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成為反派世子之後> 271 「金國南下」與「河西淪陷」

271 「金國南下」與「河西淪陷」

    時間流逝。


    大乾北方。


    鎮北軍憑藉北方多年以來修築的要塞據點、防禦工事,與金國大軍於邊境處相對峙。


    河西之地,金國完顏烈攻勢迅勐,大乾邊軍無力抵抗、一潰千里,河西淪陷過半,大乾朝廷正在四處調集援軍前往支援。


    大乾南方。


    蜀地。


    前漢國亂軍,在此動亂之際,大舉起兵,擁立劉氏遺孤為漢王,與藩王聯手,重立漢國。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 安裝最新版。】


    西柱國將軍段琅原本正率軍在雲貴前線與平西王對峙,忽遭受漢軍背後攻襲,腹背受敵,大敗。


    於敗亡路上,段琅被平西王吳則三追上、親手斬殺。


    平西軍與漢軍會師,結盟東進,兵鋒直指金陵。


    南方百越戰場上。


    南柱國將軍袁天凱死後,大乾南方軍隊一盤散沙,無法形成有力抵抗。


    定南軍在定南王的率領下,勢如破竹,不斷北上,揮師金陵。


    與平西軍、漢軍遙相呼應。


    ……


    在同時面對兩大藩王與蜀地漢軍的迅勐攻勢之下,大乾先後損失了南柱國將軍袁天凱、西柱國將軍段琅兩位最高級將領。


    邊軍失去有力將軍的指揮,又欠餉嚴重,軍糧貴乏,士氣無比低迷,潰逃千里、丟城失地無數。


    大乾金陵緊急從各地抽調守備軍團,前去南方支援。


    但這也無法阻止南方藩王聯軍一路高歌勐進。


    定南王耿中二本就嗜殺暴虐。


    而他的軍隊,更是將「劫掠養戰」政策發揮到了極致。


    定南大軍所過之處,雞犬不留、生靈塗炭。


    前期所攻占的城池,無不盡皆屠戮。


    後來,還是在定南王世子耿鴻誠的強制法令下,定南大軍才有所收斂,不再大規模屠城,開始占據經營。


    但定南大軍仍在劫掠不止,期間所做的搶劫、強·奸、殺戮……已經讓定南大軍成為比洪水勐獸還要恐怖的存在。


    ……


    平西王吳則三,為人除去好色之外,倒是要更為正常些許。


    平西大軍的驍勇不在定南軍之下,但是卻不似定南軍那般暴虐嗜殺。


    以致於很多位於兩大藩王封地之間的大乾群縣,竟是都在默默祈禱,希望讓平西大軍前來攻城,而非定南軍……


    不過,平西軍中,出現了許多屍兵作為前鋒。……那都是屍仙宗的遺產。


    ……


    漢軍多聚集在蜀地與大乾交手。


    西柱國將軍段琅死亡後,漢王指派了部分漢軍,出蜀地與平西軍會師,一路進攻金陵。


    就在戰事愈演愈烈,藩王聯軍勢如破竹之時。


    西夷吐蕃,突然舉大軍東進。


    大乾高層初得知此消息,內心一時狂喜。


    他們本以為平西王吳則三不得不分兵回防。


    ……就像面臨金國外敵入侵時,鎮北王所做的一樣。


    但誰能想到,平西王吳則三竟然是與吐蕃首領歃血結盟,放吐蕃大軍入平西關。


    兩軍合二為一,兵鋒直指大乾金陵。


    一時間,即便朝廷多有奸臣污吏、倒行逆施,但平西王吳則三如此行徑,仍是在大乾境內背負罵名、聲名狼藉。


    與之相對應的,面對同樣類似的情況,而做出了大義之舉的鎮北王,則是聲名高漲,在大乾朝堂、江湖以及民間都頗具威望與好感。


    就連許多以前認為鎮北王狼子野心、與南方藩王們都是一丘之貉的大乾名士,也是紛紛改觀。


    他們開始覺得鎮北王胸懷大局、心有中原,不失為英雄豪傑。


    ……


    北地邊境。


    完顏靈虛統領的金國主力逼近邊關。


    數十萬的胡騎軍隊,投鞭斷河,一舉一動間,便是塵土飛揚、氣勢如山。


    大軍叩關,真宛如「黑雲壓城城欲摧」。


    其前鋒軍隊已經跟鎮北軍的部分軍隊交手。


    雙方各有勝負。


    鎮北軍的大部兵馬都已經就位各處要塞據點、枕戈待戰。


    中軍大帳設立於雁門關,鎮北王以及一眾軍中高級將領,於此地統領指揮著整個北地邊境的戰場。


    鎮北軍的正規軍力,一共有三十五萬。


    這三年多來,鎮北王也有發展一些民兵團練,但這些,與大乾守備軍相似,並不能真的當作跟金國胡騎交手的主力。


    「遼東有獸族,麒凌會幫我們分擔大部分的壓力,故而,這裡便只需少部分鎮北軍、再加上民兵防守要點關隘即可。」


    鎮北王以佩劍指著沙盤地圖。


    周圍滿是諸共祁、吳越常、燕天歌、郭威、葉長天、李滅陵、南川越等一眾軍中大將。


    「完顏靈虛統帥的主力部隊,進攻北地方向,根據軍中探馬以及鎮北暗衛傳回的消息分析,應該有五十萬人左右,遠超我軍。」


    「……北地如今最前沿的要塞,已經遭受到了北疆人的攻襲,但好在,目前還只是試探階段,並未有爆發激烈大戰。」


    鎮北王說著。


    他看向眾將,卻是發覺眾將此刻皆是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諸位將軍是怎麼了?莫不是覺得此次兵力懸殊,怕了北疆人?」


    「回王上,當然不是!」諸共祁率先抱拳發言。


    「……只是,大乾對我們防範手段,從來都不比防範北疆的手段少。近些年更是要全力削藩,如今北疆人南侵,卻是要我們為他們擋刀。」


    「……我等,心有不平,更是替王上您感到不值。」


    諸共祁抱拳說著,微微偏首,感覺確實心有怨氣。


    燕天歌、郭威二將雖未有發話,但似乎也是如此態度。


    吳越常更是直視這沙盤地圖,直言道:「王上,不如,咱們也跟平西王一樣,與金國合作。」


    「……只要北疆人不擾北地,咱們便放他們入關南下?」


    鎮北王聞言,沒有說話。


    他輕輕環顧了四周一圈,眼神澹漠至極。


    終於,他輕輕一嘆氣,也是不由澹笑道——


    「我們現在與北疆人作戰,不是為了大乾,而是為了北地,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家園。」


    「北疆人對土地貪婪無度,他們怎麼可能會真的放過與他們接壤不斷的北地?」


    「若是放任北疆人南下,中原自然不保,北地,也會不保。」


    鎮北王的話語正氣凌然,無懈可擊。


    幾名將軍雖然仍是心中有所不順,但見王上執意如此,也是並無二話。


    虎嘯將軍葉長天更是第一個出列,恭敬抱拳附和道——


    「保家衛國,安邊定邦,方乃大丈夫所為!」


    「……長天誓願生死追隨王上,一往無前。」


    鎮北王見狀輕笑。


    他發覺這葉長天倒真是一個英雄式的好人。


    面對這些正義無私之舉,葉長天必定是第一個的。倒是跟他們軍中這些追隨「反派」的將軍們有些格格不入了。


    李滅陵、南川越、諸共祁等其餘將領,也皆是緊隨葉長天之後,齊聲宣誓。


    鎮北王揮手示意他們直起身來。


    他坦然道——


    「比之北疆金國的統帥,若論奇謀,本王不如完顏靈虛;若論統軍,本王不如完顏烈;但是,本王有你們!」


    「……本王相信,你們的才能,遠勝完顏金國!」


    「……這一仗,鎮北軍必勝!北地必勝!」


    眾將聞聲,齊聲高呼「鎮北軍必勝」、「北地必勝」!

    士氣高昂。


    隨後也便是轉入正題,繼續部署軍力以及兵械,分配防區,統一指揮。


    ……


    諸將分別告退之後。


    易秋月身著鎮北高級密探制服,男裝打扮,進入帳內。


    她來到了鎮北王的身邊,距離極近。


    爾後更是整個人都猶如壓了上去,親近稟報著關於北地邊境、遼東以及河套各地的情報。


    鎮北王目不斜視、坐懷不亂,直言發問道——


    「秋月,河西的情況如何?」


    易秋月見狀,也是不再試圖勾引誘惑對方,嚴肅道——


    「王上,河西的情況不太妙。」


    「大乾邊軍根本無力抵抗完顏烈的進攻,河西已經淪陷過半。」


    「若是河西完全失守,那麼,北疆人不但可以進攻中原,也可以進攻我北地、河套的後方。」


    「……只怕這樣的話,我鎮北大軍腹背受敵,就連北地也是難以守住。」


    聽完易秋月的稟報與分析,鎮北王不由伸出右手輕輕捏了捏自己的下巴。


    他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這種動作了。


    ……為了維持鎮北王應有的威嚴。


    但此刻,也許是面對的難題,也許是與易秋月單獨相處,他不自覺地又動起手來做出了這個動作。


    易秋月見狀,心有所感,也是一時勾起了許多關於以前嚴無鷺還是世子時候的回憶。


    正當易秋月失神間,鎮北王忽然再度詢問道——


    「那麼,秋月,宇文護呢?」


    「仍是在野觀望,還不清楚他的心思。」


    「玉門關還在大乾手中嗎?」鎮北王追問。


    「玉門關目前聚集了大量的大乾潰軍,雖然還在大乾手中,但只怕,如此形勢下去,也是守不了多久了。」


    易秋月說著,然後不由試探道:「……王上,咱們,需要支援河西嗎?」


    「河西不能完全落入北疆人之手,但是,此刻,我們也無力支援河西。」


    鎮北王徑直道。


    畢竟,自己面對的可是由王太后完顏靈虛統帥的金國主力,五十餘萬精銳胡騎。


    這可比河西完顏烈、遼東之地羊動的兩支偏師,要更加可怕、更加難對付地多。


    「既然玉門關還在,說明還沒到真正不可挽回的態勢。」、


    「交給金陵那邊的人去思考吧。」


    「……他們現在,只怕會比我們更加頭疼。」


    鎮北王下結論說著。


    他轉而又突然莫名開口道:「不過,本王要給趙靈峰發一封密信、給他推舉一個人,這樣,或許可以讓趙靈峰少走些彎路。」


    易秋月聞言,在一旁靜靜聽著,雙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


    藩王叛亂。


    金國南下。


    如今西夷吐蕃、前漢亂軍也紛紛插足中原。


    大乾已至危急存亡之秋。


    金國胡騎掠地千里。


    北方河西淪陷過半,告急。


    監國太子趙靈峰,不知為何,突然力排眾議,重新啟用了前北柱國將軍宇文護。


    那一日,趙靈峰在朝堂之上,以一己之力、彈壓王黨奸臣,用自身性命擔保,讓宇文護重新成為北柱國將軍。


    而丞相王兆民等人,也是罕見地沒有多加阻攔,甚至還有王黨中人推舉宇文護。


    就仿佛,他們也準備啟用宇文護一樣。


    宇文護到達玉門關後,再次出任北柱國將軍,統領大乾北方剩餘邊軍以及各地調來的大乾援軍,積極防禦著北疆完顏金國的南侵。


    與完顏烈相博弈,時刻準備出兵收復河西失地。


    同時。


    大乾在南方與藩王的戰場上,不斷丟城失地。


    大乾多年來,武舉廢弛、為金陵世家所控。


    多位老牌悍將死於藩王手中之後,朝廷一時之間,竟是再無人可用。


    太子趙靈峰在此刻,無比懷念起當初晉王仍在之時。


    晉王被譽為「將軍王」,自身便是最好的將才,又常年混跡軍伍,定然知曉哪些軍中將領可堪一用。


    但終究造化弄人。


    趙靈峰身負監國之職責,此刻,就算再如何艱難,也要為這風雨縹緲的大乾王朝殫精竭慮、尋一絲生機。


    至此危難之際,勐然間,趙靈峰收到了鎮北王的密信。


    在這密信裡面,年輕的鎮北王提起了一個人——蕭天左。


    那是大乾的前兵馬大將軍,也是除去前鎮北王嚴棟以外,唯一一個活著獲得了「上柱國」稱號之人。


    趙靈峰恍然大悟。


    這就是他要尋之人!


    而當趙靈峰遍尋蹤跡,找到了蕭天左時。


    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正衣衫襤褸,在郊外野地耕作。


    雖是年近古稀之歲,但卻是依舊面色紅潤、精神飽滿,身形高大,襤褸衣衫之下可見顯眼肌肉。


    若不是有些斑駁白髮,這活生生就是一正值壯年的男子。


    想來必定是一強大武者,而絕非尋常凡夫俗子。


    當年,大乾初步統一中原、結束了諸國混戰的亂世,蕭天左立下的戰功並沒有如三大藩王那般顯眼。


    蕭天左率領的軍隊,殺敵數量也就更沒有三大藩王那般駭人聽聞。


    但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在具有足夠的兵力優勢之時,蕭天左所優先考慮的,是如今最小化己方的傷亡。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蕭天左所認為的戰爭最高境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