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新設備,新工具。
未來科技公司這種考核方式,真是獨具一格啊。隻有一個人還好,誰實力強誰牛杯。
可現在十個人一起,如果說一起合作,那也行,現在十個人之間又能合作,又能單幹,這是什麽意思啊。
葉子墨又看到了下麵的一行字。
每個實驗設備至少有兩台,不得惡意霸占或者用其他暴力行為,否則直接取消資格,
他看到這個後,還是舒了一口氣,如果隻有一台,那競爭真是太惡劣了,可能會直接拉低全體分數。
所以說,拉低了全體分數,對誰都不好,因為得分決定起薪的加成啊,這樣說來一起合作肯定是最好的方案。
可惜葉子墨很懂科學,卻難懂人心,他提出這個方案後,除了何傑馬上答應後,其他人都默不作聲。
即使這是一種優解,但對一些人卻不合適。
這不,還沒討論,馬上有人就走開了去了解設備了,看起來是準備單幹的。
何傑也蠢蠢欲動,說道:“我們也先去了解了解吧,現在還不懂那些設備是怎麽樣的,知道後才能更好的製定方案。反正今天有的是時間。”
何傑這建議比較現實,葉子墨也同意地點了點,沒有準備,提的方案也是空中樓閣。
眾人一起來到了這個豪華的實驗室裏,穿好專門的服裝後,他們進入到這嶄新的實驗室裏。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美麗,至少對科研人員來講,儀器和旁邊的設備沒有任何鏽跡和化學腐蝕的痕跡,就好像一個筆記本電腦愛好者看到嶄新的筆記本時,小心翼翼不敢弄髒的樣子。
葉子墨用X1掃描了一下麵前的儀器,他一眼就看見了這個掃描電鏡,結構比較特別,和他們實驗室裏的有所不同。
看到這個掃描電鏡的各項參數,他眼角跳了跳,好家夥,那麽強的嗎?
然後還把市麵上最先進的掃描電鏡的參數列出來,方便比較,讓他嘴角又抽了抽。
好吧,這不比不可怕,一比嚇一跳,乖乖,足足高了一倍到兩倍的數據,這是在吹牛嗎?
要知道,實驗儀器可是研究人員的命啊,一個好的實驗設備,至少就在起跑線領先了別人。
這一倍到兩倍的差距,對於材料學來說,你這是百米賽跑,把準備姿勢的手放在終點線上啊。
要不然那些外國實驗室怎麽會那麽牛杯?像一個世紀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為什麽文明世界?就是傳承。
一看師資,二看理念,三看設備,三頭全部都很優秀,自然能領先世界。
而未來科技公司這個實驗室,光是設備就能彌補前兩樣的差距啊,就好像山雞變鳳凰,風大了,豬都能飛一樣。
葉子墨何何傑對視了一眼,皆看出眼中的火熱,包括其他的八人一樣,如果設備的參數真有那麽神,那麽諾貝爾獎也是觸手可及啊。
身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去特殊原因,誰不想擁有一個諾貝爾獎呢?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家庭,乃至國家的榮耀!
“我能試用機器嗎?”葉子墨對著X1講,看看會不會有反應。
“桌子下方有樣品供試用,隻要不用X1的材料,否則視為作弊。”
在場的人都是精心選拔的人,當然不會作出作弊這種事情。每一個人都挑選了樣品,小心翼翼地操作起來。
葉子墨兩人也擁掃描電鏡掃描了一個高分子材料,很快成像和各項數據就出來了,這些東西讓他們不禁大開眼界。
如果說以前看微觀世界是黑白片,現在看就是8k高清無碼視頻。
他們不約而同地舔了舔嘴角,之前的小覷完全消失不見,這未來科技真是到處都是寶啊。
葉子墨內心也暗暗慶幸道,幸好自己沒有拒絕,要不然就等於喪失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就好像跟高考填自願本來可以撿到自願卻沒撿到一樣,這個落差更大。
“我覺得給我這些儀器我那些課題不用一個月就能解決,發布幾個sci論文也輕輕鬆鬆。”
何傑也很激動,恨不得拿起手機拍幾張照片,不過發現手機早已被收走了。
好的科研設備對研究員就像是lv包一樣,特別是對於這些本身內心有執念的科研人員,為其癡狂也不為過。
“未來科技不招那些大牌導師,現在看起來很有底氣啊。”葉子墨砸了咂嘴,然後看下旁邊的其他設備。
“嗯,轉矩流變儀,不錯不錯。”
“萬能試驗機?和市麵上的有什麽不同嗎?”
“拉伸試驗的器材,都很精致,愛了愛了。”
“咦?這是什麽?尼格斯檢測儀?”葉子墨還是發現了一些他沒見過的設備。
“通過特殊的液體來檢測材料的熱力學性質?什麽東西。”
他看了看剛開始的說明,發現簡直就像天書一般難以理解,晦澀難懂。隻好跳到下麵看他的用途和使用方式。
“感覺沒什麽特別啊,但感覺又有些不一樣?”這是他對這個儀器的第一印象。
他繼續瀏覽了不少設備,特別是那些駐留人很久的設備,一般都是大夥們沒見過的,看起來大家都對這些新設備很好奇。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些設備很不簡單,很可能是這次實驗的關鍵。
可是工具就是工具,越是高科技的工具越具有專業性,也越來越難造甚至難操作。
現在在他們麵前的,就是一個個不同的新工具,這些工具,就像數學原理一樣,能讓人跳過不少步驟,在一些數學競賽中,更是能憑借一個原理直接升天。
但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對於初學者卻是一個難題,因為成本太高,就好像你學了很久的英語,成績還不錯,突然有個人告訴你,換種新方式學能事半功倍,你會學習嗎?不少人會,但絕大多數人卻是不會的。
特別是這次測試還是限定時間的,如果專研這些新設備,可能一天還不能了解透徹,這個成本就很高昂,但回報可能會很高,這就是一個風險問題了。
留在十名研究員麵前的問題,是改變,還是停留在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