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轉贈大唐秦長青>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大唐水師學院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大唐水師學院

  李道宗的話確實提醒了李福,關隴如果真的想造反,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選擇,隱太子的遺孤……雖然是過繼給李建成的,但打出來這個旗號名正言順。

  低調是不夠的,或者說越低調隱患就越大,所以從現在開始,李福覺得自己在該低調的時候,還是要低調點的,得罪人不是啥壞事兒,尤其是得罪關隴和山東豪門,那是天大的好事兒。

  麒麟喝多了,臉也腫了。

  看得秦長青一陣心疼,尤其是麒麟嘴角殘留的竹筍的殘渣,更是讓秦長青心塞。

  懷裡抱著麒麟,凶神惡煞的瞪了一眼興唐,興唐對著秦長青張開嘴,然後晃晃小短腿,揮揮爪子……

  卧槽……

  秦長青瞬間爆了粗口,「你丫信不信,老子就和你耗上了?」

  啪嗒,興唐的小短腿分開,在某個部位突然竄出來幾個團團,看上去像極了竹子的殘渣……

  「……」

  「活該,他特么一個吃素的,你去湊啥熱鬧?」

  秦長青一臉肉疼的看著麒麟,狠狠一咬牙,「那玩意兒泰山封禪的時候立了大功,有一朝國母親自賜名,現在又是國寶,他幹掉你屁事沒有,你幹掉他試試?」

  嗚嗚……麒麟的爪子死死的抱著秦侯爺的胳膊,委屈至極。

  很無奈,秦侯爺很無奈,「先養養傷,然後……再去霍霍一下……老趙家、老元家你自己選,從他們身上找找平衡吧。」

  嗚嗚……麒麟用狗頭蹭蹭秦長青的胳膊,算是勉強的同意了:嗯,我特汪的搞不過一隻熊,我還搞不過人了?

  把麒麟送去了太醫署,秦長青正準備離開,卻被人叫去了禮部。

  馬周穿著一身朝服,正笑眯眯的瞪著秦侯爺。

  一份奏報,就放在桌案上,「長青,這是李銀環遞交的奏疏,你看看吧。」

  「我媳婦?不是下江南遊玩了嗎?」

  「誰告訴你遊玩的時候,就不處理政務了?」

  馬周反問了一句,秦長青一陣咬牙切齒,「馬叔叔,你們也不行啊,我媳婦就是個教書的,難得放鬆一下,你們這樣……」

  說話見秦長青打開了奏疏,明顯一愣,「她……這是嫌棄自己工作量太小了嗎?還見水師學院?閑的,就是閑的!」

  「陛下已經批複了,找你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感覺水師學院是建在漕運明渠附近比較好,還是建在別的地方比較好呢?」

  「要建也是建在昆明池啊。漕運明渠那地方是漕運道路,長安城的糧草和物資,三分之一的運貨量都在漕運明渠,昆明市現在是皇家的避暑之地,可現在誰還去?自打驪山風景區建成了之後,全都去驪山避暑了,那還管昆明池了?」

  「嗯,老夫和侯君集商量過,確實昆明池這裡最為穩妥,但陛下會同意嗎?水師學院的軍費怎麼處理呢?」

  昆明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魚斗路,地處西安城西的灃水、潏水之間。昆明池總面積3.32平方千米,始建於西漢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

  昆明池建設之初是為練習水戰,後為泛舟遊玩的場所,唐時乾涸為陸。昆明池兩岸有石雕人像一對,曾建有人工島嶼,豫章台、靈波殿,池中雕有石鯨,棲有豫章大船,池面332頃,蓄水量約5000萬立方米。

  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昆明池開鑿。主要目的在於拓寬加深「靈沼」,並擴其地以象滇池。唐代幾次疏浚昆明池,並把灃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漢時風貌。唐文宗大和年間,因向昆明池輸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漸乾涸,變為大片農田。唐代後期,昆明池因長年缺乏維修,堤堰多有崩潰,逐漸乾涸衰落。

  這裡之所以適合建造水師學院,是因為昆明池利用斗門鎮(今長安縣西部)東南一片窪地所建,池面332頃,蓄水量約5000萬立方米。因潏水、滈水本是獨立流入渭河的兩條河流,后在今香積寺附近築堰使二水相匯通,二水相匯西流,人稱洨水,在今堰頭村附近又折向北流,至石匣口村,彙集於人工開鑿、拓寬后的湖區,從而形成昆明池。

  地方大到可以讓兩個水師戰船,在水面上拉開了架勢對演。

  秦長青略微沉思了一下,既然是李銀環提出來的,那就說道說道吧,難得媳婦還想找點事情做,「預算的話到不是什麼天文數字,六七百萬貫就能搞定的事情。難的一點在於戰船的損耗,那可就是天文數字的,咱們的火器現在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了,隨隨便便都可以打沉一艘船。」

  六七百萬貫?你這叫沒花多少錢?

  馬周倒吸了一口涼氣,但對此也表示理解,水師學院和陸軍學院是不同的,所以花出去的錢也不能用陸軍去衡量,秦長青要想做哪件事兒的時候,也一定都盡量做到完美。

  「能不能少點?現在朝廷真心沒多少錢可以揮霍了。東西兩市的翻建,如果按照你這麼搞下去,水部和民部這些年好不容易攢的一點家底,都要折騰光了。」

  「馬叔叔,錢雖然是花出去了,但是你想沒想過,這些錢最終又去了哪呢?」

  經濟,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

  簡單說,叫做讓利於民,可又取之於民,資本家把這個稱之為貨幣流通!

  李世民常常把馬周比作關中,可見馬周的才能有多牛逼。

  但馬周也不是萬能的,後世的經濟理論他也不是什麼都涉足到的,古代的名臣所列舉的各項國策,基本都是休養生息,減輕賦稅,但對於所謂的經濟流通,卻不是很擅長,如果真的擅長,李世民也不用窮的叮噹響了。

  「建造呢,咱們做外包,能剩下很多錢的。」秦長青笑了笑,「馬相,這個錢國家出得起,不需要在坑我的錢了。」

  「詳細的說一說。」馬周來了精神。

  「民為國本,無論是什麼年代,民間富了國家才富裕。國家的錢去哪裡了,您老是最清楚的。都流落到民間了。但是呢,你會發現,朝廷流入到民間的錢越多,稅收也就越多。當誰收多了就說明錢幣的流通率高了,良性循環下也拉動了內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