八千人。


  這幾日在壽張鄉裏招徠俘獲到的黃巾軍足有萬人,精壯數千,補充進折衝軍後仍有大量剩餘,劉備又將其補充進武衛五營。耿奇之武衛營越來越向親兵護衛方向轉變,仍舊為五百多人,未擴充。典韋被提拔為摧鋒中郎將,統領原摧鋒、先登兩營;劉猛被提拔為陷陣中郎將,統領原陷陣、敢死兩營。兩人各補充千人,即典韋軍和劉猛軍各兩千兩百人,合計四千五百人,兵甲鬥具為諸軍之冠,也由劉備直接統領。


  七月五日,劉備留陳祿守城,率大軍東下,進逼東平陸。甲兵耀日,旌旗蔽天,連綿數裏,氣勢雄壯。


  劉備這幾天實力飛速膨脹,曹操也沒閑著。曹操打敗趙雲的當日,擔心渡汶水北上無鹽會被劉備掩襲,遂急行軍直奔東平陸。東平陸並未落入黃巾之手,一直控製在縣令蘇遜手裏。蘇遜乃扶風人,少好遊俠,後以學行稱,擔任縣令已三年,民風大化,鄉裏賢之。王喜入兗後,蘇遜說服縣裏豪強守城,又派人對王喜道:“東平小城,破之不足以增將軍之威,留之無損於將軍之名。不如舍之。”王喜派兵攻之十日,不能下,遂置之不理,東平陸成為二十萬黃巾中的一個孤島。劉備南下壽張後,派人說蘇遜。


  蘇遜質問道:“劉公處青州,仆處兗州,不意劉公跨泰山、涉汶水而至鄙地也,何故?”


  使者回答:“黃巾肆虐,生民塗炭,而貴州牧守不能拒,故劉公提兵而剿之,上扶社稷,下安黎民。”


  蘇遜道:“曹兗州命世之才,已退黃巾,吾州豪傑層出,智士蜂集,何為不能守?請回告劉公,兗州非其所宜居。”


  使者回報,劉備暗怒,但從黃巾降兵中打聽到蘇遜守城事跡,不欲硬取之,暫時擱置。


  曹操至東平陸城外,呼蘇遜。蘇遜在城頭看是曹操,開門相迎。兩人卻是舊識,曹操任濟南相時,蘇遜任曆城尉。曹操本就有六七成把握蘇遜會迎納自己,見果然如此,仍舊大喜。得據東平陸,一是可以扼守劉備與南部黃巾之聯係,大大有利於自己招撫黃巾、壯大力量。二是,東平陸與劉備現駐軍之壽張同在汶水之南,自己背後就是山陽大本營,而劉備青州援軍卻隔著汶水,形勢十分有利。


  夏侯淵得曹操之信後,立即破壞無鹽城不宜搬運的守具,帶著黃巾降卒、百姓,盡渡過汶水,至東平陸與曹操匯合。這幾日,夏侯淵派軍侯杜鬆、樓異在無鹽周邊鄉裏招撫黃巾,得眾萬人。


  曹操與夏侯淵合兵後,兵力擴充至近三萬,也派出使者去招降巢集、張圭、周豹、黃牛等人。四人路遠,使者未返。周邊鄉裏黃巾小眾陸續來投。


  劉備兵臨城下。由於斥候已探明劉備軍兩萬餘,遜於己方兵力,曹操麾下將領皆建言出城與之野戰。曹操否決,道:“子讓經營東平陸多年,守具齊備,且放劉備來攻。彼仰攻堅城,吾乘其弊,足以破之!”遂堅守不出。


  硬攻是肯定拿不下此城的,劉備對此心知肚明,自不會白白在堅城下折損兵力。劉曄獻計激曹操出戰。劉備覺得曹操不太可能上當,但試試無妨。劉曄遂派數十大嗓門的壯士至城下詈罵曹操,諸如閹宦之後,無勇無能,損兵折將,坐視曹仁覆滅不與報仇等等。


  曹將皆憤怒,戲忠道:“劉備進退兩難,黔驢技窮耳,何須與其逞口舌之爭!”


  曹操以為然,進一步向諸將解釋道:“劉備若攻城,吾堅守以待其弊;若置此城不理而東下,吾可襲取其後,斷糧道。劉備終不能久頓兵於此城下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