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洛國賦> 第三十四章 衛所制

第三十四章 衛所制

  「第二是來自義軍的威脅。」張牧說道:「李舟考慮的很全面,以義軍現在的狀態不足以打硬仗,內部矛盾太尖銳,雖然都歸大帥節制,但背地裡各方勢力都想要彼此吞併、整合,這是大勢所趨,亦是義軍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帶領大家跳出了那個圈子,避免內耗,這一步其實就是為了防備來自義軍內部的問題。」

  「至於百姓的問題,李舟提的也非常好。」張牧再次肯定道:「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既是根基,如果我們可以讓百姓站在我們這邊,那麼我們就有了可以生存的根基。」

  「大人,此地百姓結構太複雜,陳、趙、王三家百姓咱們轄地之內盡有之,再加上即將到來的義軍家眷,這其中的矛盾也很難調和均勻。」潘良說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張牧說道:「這三家百姓本就世仇,如今居住在一起必定心生嫌隙,我已心有定計足可安撫。」

  「我等願聞其詳。」潘良說道。

  「首先,我要定下基本面,就是咱們的軍官,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民。」張牧語重心長道:「我這裡有一套管理體制,今後大家要儘快適應,因為這是咱們可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所以在座的各位兄弟,不能甘居人後,要像攻城略地一般人人向前。接下來大家的職位都有所調整。這些調整是應對時局變化進行的,並不針對誰,我希望大家在新的職位上也要像以前一樣,恪盡職守,都是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諾!」眾人紛紛應道。

  「好,今後咱們實行衛所制,編製如下:十人一旗,設小旗官一人,五旗一總,設總旗官一人,二總一百,設百戶官一人,副百戶一人,算上旗鼓手合計一百二十人,為百戶所,十百戶所為千戶所,設千戶官一人,副千戶一人,所鎮撫一人,吏目數人,大倉使正副二人,合計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張牧說道:「咱們現有實力,編製只設到千戶所,預計擴編至兩個千戶所,千戶所上面還有衛所,官員為衛指揮使,衛所上面還有都指揮使等等。」

  「衛所制,戰時為兵,閑時務農。」張牧說道:「所有衛所官兵一律編入軍籍,家人為軍戶,與民戶區別對待,此制度可以有效緩解糧食、軍餉、百姓管理等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糧食與軍餉。」

  「大人,如此構造確實有許多妙處,可同樣也有許多弊端。」潘良眉頭緊鎖的說道:「比如這民間矛盾,如何解決?呃~應該叫軍戶。」

  「百戶所不處理任何民怨、糾紛,有矛盾到千戶所,找所鎮撫處置。」張牧說道:「這樣我們民政部門的工作壓力就會大大減輕,另外規定百姓只有加入軍籍才能加入軍隊。」

  張牧一直心心念念大明初創朱元璋的一句話:「朕有雄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這就是大明開國時的衝天豪氣,完全自給自足,但這個制度屬於戰時軍政統一管理,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軍隊出征,後勤完全軍管,統一調配,效率得到極大提高,不受人掣肘,一旦戰爭停止,這個制度的弊端也就顯現出來,這也是明朝後期的頑疾之一,朱元璋一直到殯天御龍,也沒有想到解決方案,實為憾事。

  但這卻一點不妨礙張牧的拿來主義,已經有成功的先例,自己完全可以照搬,之後的事,之後再說,如果不能解決生存問題,其他都是白扯。

  「大人,如此我軍恐怕很能練出一支強軍。」鄭森對於練兵有著獨特的理解,立刻發現問題問道。

  「衛所制的部隊分為兩種,一種為屯軍,以耕種、駐守地方安全為主;一種為旗軍,以操練、征戰為主。」張牧解釋道。

  「那我們現在以何種為主?」鄭森追問道。

  「當然是以屯、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度過初期階段。」張牧說道。

  「大人,我明白了。」鄭森說道:「請大人儘管吩咐。」

  「現特任命:胡雄任陳庄千戶所千戶,楊關根任陳庄千戶所鎮撫,劉暴任王莊千戶所千戶,楊懷仁任王莊千戶所鎮撫。」張牧緩緩說道:「你們旗下的吏目、大倉使、斷事等職務,自行推選,報到鄭森、潘良處審核,二人複核后,上報我處試崗,三個月試崗期,若其足以勝任,則正式任命並進入考核期,考核期政績、業績,憑此進行職位升遷。會後我整理出細則后,再進行公布。」

  「你們的部下都可以帶過去。」張牧說道:「其他人隨我組建第一衛指揮所,本人任衛指揮使,鄭森任衛指揮同知,潘良任衛所僉事,吳鵬任衛所鎮撫,宋濤任斥候營千戶、田剛為副千戶。」

  「其餘隊正,一律晉陞為百戶,旗下人員空缺,從此次軍功人員當中晉陞,儘快統計。」

  「以上任命即時生效,記住你們所有人不光要管理軍務,還要管理下轄軍戶們的日常生活及生產勞作。」張牧說道:「以年為考核單位,誰下轄軍糧產出的多,誰的政績就高。」

  「鄭森、潘良你二位辛苦些,儘快把陳、王二庄的百姓編輯戶籍,哪些進軍戶、哪些進民戶、哪些進匠戶,哪些是商戶、進行這些的同時,還要儘快丈量土地,恢復生產。」張牧說道:「現在百廢待興,事物繁雜,正是需要諸君之時。」

  「願為大人效命!」眾人轟然起立道。

  「散會!」吳鵬朗聲道。

  「吳鵬,通知鄭森、田剛,帶上可靠之人,咱們去把銀窖起了。」張牧在當天夜裡如是安排道,要知道現在陳、王二庄還在戒嚴當中,此時不動?等待何時?

  很快五十餘人就已集齊,隨著張牧一揮手,眾人紛紛衝進廢墟當中開挖,足足忙活大半夜,終於將銀窖的入口清理出來。

  「抓緊清點。」張牧只帶了最親近的十餘人下到銀窖,其餘人皆在外面警戒。

  「大人,一共四十五萬餘兩,古玩字畫無法估值遂未計算在內。」鄭森說道。

  「拿出來十萬兩,給於帥送去六萬,給秦軍師送四萬!另外再儘可能多的招募些流民。同時留意一下義軍的動向。」張牧說道:「鄭森這事你親自負責,田剛協同辦理。」

  「諾!」鄭森、田剛領命道。

  忙活一夜,直到天亮,才算裝車完畢,張牧命眾人先去休息,為了掩人耳目,令其天黑再走。

  「來人,把宋濤叫來。」

  「諾~!」

  「傳令李守戶、齊大輝、梁大門、王士軍、王大海、劉原平、張士義、李舟,統軍進駐城外兵營。沒我將令,任何部隊不得進城。」

  「諾!」

  「派人把這封書信送給新城的朱燃,記住,一定要親手遞到!」

  「諾!」

  張牧回到陳家大院並未立刻休息,而是一連下達多道命令。

  「大人,您找我。」片刻功夫宋濤就趕了過來。

  「今天夜裡,鄭森、田剛會押運十萬兩白銀前往大營。」張牧說道:「我要你派人暗中保護他們,不要被任何人發現,一有情況立刻來報。」

  「諾!」宋濤立刻聽出張牧的弦外之音,名為保護,實為監視,不過也是難怪,十萬兩白銀畢竟不是小數,謹慎些也是應該。

  第二天一早,各部隊開始頻繁調動,紛紛前往自己駐地,日常訓練隨即恢復,鄭森出公差,潘良就擔起責任,召集陳、王二庄的官員,開始籌建軍戶、丈量土地田畝。

  張牧也沒閑著,剛閉了會眼,就開始起草安民告示,規定:陳、王二庄百姓即刻脫離奴籍,編入張牧旗下為民,亦可入軍戶,享受軍戶稅賦、徭役減免;每家每戶按照男丁數量,重新分配田畝土地,每丁四畝土地,因戰爭喪失男丁勞力的民戶,每戶皆有八畝土地,或租或由各旗負責組織生產皆可。耕牛、種子等農具由千戶所統一調配,在此過程中接受廣大群眾監督千戶所工作,如有貪墨、不公等情況歡迎舉報,一經核實,對於舉報者給予銀兩加田畝組合式獎勵,對於貪墨的官員輕者下野,重者斬首。告示還規定張牧治下的百姓子女,不論身份、戶籍,皆可進入學堂學習聖賢之道。

  同時還規定治下之民必須遵守法律公約,不得尋釁滋事,如有違規,從鞭刑、杖刑、沒收財產、到監禁、斬首各不相等,在此基礎上張牧廢除了黔刑。安民告示一經公布,在陳、王二莊上引起廣泛關注,百姓人人拍手稱快。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趙莊莊主趙毅這兩天整個人都不好了,尤其是得到趙武不能回援的消息后,更是萎靡不振。

  「父親,孩兒剛才清點了一下,算上一百族兵,莊子還有五百人可以上陣。」趙文安慰道。

  「五百?」趙毅搖了搖頭說道:「你是好孩子,為父知道你在安慰我,這五百人也有很多人都是帶傷的,戰力不足,再加上庄內有不少家眷不是戰死,就是分去陳、王二庄,即便是戰,這些人也是毫無戰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