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三省之首
太極殿。
李二正在主持朝會,商討國家大事。
文武百官分成左右兩側,今日的朝會十分熱鬧,就連那些就不上朝的人,也全都到了。
秦長青靜悄悄的坐在侯君集和尉遲敬的身邊,別為為啥在他倆身邊,問了就是安全。
長孫無忌穿戴整潔,精神抖擻,不為其他,打了密王李元曉,李世民連問都沒問一句,一個字就是爽。
長孫無忌現在多少有點懂得秦長青了:一時裝逼一時爽,一直裝逼一直爽!
再加上長孫無忌參加了家宴,和李世民說了很多,雖然看得出來李治對他依舊不怎麼樣,但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今天要有大事發生。
如果了解貞觀朝的都知道,除了岑文本做過尚書令,在就沒人任職三省最高行政長官了,朝堂上最高品級的官員也不過是從二品的平章事,官員的官職品級就沒有出現過正二品及以上。
這和李世民有直接原因,玄武門事變發生前,李世民爵秦王,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拜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
李世民的爵位是王爵,在唐代爵位中是第一等爵,封建時代王爵封號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秦列第一,楚最次之,可以這麼說單憑王爵封號,哪怕沒有「位在王公之上」的聖旨,李世民的地位也是臣子當中最大的,僅次於皇帝和儲君。
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就是陝東道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擔任此職,也就意味著掌控了唐朝的半壁江山。
再其次是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唐代延續隋代,設置十二衛統率禁衛之兵,即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候衛和左右御衛,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就是這十二衛的最高長官。當時,左右十二衛是護衛唐都長安的精銳力量,也就是說控制了這股力量的李世民,隨時可以控制唐都長安,繼而嚴重威脅到皇帝和太子的安全。
最後是中書令,唐代中書令是三省之一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是為宰相之職。中書省在唐代是全國政務中樞,為中央最高政府機關,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身為中書令,李世民可直接控制全國政務。
天策上將掌軍,且可以無需經過吏部招攬人才;中書令掌政,全國官員的任免皆由其決定;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控制唐朝半壁江山,且還是最為富庶的所在地,轄區內軍政事務悉聽尊便;左右十二衛大將軍控制唐都防衛力量,隨時可以威脅唐都。
想想看,這是何等龐大的力量,全國軍政皆在其手中,依靠陝北道,背後又有源源不斷地金錢支持,又執掌左右十二衛這支唐都最精銳的武裝,可以說李世民的權勢已經是堪比李淵,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只差了一個皇帝的名頭罷啦!
真是因為李世民做過中書令,所以唐朝一品,二品的官職,也就變得有名無實,後來再也沒人敢擔任這個職務。
於是,尚書令就空缺了出來,增加了兩個副職,分別是「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僕射」,這兩個人的品級是「從二品」。政事堂也從門下省,搬到了中書省。
後來有人搞出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概意思就是你雖然不是中書省的領導,也不是門下省的領導,但是,你擁有和他們一樣的權力,參與朝廷大事決策,一句話,地位等同於宰相。
就目前而言,中書令職位空著,門下省侍中職位空著,只有岑文本一人是尚書令。
今天的大事就是,職位不能空著,該推薦誰就推薦誰。
現在的尚書左僕射是李績,尚書右僕射是李靖,要選的就是中書令和門下侍中。
一大通的開場白結束,李世民環視四周,「中書令、門下侍中職位空缺已久,諸位愛卿都說,官職不能大過朕,朕覺得這句話不對。朕還是天子呢對不對?所以,今天咱們只有這個議題,把人選出來。」
朝臣們面面相覷,講道理,這兩個職位誰看著都眼饞,但絕對不是什麼都能幹的。
有人已經狐疑的看向秦長青,難道是李世民給秦狗鋪路,想讓秦長青從門下侍中做起,將來做中書令?
秦長青被看得十分不自在,目光來自於尉遲敬德,「崽崽,要不老夫舉薦你做門下侍中?」
「伯伯,小子可不想做那麼大的官。」秦長青壓低了聲音,「你看我現在在兵部多好?願意去就去,不願意去就不去。但做了三省主事可就不一樣了,全都是屁事。」
秦長青頓了頓,「刑部尚書劉政會、秦王府大學士薛收……他們都是咋過世的?還不都是累死的?我可不希望我年紀輕輕的,滿腦袋白頭髮。做個閑散的侯爺,他不香嗎?」
「老哥哥,名額不是長青的。」侯君集緩緩開口,「侯某估摸著是馬周和褚遂良……但是按照資歷來講的話,長孫老狐狸不應該沒有職位呀?」
侯君集說完,尉遲敬德也迷茫了,「確實,一個蘿蔔一個坑,老狐狸不該沒職位的。」
「盧愛卿,你是御史台的主事,你怎麼看?」老李的目光落在盧俊義的身上。
「臣以為……」盧俊義沒想到李世民會問他,使勁兒的撓撓頭,「為臣以為太子殿下已經磨礪的差不多了,深知朝堂的運作。與其從朝臣裡面選,還不如讓太子殿下做一任的中書令。這樣既不違背祖制,也不會有人的品級會大過陛下。」
哈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盧愛卿,朕說了,從你們當中選。任何人覺得自己能夠勝任,都可以毛遂自薦的。或者大家可以研究研究,舉薦他人。今天咱們就民主一點,朕尊重大家的一件。」
盧俊義略微沉思了一下,目光落在秦長青的身上,「陛下,那臣舉薦兵部左侍郎、平西侯爺秦長青,擔任門下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