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二位說的有趣,其他人也都附和著笑出聲來。特別是司馬子如和婁五斤說起「富養」蠕蠕人的陰謀策略,眾人都發出欽佩的感嘆聲。不難想象,不管是真心投靠還是被逼臣服的蠕蠕人,畢竟百年恩怨,豈是一時半會兒能如膠似漆的粘合在一起的?高歡這招從意志上瓦解一個民族的做法,比武力摧毀更徹底。時間不用太久,十年光景足以。
眼下的蠕蠕人,能形成集團的也只有婆羅門了。禿鹿貴伐和地豆於兩部已經進入被同化的快車道。他們的健康幼童,如今被高歡全部分散在五原和少年營兩地接受漢化教育。幾年以後,民族認同就會成為這些孩子的盲點。世界觀改造徹底的話,孩子們甚至會瞧不起自己愚昧無知的民族。
趙公明將掉在桌上的一個飯粒撿起來吃了,摸索摸索垂到胸口的花白鬍子,也不禁感慨的說:「主公這一招溫水煮青蛙確實精妙。如果成功的話,不知不覺就將強大的蠕蠕解體了。老夫活了一個甲子,見人何止萬千,可像主公那樣的不世奇才真箇是見所未見。這裡沒有外人,不怕說句僭越的話。若說去年隨鮮於將軍過長城,是為了全族上下謀條活路的話。今日之志,願與咱們那位主公君臣相處。」
聽老倔巴頭這麼說,其他人互看一眼,會心的笑了。意思不言自明:我們都是這麼想的!要不然舍家撇業,你以為是來草原遊玩來了?都是聰明人,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全都瞭然於心。
趙公明吹了吹用開水沖刷的菜湯,露出他極少有的靦腆笑容。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不允許他浪費一點菜汁,佛流佛流喝了幾口菜湯後接著說:「有幸陪主公深談過兩次,每次都有醍醐灌頂之感。所謂達者為師,老夫承認主公學識廣博,深不見底。正如參謀長所言,主公的許多學識都似曾相識,細細琢磨卻找不到具體出處。老夫就想,古來聖賢中不乏學問天成者,難不成主公的學問也屬此列?」
「沒那麼邪乎吧?」雖然司馬子如對高歡的評價越來越高,但他並沒有覺得高歡在學問方面超常,離古來聖賢相去甚遠。那傢伙就是……就是……還別說,他的那些奇談怪論,真有點學問天成的意思。不會吧,有那麼牛逼?
正當幾人邊吃邊聊高歡的趣聞軼事之時,一名情報人員急匆匆進來,將今天收到的最後一封飛鴿傳書交給婁五斤。信鴿不能夜視,天黑以後就不飛了。現在是酉時二刻左右,太陽還需大半個時辰才能落山。
一看標記,婁五斤知道是高歡本人的來信。情報人員已經翻譯好了內容:X、S,婆羅門傾巢出動圍困庫倫城,令你部不計代價救援。落款是個G,代表高歡本人。X代表鮮於修禮,S代表司馬子如。也就是說,這封信是他本人直接發給鮮於修禮和司馬子如兩人的。表明兩個含義:一公二私。救援庫倫為公,救出阿依爾古麗為私。
之所以提到翻譯,因為高歡照搬了後世諜戰片里傳遞情報的手法。阿拉伯數字加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配合一本書的頁碼、行數、第幾個字等,簡單的很。這時代的人,即使截獲了情報,也以為是鬼畫符,根本想不到是密信,自然破解不了。相比人工、快馬、狼煙,五百里之內傳遞情報,信鴿是最好的通訊手段。再說,利用狼煙作為通訊工具,必須要建設無數個烽燧,還要常年有人駐守,太不經濟了。高歡手裡沒有步兵,他暫時還不想組建步兵。中原缺馬,草原上的馬多如牛毛,費那勁幹嘛?
婁五斤將紙條交給鮮於修禮。鮮於修禮看后大吃一驚,並將最新情報說給眾人聽。在座之人都知道庫倫對高歡意味著什麼。不僅是剛剛組建完成的一萬騎兵,以及一年來收攏的兩萬蠕蠕人的安危。還有辛辛苦苦築起的庫倫城,更有住在城裡等著高歡迎娶的那個據說美若天仙的胡人女子阿依爾古麗。
「怎麼辦?」婁五斤擔心的問。
鮮於修禮說:「還能怎麼辦,調整作戰計劃,救援庫倫。我們能不能在草原上立足,能不能完整的統屬漠南漠北,庫倫一戰的成敗非常重要。不僅關係到現有的蠕蠕人能否人心穩定,更關係到被我們征服后的草原能否長期安定。如果我理解無誤的話,主公之所以不計代價救援庫倫,就是此意。」
司馬子如一改先前的不正經,神色嚴肅的說:「我贊成軍長的意見。庫倫在蠕蠕汗庭東北方向,兩地相距六百里。我們這邊離庫倫最近的是四師,大約也是六百里左右。軍部和一師距離庫倫千一百里。如果庫倫方面能堅持兩天,我們就能全部趕到。退而求其次,讓四師先投入戰場,或內外夾擊,或打開一道缺口與庫倫合兵一處,堅守待援。」
李虎有些擔心,主動申請道:「軍長,參謀長,要不讓卑職率先出發,爭取摸進庫倫城,見到未來的主母。可能的話,先將主母救出來。」
「耐心等一會兒,聽參謀長說完,磨刀不誤砍柴工。」鮮於修禮安慰李虎。他知道這孩子重情重義,真心誠意關心阿歡及其家人。
司馬子如眉頭一蹙,接著說:「庫倫的騎兵師,實際能夠參加騎兵野戰的不足五千人。他們剛組建不久,新兵大多是中原地區的農戶,訓練成合格的騎兵需要時間。不像我們這邊,以戰代訓,成熟的很快。如果預先得到消息,把外圍的人和牲畜集中回城裡堅守的話,應該問題不大。最怕韓軌頭腦發熱,出城野戰,那就麻煩大了。」
司馬子如接著分析道:「最壞的結果有三種:一是婆羅門一鼓作氣攻破庫倫城。二是城內有人反叛,裡應外合,韓軌被迫放棄庫倫城。第三就是被婆羅門誘出城外野戰,精銳被殲滅。」
司馬子如看了鮮於修禮一眼,鮮於修禮說:「繼續。」
司馬子如接著分析道:「根據主公這份信傳來的時間判斷,婆羅門傾巢出動,行進速度不快,應該還在去往庫倫的路上。根據主公遍布各地的情報網路,婆羅門出動時,消息就應該傳回五原了。我們是前天下午接到作戰命令的,今天傍晚得到此信。說明婆羅門應該是昨天出動的。最快後天到達庫倫,最慢五天以後到達。另一方面,我們接到消息的同時,庫倫方面也應該接到了,不至於一點準備沒有。樂觀估計,我們在城破之前能趕到救援。基於此,我提議:參加救援的部隊不變,還是兩個師。所需改變的就是攻擊位置調整到庫倫。如此一來,相比先前的圍剿計劃,省了不少麻煩。後勤補給不用分散,直接運到庫倫前線即可。諸位以為如何?」
婁太說:「軍長,婆羅門數倍於庫倫兵力,要不讓警衛團也參戰吧?」
鮮於修禮說:「用不著。區區幾萬烏合之眾,我還未將他們放在眼裡。」
婁太說:「要不抽調五百重騎兵沖陣吧?」
鮮於修禮想了想說:「還是算了吧!重騎兵速度太慢,等人馬鎧甲運過去,黃瓜菜都涼了。就按參謀長說的辦。五斤,迅速派出斥候追趕幾位師長,傳達軍部新的作戰命令。讓他們接到軍令后,帶足五天乾糧。一人雙馬,馬歇人不歇,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庫倫。最先到達戰場者,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方式。特別是四師,離庫倫最近,命令宇文師長,務必要掌握戰場主動權。先前不是要和蔡師長一較高下嗎?就說我說的,考驗他指揮才能的機會來了。」
「……小虎,你親率特戰隊出發,就按你剛才的想法辦。兩個任務交給你,保護好未來的主母和拿婆羅門的人頭來見我。有一點我要特彆強調,哪怕庫倫的人死光了,哪怕婆羅門跑了,也要首先保證未來主母的安全。明白了嗎?」
「卑職銘記於心,堅決完成任務!」李虎一雙虎目放射出凌厲的光芒,語氣堅定地應答。
「那就準備出發吧,我們也該行動了!」
鮮於修禮下達完命令,眾人放下碗筷,各自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