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聖唐時代> 第129章 怎麼辦

第129章 怎麼辦

  果不其然,當老海趕著牛羊回到夏州城的時候,真的沒有受到阻礙,他們衝進城內,先是一隊人佔領城門,再由大隊人馬衝進城內進行清繳,凡是有人手持兵器者,將全部被殺掉。

  殺掉這些人,就是一場種族滅絕的行動,鷹部落對党項人沒有什麼好感,這個自不必說,就是老海的命令,他們也絕對會絲毫不打折扣的執行,因為這會增加他們部落的實力,實力越大越是能夠在這片荒蕪的地方生存下來。

  只是不到一個時辰,老海他們就佔領了夏州城,這對鷹部落今後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佔領了夏州,就意味著馬上就能佔領朔方了。

  因為整個朔方都是在李思諫的鬆散管理之下,就是除了夏州城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宣稱服從於李思諫的管轄,但平時還是實行自治的,而李思諫也只是向他們象徵性的收一些稅負而已!

  這時歷史將為了建國而進行的懷柔政策,可是他的野心並不可能瞞住其他人的,況且他也不想瞞著誰,都知道了才好,這裡就是我李思諫的地盤!

  老海只是進駐夏州城,就獲得了牛羊十幾萬頭的資產,看著夏州城內的普通牧民,心裡感慨還是有一些的,這些人日日為了李思諫而辛勤勞作,可是並沒有獲得很好的生活。

  李思諫只是將他們認為是自己的財產,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合成將他們當成是自己的親人骨肉呢!

  老海當即就決定,將這些羊分配給這些牧民,每家每戶都是三百頭羊,而牛則是屬於夏州城所有,今後只有開荒種地的才能夠從官府租用,而有軍功則可以長期擁有。

  夏州城今後將駐軍四萬,並且遷一千戶過來居住,老海要將夏州儘快的融入自己的部落之中,這都是譚三、道人和李奇的決定。

  今後夏州到銀州都將是他們抵擋契丹南下的主要戰場,而此刻的契丹也是正在崛起之中,據李奇預測,將會在三四年的時間裡,契丹達到鼎盛,那時就是他們侵擾別的族群的時候。

  此刻的契丹實行禿髮的政策,就是頭頂剃光四周留髮,由於人種的不同,也就是說他們永遠也不可能和契丹融合在一起,只是裝束就能看出端倪。

  這是要時刻不要忘記自己是契丹人,是草原上的雄鷹,自從有了契丹人從極北之地到了草原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而老海必須守住朔方,不只是這裡產馬,是天然的牧場,更是因為這裡將和山西的崔文碩和馬戶他們連成一片,是要長期而有效的將這兩個地點連接起來。

  這對他們整體戰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馬匹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資源,而朔方這是散落著大量的漢民與牧民,這些則更是貴重的資源。

  老海依然讓人修築戍堡,這種戍堡又和他們原來修築的不太一樣,這種戍堡就是讓放牧的牧民臨時躲藏而建立的,規劃成一戍三堡的政策,就是一座戍堡住兵,三座戍堡放牧。

  這樣的戍堡都有烽火台,一旦被敵人圍困,就又士兵點燃烽火,烽火的規模視敵人的多少而定,在茫茫的草原上只有使用這種辦法,才能保證自己牧民的生存權利。

  原來屬於李思諫的牧民分到了自己的羊群,都是高興得很,現在有聽說老海要建立戍堡政策,更是擁戴得不得了,怎麼能夠守住自己的財富這才是關鍵,至於是由誰統治領導自己,這都不重要。

  一是自己的生命,二就是財產,也就是羊群,這些牧民還聽說,只要是家裡有人當兵,就能發給一頭牛,那可是絕對的財富,平時的轉場還有耕種,更是離不開這種大型牲口。

  如果家裡有兩人當差吃糧,那就是兩頭牛,而且會給你家匹配一頭母牛,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家也能擁有牛犢,用不了幾年,自己就能有一個小小的牛群。

  而馬匹是有老海的族人放養的,因為這是戰略資源,並不適合那個普通的牧民餵養。

  但是每家每戶還是可以擁有附和人口數量的馬匹的,這是因為沒有馬匹就無法在草原上生存下來。

  老海的到來,就使得夏州整個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首先就是這些牲畜變成了自己的財產,而且在草原建立戍堡,保護牧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這些舉措都使得牧民對這個新的鷹部落充滿了好感。

  鳳翔在接到漢中的糧食之後,也向夏州轉運了一批糧食、食鹽以及藥材,老海深深知道,草原上的人沒有糧食的攝入,就會對肉食依賴很大,如果有了糧食的攝入,不但人員的力量還是健康,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老海現在是無法和山西直接聯繫的,他們要將鷹信發到楊樹庄,再由楊樹庄分別將信發出去才行,用鷹當傳遞信件的工具,好處顯而易見,快捷安全。

  如果使用信鴿的話,很容易就被覓食的鷹隼吃掉,所以一份重要的信件都是要幾隻信鴿一同或是分時段送出去才行!

  夫子接到老海的鷹信,知道第一階段的戰爭計劃都已經實現了。將這個消息又告訴了譚三,譚三此刻已經回到楊樹庄了,漢中現在有道人和元洪楊建章主導。

  譚三正在和李奇商量怎麼讓洛陽的朱溫內部亂起來,朱友珪對朱友文的不友好是一個因素,可以利用,可是朱友文是自己人,看來還是要再找一個人替代帶比較好。

  其實不用找人替代,現在洛陽城已經快亂起來了,這是因為朱溫已經病入膏肓所致,丞相龐師古看好朱友文,而朱珍這是看好朱友珪。

  龐師古看重朱友文的孝道,人極忠厚,從部隊自己的兄弟說三道四,就是受了委屈也能公正待人,這是一種什麼品質,這就是優秀的品質,他認為大梁國現在已經是天下第一大國家,現今就應該韜光養晦,善待自己的國民,是國民休養生息。

  而朱珍這是認為朱溫的大兒子朱友裕英年早逝,那麼朱溫的位置就應該由朱友珪繼承,長幼有序不知道嗎,況且朱友文並非是朱溫親生,名不正則言不順。

  可是龐師古認為朱友文是朱溫三番五次說過的繼任者,他們就應該聽從主公的意見,而不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拿著個長幼說事!

  另外就是朱友文謙遜有禮,溫文爾雅,又治理新長安卓有成效,可見是一位難得的好君主,可是這個朱友珪徒有其表,貪圖享樂,可以預見今後當了皇帝之後也是一位昏君,如何對得起當今皇帝朱溫呢!

  這兩人都是追隨朱溫最早,為朱溫成就霸業,那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朝中只是有人追隨,整個朝堂就基本上分成了兩派。

  龐師古希望朱友文能回朝看望朱溫的病情,可是朱友文卻是給龐師古寫信成自己不敢回去,帶兵多了,定有人說自己圖謀不軌,帶的人少了,又恐怕自己去了以後會找到暗算,只能以邊境有戰事為名暫不回歸!

  心中只是希望兄弟和睦,不要因為這個事情傷了和氣,還是要遵從朱溫的意思為好!

  這話說的龐師古很是感慨,他拿著信件找到朱珍,讓他看看朱友文的良善,國家交到這樣的人手裡,想想都知道,梁國定是能繁榮起來。

  可是朱珍卻是將信拋擲於地道:「此乃假良善,實為真小人,自己父皇病重都不說回來看看,還敢稱自己良善,沒見過做這樣的兒子!」

  龐師古氣的罵道:「你個小人,就知道長幼有序,不知道家國天下的道理,你算什麼東西!」

  朱珍道:「你還敢說家國天下,不立長而立幼,這是混亂的根源,都是如此,今後那還不是為了上位而自相殘殺,耗費國力嗎!」

  「那也要看看這皇子是不是本性良善,有沒有治國的才能才行,只是回偷雞摸狗,干那些齷齪之事,這樣的人能當皇上嗎?」

  他說得這些事,朱珍也都是知道的,可是那時名義上的大皇子,就應該他來當皇帝,至於他今後的作為,那時自己這些當臣子能不能儘力輔佐的事情了。

  他就笑道:「武死戰,文死諫,這個道理你都不懂嗎!」

  氣的龐師古撿起地上的書信,轉身甩門而去!

  他只能去找敬翔,他可是朱溫的軍師,真正的朱溫信臣,可是因為年事已高,很久不在露面了,等門口的小廝進去通報之後,卻被告知剛用過葯,已經休息了。

  龐師古連著幾天求見敬翔,都被擋在門外,龐師古就知道敬翔不想見他了,而此時的敬翔這是正和朱友貞,也就是朱溫最小的兒子在一起下棋。

  朱溫甚是喜愛這個幼子,經常誇讚他聰明伶俐,而敬翔正是他的老師,不用問也知道龐師古來找自己是什麼事情,敬翔笑著對朱友文說道:「你看看龐師古,為了一個義子,就公然上躥下跳,真以為皇帝說過幾次川味與他,就還當真了!」

  朱友貞這是一臉憂愁說道:「畢竟父王已經連續幾次都說要將大位傳於朱友文,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咱們還能怎麼辦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