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巫升融天> 卷一第三十四章 迷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一第三十四章 迷茫

  李天樺伴隨俞執的身體,告別俞谷…只覺得一陣眩暈,人已經回到嶗山道觀之中。

  注視著對面的經絡圖,自己標註的痕迹還在,對於裡面發生的故事,他有些疑問,看來又用到吉俊賢了!出門一看,院中二人又在討論《大丹直指》,看見李天樺出來都有些驚訝。「前輩,你還沒有走啊!」馬道人趕緊過來行禮。吉俊賢接著道「我們醒過來沒看見前輩,還以為您已經回去了!」

  「回去?你知道我從哪裡來么?」李天樺到是有些好奇。

  「前輩肯定是從上面下來度化有緣人的!」吉俊賢興奮的說,手指還指向天空!

  「你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怎麼也相信天上有神仙?」李天樺打擊道。

  「其實歷史上還是有過記載的,很多人以為的神話故事在考古過程中都有過論證,也有部分文物能證明傳說中的仙界存在,而且還有更高級的位面被證實了,目前考古發現的斷代現象有四次,好像是地球毀滅過四次,每次都有殘存的文明痕迹,根據推斷四次文明的發達程度逐步在提升,這些都是有依據的!」說完就看著李天樺,一副我已經識破了你的身份的表情!

  「那你說我是誰呢?猜出來有獎!」李天樺不禁玩笑起來。

  「要猜總要有點提示吧,比如說姓名籍貫什麼的!」

  「告訴你姓名籍貫,你還用猜?我傻么?這麼說吧,我曾經是醫生,也曾經在鰲山居住過,現在你猜吧!」

  「扁鵲!」吉俊賢聽完直接回答。嚇得李天樺一陣心驚!臉色不變就隨口說道「為什麼不是華佗?」

  「哈哈,您不用開玩笑了,華佗就是扁鵲,我在考古雜誌已經論證過!」吉俊賢堅定的說。

  「按照你的說法扁鵲應該活了六百年以上了?」李天樺疑問?

  「不是六百年,也許是六千年六萬年也說不準呢!」

  「為什麼這麼說?」李天樺有些疑問,正好想證實。

  「扁鵲應該不是人名,而是對一些人的尊稱,因為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為那裡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裡,就給那裡帶來喜訊。因此,古人習慣把那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稱為扁鵲。」吉俊賢解釋道。

  「既然是醫生的一種稱呼,那不是說我就是其中一個扁鵲?你這麼猜就是耍賴啊!」

  「扁鵲的稱呼雖然很多,但是總要有第一個被稱為扁鵲的人,或者說第一個自稱是扁鵲的人。我猜您就是第一個自稱是扁鵲的人,或許您應該姓公孫或者俞!」

  聽到他說姓俞,李天樺不禁動容!又繼續問道「有什麼根據么?為什麼是公孫和俞,而不是姓姜?姓岐?」

  「聽您這麼說,我就確定了,您應該姓俞,而不是公孫。」吉俊賢得意洋洋的接著說「遠古時代有幾個最有名的醫生,現在說的岐黃之術就是說醫術,岐黃說的岐伯和黃帝,炎帝號稱神農嘗百草,這三人是當時記載的最著名的醫生,可是當年涿鹿之戰卻記載了炎黃聯軍在連敗九場以後,岐伯向黃帝推薦了一個重要人物——俞附,而俞附醫術之高更勝現代醫學,據說能起死回生,因為他的參戰才擊敗了蚩尤,這樣就證明俞附要麼是當時最好的醫生,要麼是一個法術高強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應該是個淡泊名利的人!」

  李天樺卻說「這些不能證明俞附就是扁鵲吧!」

  「不錯,俞附應該不是扁鵲,因為歷史記載著,他在把醫術總結出來以後和他的兒子一起死於一場火災,據說連醫術也一同被燒毀了。之後黃帝和岐伯等人就編纂了《黃帝內外經》」吉俊賢一臉不屑。

  「《黃帝內外經》是什麼意思?不是《黃帝內經》么?」李天樺有點懵了,信息量有點大啊。

  「自古以來有內必有外,否則直接叫《黃帝醫經》就好,我估計內經是俞附的原著醫經,黃帝和岐伯幾人硬湊了外經,可惜外經水平太低不被人認可,和內經根本無法對應,後人就認定外經遺失了才把《黃帝內外經》中的外經當做贗品刪除了,哈哈哈…盲目崇拜害死人啊」

  「那外經也可能不是寫醫術,或者是修鍊之術呢?」馬道人此時插嘴道,看來兩人抬杠已經習慣了!

  「你那智商還是別說話了!要是修鍊之術,能和醫經寫在一起?你當是寫百科全書呢?內外經如果不能相互對應,相互關聯,何必寫在一起?祖師當年寫《大丹直指》和《攝生消息論》直接寫成《大丹內外論》行么?說你白痴你還不信……如果……那麼……」

  李天樺沒有聽他們爭論什麼,他的思緒已經被《黃帝內外經》吸引到經絡圖的世界,俞執化名扁鵲開始在炎黃大陸尋找俞谷覆滅的原因,而他的叔叔在鰲山總結醫術,那麼自己修鍊的俞氏心法是誰寫的呢?俞大師又是誰?他怎麼活了五萬多年,還是更久?自己為什麼能夠進入經絡圖?經絡圖又是怎麼來的?

  「滾一邊玩去,我還要猜前輩是誰呢,和你個修鍊成白痴的傻貨說了半天廢話!前輩您是俞執吧,我相信您不是俞執也是他的後人!」

  聽到俞執的名字,李天樺猛然驚醒。「俞執不是應該和他父親俞附一起被燒死了?」隨口問道。

  「雖然歷史上有人故意隱藏了俞附父子的住所,也認定他們同時死於天火焚燒,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人——少俞(shu),歷史上記載他是俞附的弟弟,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經絡學、針灸學專家,《黃帝內經》他也有參與,然後就沒有了,那麼他去了哪裡?」

  馬道人本來被罵的狗血淋頭,正低頭慚愧呢,聽到吉俊賢反問又好奇道「是啊,少俞去了哪裡?」

  「少俞應該就來了這裡,你個白痴不是說邱祖師畫像後面有張圖么?你以前能看到是什麼圖?為什麼拿不下來?為什麼能吸收靈氣?為什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