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四百二十三章 賈詡深謀,聯軍集結

第四百二十三章 賈詡深謀,聯軍集結

  「嘶——」

  在場眾人不禁為李儒的計劃而驚嘆,既然劉辯能夠召集天下諸侯,那麼董卓也能在諸侯之中尋找盟友。

  畢竟,當前他還控制著在名義上的天子,可以無所限制地給出承諾,倘若條件允許,還可以酌情商討。

  旁人不會知曉秦正擁有什麼樣的力量,但董卓一系的謀士都知道,西域都護自黃巾亂后便一直在積蓄力量,征伐西域諸國,現在,可以說掌控了整個西域。

  多的不說,坐擁二三十萬大軍是毫無問題的。

  莫要用當初平定羌亂的十萬人來定義秦正的力量,秦正身處西域,不在中原,出多少兵都是其一言決定。

  他們根本不信,秦正在西域經營多年,麾下才這麼些人,唯一的解釋,便是對方有意藏拙。

  至於藏拙的目的,顯而易見。

  董卓其實也心知肚明,逢亂世而前朝餘黨出,擺明了是要傾覆大漢江山,復秦滅漢,這個目標與董卓的代漢而立是絕對衝突的。

  與秦正為敵,無異於與虎謀皮。

  李儒顯然也看出這點,但他在利用秦正力量的前提之下,還提議禍水東引,主動將益州讓與秦正。

  益州易守難攻,卻不失為兵家要地,若秦正真有謀反之心,那麼益州的地位相較於涼州也不逞多讓。

  此戰之後,若能擊潰天下諸侯,那麼他們就可以趁秦正征伐益州的時候將勢力進一步擴大,到時候,集天下之力以敵秦正,由不得秦正不敗。

  李儒並未當著眾人的面將計劃全盤托出,但在座也非愚鈍之人,只要李儒起頭,他們自然能夠想到計劃的後續內容。

  其實這存在一定風險,但當下既然已經到了這個緊要關頭,那麼冒些風險也是值得的。

  「若是秦正不按照計劃行事呢?」

  這時,賈詡突然出言,潑了一盆冷水。

  秦正絕非提線木偶,萬一其心懷他念,此計便會失效。

  旁的不說,既然益州易守難攻,那麼即便將益州划給秦正,秦正也有理由先行趁他們無暇西顧的時候率先進攻涼州,便等於是在他們後背狠狠地刺上一刀。

  況且,當今天子的威信並不值得信任,既然天下諸侯能夠罔顧發出的通告,那麼秦正自然也能不遵天子。畢竟,他也會權衡利弊,做出最有利於他的判斷。

  因而李儒提出的建議只不過是在理想狀態下才有成效的計策,但凡秦正有其他的想法。那麼,此前一切規劃付諸東流不說,他們還要因冒進而付出代價。

  「……由此說來,我們只能以益州為條件換得秦正不在這個時候進攻涼州,至於向其求援,至少某不看好此計的效果。」

  賈詡稍作分析,指出了李儒計劃中的諸多不足之處。

  「先生所言極是,是儒大意了。」

  李儒也是當局者迷,他此前太過急於思考出一個解決的辦法,也就下意識地忽視了此計可能會帶來的麻煩,經過賈詡點醒,冷汗瞬間打透了後背的衣衫。

  畢竟現在早已不是那個信義為先的春秋時代,倘若秦正突然變卦,那麼他們就要自食惡果。

  搞不好還要深受其害!

  董卓冷哼一聲,並未斥責什麼,但李儒明顯感覺到了對方的不滿,於是噤若寒蟬,不再言語。

  「依長史之見,我等應當如何?」

  李儒可以依舊稱呼賈詡為先生,但董卓不行,此時的他需要拿捏姿態,於是直接稱呼對方的官名。

  「相國明鑒,詡有一計……」

  賈詡雙眼微張,又提出了一個震驚眾人的計策。

  ……

  踩著二月的尾巴,項明終於率軍進入豫州,來到了穎川。

  天下諸侯早已聚集於此,結成的營寨密密麻麻,橫亘十數里,單憑營帳估計,便有六七十萬大軍。

  北至幽州,東至青州,南至荊州,西至益州,基本上,各地諸侯皆響應劉辯的號召前來討伐董卓,真要細細算來,共有二十多股勢力。

  多數實力不濟的諸侯,早已被呂布等人半途截殺,因而在此地的諸侯不但數量眾多,且全都絕非善類。

  事實上,之所以能夠距離這麼多諸侯還要多虧了項明的農耕新制,在施行此制的第一年裡,便效果顯著,農事收成上升,各路諸侯也就有了出兵的資本。

  因為,出兵耗費的不過是糧草,便可以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

  至於戰爭,他們也都本著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否則,天下兵力何止數百萬,他們僅僅帶來了麾下的一小部分人馬。

  那數十萬大軍之中,曹操麾下便有十萬豫州兵,剩餘的兵力平攤在各路諸侯身上,還超不過三萬人。

  所以項明此行所帶人數便極為恰當,太多太少都不合適,這就足以體現出他的遠見。

  當然,如此眾多的兵力聚集在此處,自然少不了紛爭,關於聯軍指揮權的爭搶在近幾日更是成為了集會時的常態。

  當然,劉辯持傳國玉璽坐於主位,也沒有諸侯能夠撼動其位置,但聯軍軍務一共就那麼多,所能爭搶到一個好位置不但可以混水摸魚,還能夠多分戰功,可謂兩全其美。

  他們都算是一方諸侯,也或多或少有些計劃與目的,因此據理力爭,毫不退讓。每日唇槍舌戰,似乎將戰事都拋在了腦後。

  若不是還有劉辯壓著,恐怕眾諸侯就要為了各個職務而大打出手,到那時,豈不是徒添笑柄?

  項明正是在眾諸侯爭搶最為激烈的時候抵達了穎川。

  吳侯之名,不說天下皆知,也是聲名赫赫,聽聞吳侯抵達,各路諸侯也暫時放下了爭端,前來會見項明。

  一人到來,眾人皆動,這便是項明想要的效果,有此可以看出他在諸侯心中的地位。

  此次集結討董,規模比之歷史擴大了數倍,想來董卓一人也敵不過天下諸侯,甚至有一觸即潰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賺取聲望才是更為重要的目的,相比於其他諸侯,項明此次前來的目的更加直接明了。

  於是,在他到來的次日,一場集會再次召開,這一次,務必要決定聯軍諸項權力的歸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