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雙方部署,奪得滎陽
接下來的數日時間,項明將另外兩路大軍召回,同時將命令傳達給孫堅,讓對方後撤回一個能夠被大軍支援到的地方,以防其他人重蹈覆轍。
另外,他也是廣撒探子,探查鮮卑人大軍動向,盡最大可能做到知己知彼。
事實證明,楊林的擔憂確實是多此一舉,宇文成都在鮮卑軍中的作用也算是先鋒,在襲擊楊林之時,鮮卑大軍還未曾渡河,只是駐紮在武德,等待宇文成都的捷報。
在探知到這個情況之後,項明也嘗試在武德對岸,也就是宇文成都曾經埋伏過的扈城亭埋下一直軍隊,想要在鮮卑大軍半渡時擊之,可事與願違,狡猾的鮮卑大軍並未直接渡河。
他們自武德拔營之後,便轉向西行,自懷縣渡河。
在大河對岸,又有宇文成都接應,於是大軍在三日之內順利渡河,渡河當夜便駐軍敖倉,距離滎陽只有二十里之隔。
根據項明得到的情報,渡河之後,鮮卑大軍便進行了分兵,一路繼續西行,估計人數有接近二十萬眾。
而鮮卑軍在敖倉的大營也是規模龐大,通過營帳和灶台推測,至少也在二十萬人。
如此計算,鮮卑此次動用的兵力,至少也有四十萬之多。
「因此,鮮卑入局之後,這場戰爭已經從最開始的輕鬆愜意變得有些難以推測,最壞的打算,是我們要一路穿過四十萬鮮卑大軍的防線,再打破虎牢,才能抵達雒陽城下。」
這些天,項明除了收集情報之外,也將主力部隊推至隴城,準備以此為基,進攻滎陽。
「但情況或許不會那麼糟糕。」
荀攸雖然坐在各路主將下首,但沒有人會忽略對方的提議。他們心中清楚,若非項明與荀攸及時察覺到了鮮卑參戰的可能,他們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被鮮卑突襲必定會損失慘重。
恐怕,已經損失了大部分力量,喪失了反擊鮮卑的力量。哪像現在這樣,只有楊林軍受襲,損失雖大,卻也可以接受。
如今,雖然鮮卑大軍數倍於他們,但差距也不能算懸殊,他們近十萬聯軍絕對有著一戰之力。
「沒錯。」
項明點點頭,荀攸的發言無疑緩解了當前緊張的氣氛,算是起到一個調和氛圍的作用,因此他並不在意對方的突然插話。
「據某推測,鮮卑分出的那一支隊伍是用來支援軒轅關的,並不會加入我們這一方戰場,不過,也要防備對方聲東擊西的可能。」
項明總結道,他的話無疑讓許多感到緊張與壓力的將領精神一松。
對敵四十萬,與對敵二十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特別是己方集結了大漢各路英雄豪傑,主將還是名震大漢的吳侯,因而這場戰爭絕對算得上是勢均力敵,甚至己方還要勝出一籌。
他們自然因此重燃了信心。
「而這場戰爭應當如何去打,也取決於烏程侯能否將滎陽攻克。」
項明繼續道,滎陽乃是虎牢之前一道極為重要的門戶,倘若能夠拿下滎陽,那麼便幾乎等同於掌控了整個河南尹,以滎陽為起點,到虎牢關為止,儘是一馬平川之地,即便有縣城存在,也不足為慮。
所以,項明抵達隴城之後,便下令孫堅趁鮮卑大軍尚未完全渡河接管滎陽時奮力進攻,若是能夠奪得滎陽,便算是搶佔了先機。
到那時,無論鮮卑人選擇攻城還是退防,事實上對於聯軍來說都是有利無害的。
無需項明贅述,眾將也都明白其中利害,若是孫堅未能攻克滎陽,那麼聯軍與鮮卑人的第一次主力交鋒,便將是聯軍對滎陽發起的攻城戰。
那樣,戰爭損失絕對會直線上升,這也是他們絕對不想見到的局面。
可現在無論如何著急也對前線沒有一點幫助,是成是敗,只有看孫堅的消息。
雖說如此,項明還是提前布置好了應對所有可能的作戰規劃,這些雖然只是一些關於戰爭的細枝末節,可有時,確實能夠決定整場戰爭的成敗。
事實上,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隴城召眾將集會,明日清晨,無論孫堅有沒有拿下滎陽,他都會動身率大軍開拔。
雖然修整時間還不到一天,但也足夠聯軍將士們養精蓄銳,保持了一種極高的鬥志,無論前敵為誰,項明都有信心與之作戰。
一場集會,就隨著項明布置的聲音逐漸走向尾聲。
然而,就在這時,一則來自前線的消息傳到了隴城。
長沙太守,大漢烏程侯,被孝靈帝賜號江東猛虎的孫堅,僅僅花費了兩日時間,便從董卓部將李傕手中奪下了滎陽,並且幾乎全殲了城中的一萬涼州軍隊。
這則消息的抵達,使得本就戰意強烈的眾將士的士氣再度高漲,有了孫堅金玉在前,他們也同樣不甘人後,特別是一直被項明用以支援各路軍隊的公孫瓚,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與鮮卑大軍一較高下。
在楊林遇襲之時,他率領的三千白馬義從尚在中牟與管城之間,根本來不及支援對方,以至於這一路軍損失慘重,甚至統帥者楊林都重傷退出了這次戰場。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次意外,畢竟任誰在之前都沒有料到鮮卑人會來趟這一灘渾水,因此公孫瓚未能支援到也算是合情合理。
可公孫瓚並不這麼想。
尚不說他的本職便是馳援各路,此次楊林遇襲未能及時支援完全可以稱作他的失職。
單看早在黃巾亂時他就同楊林並肩作戰,並且同對方關係不錯。維繫兩人之間關係的,是深厚濃烈的戰友情誼。
說是忘年之交也不為過。
楊林的遭遇,固然可以將全部責任推卸到鮮卑人身上,但公孫瓚並沒有這麼做。在他看來,楊林之所以落得現在這個境地,他公孫瓚難逃其咎。
因此,他對楊林始終是充滿了愧疚的。
在這場戰爭中,楊林由於意外退出,那麼他便接替下楊林應當承擔的責任,代替對方完成討董,雖然不能彌補楊林的損失,但卻能讓他的心裡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