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2章

  第2172章

  「不過,剛才張征說得也沒錯。」

  敲打完張征,王安也看向范進,思考片刻,一句話點破范進的想法:「一般的事情彈劾不動封疆大吏,而且燕州刺史這個位置很敏感,既掌握兵權,又是邊境重臣,一般被飛魚衛盯得很死,作姦犯科或許有之,但若要說更重一些.……恐怕就沒有了。」

  王安沉吟片刻,豁然抬頭,帶著幾分恍然大悟:「也就是說,難道是郭泗這個人本身有什麼問題?

  「殿下再英明不過了。」

  范進這才點點頭,捋捋鬍鬚,長嘆一聲:「其實這些事,臣也是從我一個朋友那裡得知。他叫郭謙,正是前任燕州刺史的兒子,對郭泗的情況,再了解不過,所以,臣才能知道這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

  這可未必,至少炎帝肯定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會讓他來找范進問話。

  王安心中腹誹,看著范進,心思卻並不在他身上,想到炎帝的提點,忍不住微微嘆了口氣。

  飛魚衛的情報網之大,真不知道這天底下還有什麼事能瞞得過飛魚衛的耳目。

  轉而看看他的白龍幫……

  王安搖搖頭,揮去那些想法,思索片刻,忽然抓住了范進話中的一個重點:「等等,你說郭謙是前任燕州刺史的兒子?莫非,前任燕州刺史,也姓郭?這倒怪了,郭泗也姓郭,莫不是,他們中間有什麼關聯?」

  「殿下真是英明神武,見一發知全身,只聽臣說了隻言片語,便能如此見微知著,找到重點,微臣,實在佩服!」

  范進又是一陣吹捧,這回,連徐忠年都聽不下去了,微微別開頭,用茶盞擋住臉上的笑意。

  「好了,繼續說吧。」

  看著徐忠年的反應,王安也有點不好意思。

  總不會在他們心中留下自己很愛聽人拍馬屁的印象吧?

  本宮風評被害啊。

  范進點點頭,正色道:「正如殿下所猜測,這無論是郭謙還是前任燕州刺史,都與郭泗有關。臣之好友郭謙是郭泗的侄子,而前任燕州刺史郭淮,則正是郭泗的親哥哥。」

  親哥哥?

  聽到這裡,張征臉色一變,也不顧之前太子對他的敲打,直接眉頭一皺,斬釘截鐵道:「不可能!朝廷從來沒有兄弟兩人先後任職同一官位的先例,若是前任燕州此事乃是郭泗親哥哥,那郭泗一定會避嫌,如何能擔任燕州刺史?且不說當時吏部審查不可能通過,就算是御史台,也不可能半分彈劾也沒有。」

  張征畢竟曾經是御史台,一想到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御史台就可能面臨失職,忍不住急了。

  徐忠年微微色變,好像想到了什麼,深吸一口氣,沒有說話。

  王安沉吟片刻:「本宮倒是有些明白,除非這兄弟二人.……根本沒有避嫌的必要。」

  根本沒有避嫌的必要?

  朝廷任免官員,怎麼會沒有避嫌的必要?

  且不說是親哥哥,就算是師徒,就算是義兄弟,也一定要避嫌,絕無例外。

  張征越發費解,但太子發話,他也不敢再開口,只是緊緊盯著范進,大有一副要是他說不出個過得去的理由,就要和他好好說道說道的模樣。

  「如果本宮沒有猜錯.……」

  王安抬頭看范進,問道:「這郭淮,莫非當初是被郭泗搞下去的?」

  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前後兩任燕州刺史根本不避嫌,因為哪怕是親兄弟,可前後兩任卻形同仇人,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沒什麼避嫌的必要了。

  「殿下果然聰慧過人,一猜就中。」

  范進讚歎了一聲,隨後便正色道:「不錯,當初郭淮,不僅是被郭泗舉報,甚至,這還是構陷。」

  「這些話,你是從你那朋友那裡知道的?」

  聽了這話,王安卻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想了想,開口問道。

  旁邊的張征這才好像反應過來似的,連忙道:「太子殿下說得不錯,若是從你朋友那裡得知,你又焉知不是片面之詞,怎麼能當做證據,這樣,又如何拖延?」

  知人知面不知心,且不說郭淮的人品如何,就算人品一流,說自家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免不了代入一些情緒,這樣說出來的話,又怎麼能當真呢?

  萬一不是真的,他們卻當真了,利用此事來做文章,結果卻反被所制,這不就起反效果了嗎?

  這些話張征看了看太子,硬生生把話頭咽了下去,只說自己那一句,還可以說是提醒,這話要是說出來,不就成了在太子殿下面前教訓范進.……

  「呵呵,張御史且放心。」

  范進呵呵一笑,朝張征拱拱手,慢條斯理道:「下官雖然官卑位小,卻並非生性痴愚,這些事,下官常年出使他國,途徑燕州,自然想方設法求證過,把握不敢說十成,但八九成是真的,應該不成問題。」

  「怎麼只有八九成?萬一……」

  張征還有些憂心忡忡,王安想了想直接打斷:「好了,先讓范進說下去,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利用,本宮自然心裡有數。還是說,張大人覺得本宮是個傻子?」

  有班底,也不完全是件好事,下面的人動不動就開始吵,確實也夠鬧心的……

  王安嘆了口氣,揮去這些幸福的煩惱,搖搖頭,看向范進,眉目一沉。

  「繼續說吧。」

  范進這才娓娓道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